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芳 王淑霞
莆田學院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福建莆田 351100
人腦利鈉肽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護理
許麗芳 王淑霞
莆田學院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福建莆田 351100
目的 探討使用人腦利鈉肽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護理方法。 方法 對本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3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人腦利鈉肽進行治療,記錄其護理方法,觀察療效。 結果 經過3 d人腦利鈉肽治療和系統護理,多數患者的呼吸困難和全身癥狀減輕,BNP的數值明顯下降。 結論 臨床護理人員需要詳細了解此藥的藥理作用,適應證和不良反應等。在使用中,要嚴格遵照醫囑,保證劑量準確和病情穩定。
慢性心力衰竭;人腦利鈉肽;護理;不良反應
心力衰竭指在靜脈回流正常的情況下,由于原有的心臟疾病發展到一定嚴重程度,引起的心臟排血量減少,而不能滿足組織代謝需要的一種綜合征。其血流動力學特點是心臟排血量減少,肺循環和體循環壓力升高,因此又稱為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1]。人們往往談癌色變,其實心力衰竭5年存活率與惡性腫瘤相似,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迅速老齡化,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趨勢,而慢性心力衰竭則是大多數心血管疾病的最終歸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2]。因此,臨床醫護人員應熟練掌握治療與護理慢性心力衰竭的原則和方法。本文筆者對本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3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人腦利鈉肽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應用人腦利鈉肽治療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30例,均為2011年6月~2012年5月在本院治療的患者,平均年齡73歲,男22例,女8例。按NYHA分型,心功能Ⅲ級9例,心功能Ⅳ級21例。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一般病程長且多次反復發作,患者易多慮、煩躁、緊張,普遍有焦慮和抑郁癥狀,向患者介紹住院環境和分管醫生、護士,對病人態度和藹、誠懇、熱情、耐心解釋,體貼關心患者,使其主動配合治療。鼓勵患者說出焦慮的心理感受,分析其原因,加強與患者溝通,取得信任,做好家屬工作,讓患者樹立信心,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
另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往往使用推注泵泵入藥物,時間較長,患者易感疲勞,因此,護士應加強巡視。在實施治療護理時讓患者了解相關問題及應注意事項,尊重其知情權,使患者產生一種安全舒適感。
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 (18~22℃)和相對濕度 (50%~60%),病房要定時開窗,通風透氣,保證空氣新鮮、光線要柔和,避免強光刺激[3],以利于患者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護士應根據病情協助患者采取有利于呼吸的臥位。長期臥床者,協助翻身拍背,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常痰液黏稠無力咳出,因此應協助患者從下往上輕拍背部,促進痰液排出,教會患者正確咳痰與排痰的方法,根據缺氧的程度,遵醫囑給予氧氣吸入。指導患者合理飲食,給予高熱量、高蛋白、多維生素、粗纖維、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便秘,因此,應幫助患者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囑患者排便時勿用力,以免增加心臟的負擔,必要時給予緩瀉劑保持大便暢,有效地預防便秘。
1.2.3.1 靜脈用藥液的配制 (1)不得與其他廠家同類產品混用,盡量使用同批號產品:該藥品為白色粉末或塊狀物,推薦稀釋液為:5%GS、NS、含5%GS的0.9%NaCl注射液。輕輕地搖動藥瓶,使瓶中所有藥物都能與稀釋液接觸,保證藥物充分溶解,只可使用清澈無色的溶液。由于藥物中不含防腐劑,必須在24 h內使用溶解后的藥液,溶解后的本品,無論在室溫(20~25℃)或在冷藏(2~8℃)條件下,最長放置時間均不得超過24 h。(2)推薦的劑量:用0.9%NS 50mL+人腦利鈉肽0.5 mg稀釋,先抽稀釋液5mL+0.9%NS至20mL靜脈推注,其余用推注泵2 mL/h維持推注。(3)用藥方式:采用連續靜脈推注72 h的給藥方式[4]。
