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生蘭 陳 毓
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江蘇泰州 225300
“城中校”企校合作辦學模式探討
于生蘭 陳 毓
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江蘇泰州 225300
企業的發展必須密切與學校的聯系,學校必須為地方經濟服務。本文結合泰州地方產業發展優勢和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建設,提出了“城中校”企校合作辦學思路、辦學模式和辦學機制。
“城中校”;企校合作;模式;思路
中國(泰州)醫藥城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的醫藥類產業園區,2012年3月23日被國家工信部授予“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園區現有200多家企業,總產值達500億元。隨著園區的發展壯大,藥學類高技能人才需求急劇增長,為“城中校”企校合作辦學模式創造了新的歷史機遇。
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實施企校共同育人的合作機制建設,將學校的教學活動與企業的生產過程緊密結合起來,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完成教學任務[1],使培養的人才更加適應現代藥學崗位需求,滿足醫藥城企業的用人需求。秉承“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共贏”的原則,學校與中國(泰州)醫藥城全面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建藥學技能人才培養基地,促進學校和醫藥城協調發展。
由中國(泰州)醫藥城管委會、學校、中國(泰州)醫藥城相關企業等多方成立中國(泰州)醫藥城人才培養基地理事會。理事會的主要活動形式包括年度全體理事會議和常務理事會議。年度理事會會議、常務理事會議的主要職責是:聽取和審議理事會有關工作情況報告及相關資金的年度預算和決算,討論理事會工作計劃、制訂和修改共同遵守的理事會章程和學院與理事單位間、各理事單位間合作規則等,促成學校與理事單位間、各理事單位間的合作;對學校的辦學方向、培養規模和層次、教學改革、人才培養、專業設置和中長期發展規劃等提出指導性建議[2]。會議議題主要包括:聯合辦學、聯合人才培養、聯合科技教育培訓服務、聯合科技攻關等方面。
理事會下設項目建設辦公室、人才培養合作辦公室、人力資源合作辦公室、科學技術合作辦公室以及教育培訓合作辦公室等5個職能機構。項目建設辦公室負責合作項目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使用和調配以及接受和管理理事會單位的資金援助、設備捐贈等事務;人才培養合作辦公室協調企業與學校人才培養相關的方案制訂、課程開發、教育教學、生產實訓等合作事務;人力資源合作辦公室協調校企雙方人員交往、師資培養、學生就業等合作事宜;科學技術合作辦公室負責科技項目聯合申報和承擔、橫向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技術推廣與應用等事務;教育培訓合作辦公室協調企業員工培訓、員工技能鑒定與考試、培訓資源共享等事務。
2.2.1 硬件建設 在中國(泰州)醫藥城租賃房屋,建成能容納100名學生、100名企業員工培訓的教學、生活設施。
2.2.2 軟件建設 (1)教學管理體系建設:在人才培養合作辦公室的協調下,學校、園區管委會及相關企業共同制定能符合行業、企業要求的人才培養方案,開發符合生產流程的課程體系,編寫符合崗位技能要求的校本教材,建立學生綜合考評體系,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考評學生,將學生培養成滿足企業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2)學生管理體系建設:在人才培養合作辦公室的指導下,由學校和相關企業共同組建學生管理工作隊伍、制訂管理辦法,一起對學生進行企業文化熏陶、敬業精神培養、誠信品德塑造,使學生具備將簡單事做完美的職業理念,滿足企業發展和個人職業生涯不斷提升的需求。
2.2.3 建立互惠共贏的公共服務平臺 整合學校的公共服務平臺,依托中國(泰州)醫藥城的產業集群優勢、人才優勢和研發基礎優勢,共同建立公共服務體系。設立人力資源信息庫、儀器設備信息庫、科研課題信息庫,為醫藥行業、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培養技術人員[3]。
2.2.4 共建企業專家工作站和教師工作站 在學校組建以企業專家為主體、學校教師參與的企業專家工作站,承擔專業建設與教學管理、培養鍛煉教師等任務;在企業組建以學校教師為主體、企業專家參與的教師工作站,承擔科技攻關、專業建設與教學管理、培養雙師型教師等任務[4]。工作站由人力資源合作辦公室負責管理。
2.2.5 共建企校合作信息管理平臺 為了加強理事會成員單位的信息交流與共享,提高企校合作育人的信息化水平,理事會成員單位將合作共建信息管理平臺。在現有的校園網絡基礎上,建設集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校企合作管理、教學資源管理于一體的信息管理平臺,使教學管理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滿足學生頂崗實習管理等需要;為企校間合作開展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提供網絡平臺;為在校生輔助教學提供資源,為畢業生在職進修、行業企業員工培訓提供遠程培訓,為企業開放優質教學資源,實現企校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由理事會牽頭,會同中國(泰州)醫藥城管委會、學校、中國(泰州)醫藥城相關企業共同制定相關政策以保證“城中校”企校合作辦學模式的正常運行,逐步形成園區引導、市場運作、校企聯動、互惠共贏的合作機制。
