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健
(北京市東城區職工大學 北京 100061)
物聯網在物流專業教學中應用新探
柳健
(北京市東城區職工大學 北京 100061)
近幾年來,物聯網的研究與發展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物聯網技術正逐步運用到許多領域。本文通過介紹物聯網的基本特點,探討了物聯網中的定位跟蹤、物品識別、遠程控制等智能技術在物流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物流是極具時代特征和實踐操作性的一門學科,在教學中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要突出對學生行業知識的掌握以及技術技能的培養。在新形勢下,合理利用物聯網進行情境教學對學生掌握前沿技術技能,提高物流專業教學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物聯網;物流專業;應用;情境教學
隨著中國近幾年物流業的蓬勃發展,國內對物流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高。物聯網技術的誕生進一步推進了物流產業的發展。然而,對于這個新興技術的應用,在當今物流人才培養方面,許多院校卻沒有跟上步伐。因此,在新形勢下,合理利用物聯網進行物流專業教學,對學生理解并掌握物聯網技術,對提高物流專業教學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物聯網,顧名思義,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其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物流網概念早在1999年便已提出,其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以及其他各類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以實現在任何時刻、任何地點條件下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互聯、互通,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最終實現智能化的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物聯網是繼互聯網與移動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技術革命。它可以廣泛應用于軍事、環境、交通、醫療、制造、科研、教育等各領域,其中,應用最廣泛的就是物流領域。
物聯網的最大好處是能夠提高社會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把原來不能實現或者難以實現的功能實現了。通過把沒有智慧的“物”植入無線智能芯片,使得人類的感知更靈敏,控制更自如,生活更方便。
物流是極具時代特征和實踐操作性的一門學科,在教學中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要突出對學生行業知識及技術技能的培養。在新形勢下,將物聯網這種新興技術引入物流專業課程的教學,對提高物流專業教學效果,使學生掌握前沿技術技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利用物聯網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定位跟蹤技術
在物聯網應用中,與人們生活結合最緊密的就是定位跟蹤管理。定位跟蹤的對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品。通過定位跟蹤管理或以其為基礎,才能發展出更多的應用,實現“物物相聯”。
定位跟蹤管理可以應用于諸多物流領域,如人員定位跟蹤、車輛定位跟蹤、物品定位跟蹤、集裝箱定位跟蹤、飛機輪船定位跟蹤等。定位跟蹤技術除了射頻識別技術(RFID)以外,還涉及二維條碼技術、GPS、GIS、無線通信、衛星通信等等。
在物流管理專業中,《運輸管理》課程的核心就是運輸調度、線路規劃和商品貨物的跟蹤管理。利用物聯網,可以事先選定某一物流公司某批同時裝運的貨物,通過實時信息傳輸來掌握車輛貨物的運行狀態,包括運行路線,貨物的裝卸貨、轉運、分撥等一系列過程。最后,跟蹤與記錄該批貨物的運行軌跡,運行軌跡在圖上進行形象直觀的回放,形象地反映貨物當天行走的軌跡。
對于《配送管理》課程,通過物聯網,學生可以了解商品集貨、分裝、配送及選擇配送線路等過程。
這樣,在進行專業課教學時,就可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點有更加理性和感性的認識。
(二)利用物聯網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識別技術
物品的標識類似于人的身份證,對物品進行標識有助于實現企業的現代化和數字化管理。不僅如此,對物品進行標識是實施定位跟蹤的前提條件。物品定位跟蹤的原理就是經自動采集設備感應貼有RFID標簽的物品,由定位中間軟件計算得出該RFID標簽的位置和狀態信息,以此來判斷物品的位置和狀態信息,并顯示在位置地圖界面上。當物品的位置發生變化時,人們便可以感知到。
在《配送管理》課程中,通過物聯網,學生可以了解到商品的采購、進庫、盤點、分揀、出庫等操作環節,可以比較系統地掌握商品的配送流程;通過商品標識條碼管理,了解商品的基本屬性,包括商品的分類、批次等信息;通過商品包裝RFID標簽管理,可以了解包裝箱號以及放入包裝箱內的物資信息。
在《倉儲管理》課程中,通過物聯網,可以讓學生了解倉庫管理中的出入庫管理、盤點管理、庫位識別等真實情境。
在《庫存管理》課程中,通過物聯網,學生可以更加清楚地知曉庫存商品的一系列管理過程:(1)錄入過程:通過掃描送貨單據上的二維條碼,將商品的文字、圖形信息快速、準確地錄入。(2)出入庫商品自動清點:通過安裝在貨架上的RFID讀寫器讀取出入貨架的商品包裝箱上的RFID標簽信息,快速取得包裝箱內的商品信息。(3)庫內商品盤點:使用手持RFID讀寫器讀取包裝箱上的RFID標簽,獲取商品信息,掃描貨位標識條碼,經過確認后,數據傳送到系統中,系統自動顯示盤點結果,包括庫位信息及相應庫位內存放的商品信息。(4)庫位識別:采用圖形顯示貨位布局,選取某一貨位,貨架上相應位置的有源RFID標簽進行聲光提示。
針對那些分散在各個地方的林農,林業部門應該統籌安排,市縣鄉各級的林業部門進行多級聯動,設立多層級的技術推廣體系,特別是要更加的重視鄉鎮和村莊的林業技術推廣站點,畢竟這是和林農可以有最近距離接觸的站點,進行專項技術的研發工作,不斷的將科研經費落實到基層內的各個站點,與此同時,林業技術的傳送工作要及時,例如,在選擇林業工程育苗地的過程中要注重水分、陽光、溫度、空氣等外部環境的技術指標,這些手段不能解決時,還可以利用現有的工程手段進行一定的改造。