1.2.3.2 用藥時的監測 (1)保證靜脈路的通暢:用藥前建立兩路靜脈路,最好是采用留置針,并保持通暢;一靜脈路專門使用人腦利鈉肽[5],另一靜脈路用于使用其它藥物,同時人腦利鈉肽一般使用時間較長,靜脈留置可以減少患者穿刺局部容易腫脹、滲透等并發癥。用藥前后都需要用0.9%氯化鈉溶液沖管推注,一方面是為了確保藥物使用劑量準確,另一方面是保證藥液沒有滲漏,避免對血管造成刺激和藥液浪費。同時,保留兩根靜脈管通暢是為了避免人腦利鈉肽和其他藥物混合導致不良的相互作用,例如:肝素、胰島素、布美他尼、依那普利、拉依他尼酸,肼本噠嗪和速尿。重組人腦利鈉肽如果和易產生相互作用的藥物交替使用,也需要對導管進行沖洗。(2)血壓監測:給藥期間應該密切監視血壓變化,開始用藥的前半小時內調監護儀每10分鐘測一次血壓;以后每小時測量一次?;颊咴谟萌四X利鈉肽過程中可出現低血壓。當低血壓發生時,應該降低給藥劑量或停止給藥。收縮壓<100 mm Hg的患者更易出現低血壓,因此,在這類患者中采用人腦利鈉肽治療應該更加謹慎。當人腦利鈉肽與其它可能造成低血壓的藥物合用時,低血壓的發生率可能增加。一旦收縮壓低于90 mm Hg時,護理人員應立即報告醫生。(3)心率和心律監測:給藥期間可能出現室性心動過速[6],因此,應遵醫囑建立心電監護,密切觀察患者的心律情況,及時發現心律失常,并備好搶救藥品,一旦發現心律失常立即報告醫生,配合搶救。(4)其他:給藥期間應密切觀察尿量和監測生化指標,尿量的監測對于心力衰竭患者極其重要;最好監測每小時尿量。尿量增加,可以減少血容量,減輕心臟負擔,也是病情好轉的表現。但是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人腦利鈉肽并不需要調整劑量[7]。
本組通過對3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經過3 d人腦利鈉肽治療的系統護理,包括藥物配制和輸注方法、用藥前加強心理護理和心電監護以及用藥的觀察與護理等,結果多數患者的呼吸困難和全身癥狀減輕,BNP的數值明顯下降。
近年來,使用人腦利鈉肽治療老年頑固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的療效,但因人腦利鈉肽價格昂貴,所以護理人員應作好解釋工作,告知患者人腦利鈉肽藥物治療的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項,告知患者人腦利鈉肽治療的療效確定,取得病人和家屬的配合,增加治療的信心。雖然靜脈注射人腦利鈉肽進行心血管方面的治療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但在臨床上應用不足10年,臨床護理人員需要詳細了解此藥的藥理作用,適應證和不良反應等。在使用中,要嚴格遵照醫囑,保證劑量準確和病情穩定。對于可能出現的病情變化和緊急狀況要有及時處理的能力,準備好相關急救藥物,同時做好病情記錄。
[1]王信琪,黨瑜華,夏冰,等.大內科學[M].鄭州:河南醫科大學出版社,2000:236.
[2]尤黎明.內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07.
[3]李金會.心力衰竭病人健康教育策略[J].甘肅醫藥,2011,30(3):181-184.
[4]陳維英.基礎護理學[M].三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206.
[5]張善春,劉兆永.重組人腦力鈉肽治療心力衰竭[J].中國心血管病雜志,2006,11(6):477-478.
[6]馬虹.重組人B型利鈉肽治療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6,8(4):217-218.
[7]曾國平,田勁松,段世英.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2,9(3):44-45,74.
Nursing care of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XU Lifang WANG Shuxia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Putian Institute Affiliated Hospital in Fujian Province,Putian 3511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thods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CHF)patients treat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Methods Thirty elderly CHF patients treaded with rhBNP were admitted from June 2011 to May 2012 in our hospital,the nursing methods were recorded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observed.Results By three-days of rhBNP treatment and systematic nursing,dyspnea and general symptoms were relieved in most patients,and BNP valu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Conclusion Clinical nursing staff need to have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pharmacological action,indication and side effect of rhBNP,and strictly observe doctors'advice to ensure dose accuracy and stable condition in use.
Chronic heart failure;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ursing;Adverse reaction
R541.61
A
1674-4721(2012)11(a)-0118-02
2012-07-11 本文編輯:袁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