制定落實《中國(泰州)醫藥城人才培養基地理事會章程》和《中國(泰州)醫藥城人才培養基地理事會工作制度》。理事會將定期召開會議,會議圍繞行業發展狀況、園區人才需求、人才培養模式以及人才培養途徑進行探討。同時,建立理事會下屬辦公室,定期向理事會報告制度,以確保人才培養基地的健康發展。
通過實施資源的有效共享,按照互惠共贏原則,各理事會成員單位在履行相應責任的同時行使相應權利,獲取相應的利益。調動企校雙方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積極性,鞏固和發展合作成果,確保人才培養基地能有序、健康、持久運行。各理事單位均為獨立法人,在理事會內具有平等地位。理事會各成員之間按照理事會章程簽訂合作協議,在理事會章程與合作協議中明確各自的權益,以確保合作的長效機制。
企業在合作過程中可以分享到以下成果:在課程開發過程中獲得職工培訓優質資源;在人才培養中獲得優秀畢業生;在科技開發中獲得新產品、新工藝,優先實施成果轉化,獲得新的效益增長點;在教育培訓中員工業務能力得到提高;學生頂崗實習降低生產成本;投資或捐資共建育人平臺可獲得好的社會聲譽[5-6]。
學校在合作過程中可以分享的成果為:共同進行課程開發可獲得最適用的教學資源;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科研開發可提升教師水平、提高社會聲譽,獲得資金,實現教師培養的良性循環;頂崗實習既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又節省教育成本;企業投資共建育人平臺,可獲得辦學資金或設備。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企校通過合作育人、合作培訓、合作科技開發,建立完善“雙向雙主體”的合作機制。
[1]王澤磊.構建企校合作,培養技能型人才[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8(13):25.
[2]蒙忠.基于大型企業的“廠中校”合作辦學模式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1,20(35):27-29.
[3]李洪亮,李永平,張秀琴.企校合作實訓基地雙向嵌入合作模式研究[J].高教論壇,2011,14(4):36-38.
[4]王玉棟,張瑩瑩.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1,6(8):24-25.
[5]李永強,張政海.企校合作是企業增強競爭力的重要途徑[J].中國培訓,2008,25(12):58.
[6]盧山,羅長坤.校企科技合作模式研究進展概述[J].中國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12,25(2):77-81.
Discussion on cooperative model of"School in Medical City"
YU Shenglan CHEN Yu
Jiangsu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College,Taizhou 225300,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must work closely with school,and school must serve the local economy.Combining with Taizhou lo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advantage and the national demonstrative(backbone)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nstruction of Jiangsu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College,this paper proposed the school-running of thought,model and mechanism of"School in Medical City".
"School in The Medical City";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 and school;Mode;Thought
G71
C
1674-4721(2012)11(a)-0145-02
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建設項目(編號10-11)。
于生蘭(1970-),女,漢族,江蘇海安人,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藥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博士在讀,主要從事教學和教學管理。
2012-07-18 本文編輯:陳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