鮑衛
(揚州市江都區職業教育集團 江蘇 揚州 225200)
課程評價:農村職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鮑衛
(揚州市江都區職業教育集團 江蘇 揚州 225200)
隨著職校的發展,職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課題。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有很多,課程評價是其中很有效的一條。課程評價是指對課程的設計、實踐和效果進行的一系列綜合評價的過程。農村職校英語教師參與課程評價能更好地用發展的眼光,根據農村職校的狀況和學生特點關注英語課程的實施,幫助自己加快專業發展。
課程評價;農村職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專業化建設在國際教育界越來越受重視,在我國也是教師教育改革的重要取向。這既是現代社會條件下加強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師社會地位的要求。
教師專業發展可以理解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或教師內在專業結構、專業素質不斷更新、完善的動態發展過程,是指教師在整個職業生涯中,依托專業組織、通過專業培訓、習得教育專業知識技能,實現專業自主,表現專業道德,逐步提高自身從教素質,成為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成長過程。簡而言之,教師專業發展就是指教師個體在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中,逐步習得教育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并在教育專業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成為一個成熟、合格教師的持續專業發展過程。
一個學校的課程能得以順利實施,教師是主導。教師的專業發展既能保證教學質量,又有助于學生的發展,是教育改革的動力,也是學校凝聚力的核心體現。
農村職校的教師專業發展雖在起步當中,卻已逐漸被重視。如目前很多農村職校新招收教師都要求本科或更高學歷,顯示了農村職校對教師專業化的重視。很多年輕教師參加工作以后都要求再培訓,再進修。
眾所周知,職校的學生學習目的、動力、態度、方法以及基礎和普通中學的學生相比,有著天壤之別。職校英語課不同于其他課程,其要求也不同于中學英語課的。
在職校,沒有統考的指揮棒,課程實施教師可以自己做主,教學活動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開展。職校的目的是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所以,職校英語課自身的特點以及學生的情況勢必要求職校英語教師要在自身職業生涯中重視自身專業發展。
職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有很多,如給自己定一個學歷標準;新教師經常聽老教師的課;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學會針對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聽一堂公開課,同組的教師再點評;大家集體備課等。
無論哪種教學活動和教學手段對教師專業發展水平的提高都有幫助,課程評價就是有助于教師專業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
課程評價是被譽為“當代教育評價之父”的美國著名教育家拉爾夫·泰勒(Ralph Tyler)用八年時間研究,于20世紀40年代提出的概念。他認為:課程評價過程實質上是一個確定課程與教學計劃實際達到教育目標的程度的過程。
課程評價是對課堂教學活動過程與結果做出的一系列判斷行為。這一定義說明,評價行為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而不只是在教學活動之后。課程評價主要涉及學生學業成就的評價與教師教學專業活動的評價。
課程評價可以理解為對課程全過程的評價,即對課程設計、課程實施和課程效果進行的綜合評價活動。
然而很長時間以來,教師的整個教學活動就是完成學校布置的教學任務: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考試。似乎很少有教師對自己所授課程提出自己的看法,課程評價的設置等都是由上級專家進行的。由專家設置課程評價的缺陷是,這些專家不在教學第一線,尤其是他們不清楚職校學生的真實狀況和要求,只是根據一系列理論對課程進行評價,得出各種數據。而真正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人——教師卻充當局外人,沒有發揮“評價主體”的作用。
如果教師參與到課程評價中,他們必須要透徹了解課程的要求,要想到實施何種教學手段和方法才能實現,在實施以后,還要關注教學效果如何,學生對自己的教學如何評價,還要注意自己對學生的評價。所有的一系列搜集信息、采用定性或定量方法對課程的計劃、實施、結果等做出價值判斷并尋求改進途徑的活動,對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無疑是關鍵而有效的幫助。
農村職校辦學條件有限,學生英語基礎差,學習目的不明確,上課難等現象是很多農村職校英語教師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因此,在系統進行課程評價時教師應該關注到自己所教學生和所在教學環境的特點,以便做出真實全面的判斷。
沒有高考和中考壓力的農村職校英語教師參與課程評價應該從課程計劃、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結果、學生評價等幾個方面著手。
(一)課程計劃(要求)評價
課程計劃、課程要求是課程實施的導向和目標,就像教師在實施課程教學活動時的指揮棒。
職校英語課程設置與計劃一般有兩個來源:按照上級合作職校直接下達或本職校自己設置 (一般是照搬以前的或其他職校的計劃)。而這些計劃和要求往往千篇一律,似乎是“八股文”的套路,很少有實質性要求。
職校培養的是應用型技能人才,在非英語專業中,英語課是基礎課程,也是學生在校時接觸最多的課程之一。無論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厚、學習語言能力高低,財經、機電、電子等專業的英語課都參照了同樣的標準或要求。與高等院校不同,農村職校的學生畢業后進入社會很大的可能是在周邊地區工作,似乎對英語的需求度不高。職校英語課計劃和要求的制定應該符合職校的特點,而最了解職校學生特點的是職校英語教師。因此,職校英語教師在制定評價課程計劃和要求時,不應求高求大,而應腳踏實地根據所教學生的特點以及學生日后可能的就業去向制定一套可行的課程計劃評價標準。
教師在平時教學中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對制定好的計劃要求做適當調整。這能協助教師避免束縛在教學要求中,避免影響課程的如期展開。