在《供應鏈管理》課程中,利用物聯網還可以清楚地讓學生們了解物資的流通過程,如零部件的采購、產品的加工、產成品包裝和分銷等環節。
(三)利用物聯網讓學生了解和掌握遠程控制技術
遠程控制技術在當前的物流領域中是一個比較完善的技術。然而,目前許多物流專業課程并未對其進行詳細闡述,特別是《運輸管理》和《國際物流》兩門課程。
在《運輸管理》或《國際物流》課程中,作為補充知識,可以使學生通過學習物聯網系統,掌握遠程控制技術:(1)采用衛星定位系統,結合GIS技術,當裝載貨物的車輛通過特定的信息采集地點時,系統自動顯示車輛當前的地理坐標、地點名稱、通過時間以及車輛和物資的相關信息。(2)地點識別:當車輛通過某一特定地點時,計算機的GIS系統顯示車輛的通過時間以及本地的特征信息,如坐標和名稱等。(3)通過物聯網接收運輸工具位置的數據,物聯網終端計算機界面上顯示運輸工具的位置信息,同時顯示運輸工具的編號以及所屬單位、發運單位、接收單位等信息;也可以進一步查詢運輸工具裝載的物資名稱、數量等信息。
此外,在了解遠程控制技術的同時,學生也能掌握物資位置編碼的特點,如在鐵路系統中使用的“漢信碼”,其具有信息容量大、漢字表示能力和漢字壓縮效率高、抗污損和畸變能力強、修正錯誤能力強等優點。
(一)利用物聯網極大地豐富了物流實踐教學
物聯網的引入使得真實的企業物流運作情境與虛擬學習環境能夠無縫整合。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即時捕捉、分析教學需要的各種物流實時信息;學生可以在教室內利用計算設備讀取或調用企業的物流數據用于當前的學習。物聯網能為學生的常規學習、課后學習提供支撐環境,拓展學習空間,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滿足個性化學習需要。學生可以通過物聯網,探究任何實時的物流運作問題并及時加以解決。物聯網的介入為物流實驗教學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共享的、智能化的實驗教學環境,實現了虛擬學習環境與現實世界的交互。
物聯網注重于物與物、物與人之間的互聯互通。物聯網在進行物流教學應用時,教學設備間聯系更緊密,設備和人也連接起來,使得信息采集和交換設備大量使用,所采集的企業數據和教學信息量越來越大。在這些數據中,哪些屬于企業隱私、學術隱私和人員隱私,是此類應用中不能回避的問題,如果不進行保護,數據的泄密將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對于企業而言。為了跟企業進行良好的合作,學校必須通過協議,承諾僅將數據信息用于教學,并對其加以保護。
另外,從物聯網結構來看,每個物品都需要在物聯網中被尋址。更多的IP地址將使IPv4資源被耗盡,那就需要IPv6來支撐。但目前,不僅在企業,甚至在不同的教學設施之間也存在著通信協議不統一的問題,例如,在接入層面上,GPRS、短信、傳感器、TD-SCDMA、有線等多種協議類別五花八門。應該看到,當前的信息化,雖然網絡基礎設施已日益完善,但離任何人、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能接入網絡的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并且,即使是已接入網絡的信息系統很多也并未達到互通,信息孤島現象較為嚴重。通信協議統一與否將是制約未來物聯網在物流教學中應用的重要因素。
(三)物流課程專業教師應建立物聯網教學意識
由于物聯網剛剛興起,很多物流專業的教師缺乏聯系物聯網開展教學的觀念,對物聯網技術的認識還很膚淺,還有一些教師甚至抵制物聯網技術,在他們看來,將新技術應用于教學有極大的挑戰,他們已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因此,應該加強物流專業教師對物聯網的學習,只有在觀念上改變了,才能真正把這項新技術運用于物流教學實踐中。
(四)各學校在物聯網教育應用方面的投資偏少
物聯網技術正應用于各行各業,人們對物聯網的研究熱情很高,特別是在生產企業和流通業。但是對物聯網應用在教育教學中的研究少之又少,除了重視不夠外,物聯網設備昂貴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例如,基于數字墨水技術的手寫輸入板以及傳感器的市場價格就偏高,阻礙了物聯網在教育教學中的普及,而且缺少專門為學校專業教學開發的專用設備。這就需要更多的企業關注物聯網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應用,需要更多投資。對學校而言,要想使物聯網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發揮作用,就需要加大對物聯網在教育教學應用方面的投入及研究。
雖然,目前物聯網普遍應用于教育教學存在一定的困難,但這是大勢所趨。對于物流專業教育而言,其未來的發展與物聯網技術是分不開的,是由物聯網本身的特點和物流專業教學的特征決定的。物聯網在物流專業教學中的應用與發展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問題,涉及方方面面。因此,物聯網在物流專業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與發展之路還很漫長,但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日益成熟和人們的逐漸重視,相信其在物流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
[1]張鐸.定位跟蹤管理:物聯網的基礎應用[J].中國自動識別技術,2011(5):36.
[2]鄧趙紅,桑慶兵.物聯網在教育中的應用與思考[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4).
[3]張豪鋒,楊緒輝.基于物聯網的遠程學習評價探微[J].現代教育技術,2011(5):91-94.
[4]凌俐霽.現代教育技術在物流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2012(5).
[5]李盧一,鄭燕林.物聯網在教育中的應用[J].現代教育技術,2010(2):8-10.
(本欄責任編輯:謝良才)
G712
A
1672-5727(2012)09-0173-03
柳健(1976—),男,湖北武漢人,碩士,北京市東城區職工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為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