(二)課程內容評價
教師對課程內容的評價主要是對教材的評價。以前的教材評價都是由專家套用一些教材評價模式或標準打分評定。但這些教材評價模式或標準其實不能代替職校學生的真正要求。如何評價教材應該是教材的使用者——教師和學生說了算。
職校英語教師沒有升學壓力,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教材評價。在評價之前,教師必須鉆研教材,理解教材的主旨,了解教材的重點,清楚教材是否適合對學生聽說讀寫技能的全面培養,練習的設置(包括量和質)是否合理(如本單元的練習設置是否符合學生現階段的能力水平)。即教師要根據職校英語課的教學要求以及學生的情況,評價教材是否適用和實際。
一套教材不會適用所有的學生,在評價以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現有水平和學校的實際條件對教材內容做適當的增加、刪減或改變,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課程實施評價
課程實施就是在課程要求和計劃的前提下,將課程內容用各種教學手段教給學生并達到如期目的的過程。這個過程一般在課堂進行,所以課程實施的評價也是課堂教學的評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無疑是主體,在評價中顯得尤為重要。
以往課堂評價的模式是教師準備一堂公開課,聽課的教師對他的這堂課進行評議。這種評價的不足之處是,這堂課是教師精心準備,甚至已經上了很多次的,它的可信程度大打折扣。而作評價的人是其他人,不是自己,并不注重這一問題。
教師應該對每一堂課都有自己的評價,從學生的反映、教學的效果等方面學會對自己所教課程有一個綜合評價。英語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同時期的要求應該有所不同,評價標準也應該不同。職校英語課程應該以適用為基礎,教師應根據不同時期的學生需求,用發展的眼光對自己所教的課程進行評價、判斷、改進,制定出有利于改進課堂實施的措施,及時調整自己的課堂實施方案。
(四)課程結果評價
一直以來,因為沒有高考、中考這種剛性指標,職校對教師課程結果(教學效果)的評價主要參考學生是否在省市競賽中得獎,學生在期末考試中及格率怎樣。教師一直是被動地被評價。但課程結果的評價不是選出三六九等,而是改進教學、為學生后續學習提供全面而具體的依據,即改進和形成。所以,職校英語課課程結果的評價應該由教師自己開展,看自己在課程實施中是否把握住了課堂節奏、課堂重點、時間安排,看學生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反映。每隔一段時間,要對學生在課程實施后的收獲進行評價,如隨時檢查學生的口語能力,看學生是否能正確使用剛學的短語和句型。教師課后要做好筆記,根據課程要求和每堂課的目的,隨時檢查,隨時反思。同時,教師自己也能通過這些細節對自己的實踐進行反思,總結得失。
(五)改變學生評價模式
在課程評價中,學生也是評價的主體。職校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使每個學生都能適應社會需求,所以學生評價應從整體出發。不應只將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而應改變評價的單一性,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模式,根據職校學生的特點,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應注重學生的學習態度、創新精神、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個體發展方面,包括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競爭能力、合作能力。所以,評價學生應堅持發展的評價觀,建立學生全面發展的指標體系,采用靈活多樣的、開放性的質性評價方法,并要確保學生在評價活動中的積極參與。
職校英語教師在進行學生評價時要注意學生是否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態度是否端正,是否積極參與各種課堂活動,是否善于思考,是否主動配合教師,是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課前預習、課后復習。
教師上課模式應是開放式的,應鼓勵學生上課說英語并允許學生回答問題時出錯。
職校英語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應充分關注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如讓學生做英語對話,既能培養學生說英語的能力,也能判斷學生的合作和積極參與的能力;每堂課讓某個學生準備一個小演講,讓其他學生找出該生演講中出彩的地方,既能鍛煉學生的膽量,也能培養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
課程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校英語課程的評價應根據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要求,以及職校的自身特點,實施對教學全過程和結果的有效監控。通過評價,可使學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展;使教師獲得英語教學的反饋信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適當的調整,促進自身專業發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1]沈冬妮.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途徑和策略探微[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0(3):19-21.
[2]段小莉.當前職業教育發展中存在的若干問題及對策[J].黑河學刊,2006(1):94-96.
[3]張瑞.課程評價:教師專業發展的又一實踐平臺[J].教育發展研究,2010(8):74-77.
[4]課程評價[OL].[2012-08-01].http://baike.baidu.com/view/1592291.htm.
[5]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評價方案[OL]. [2011-11-02].http://mingxiaozhang.qlteacher. com/School/3702840019/Article/16848.aspx.
G715
A
1672-5727(2012)09-0052-02
鮑衛(1966—),女,江蘇揚州人,揚州市江都區職業教育集團高級講師,研究方向為農村職校教師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