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愛芳 張 萍 黃自娟 曹彩平 盧 凱
廣東省東莞市常平醫院護理部,廣東東莞 523573
規范教學管理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
陽愛芳 張 萍 黃自娟 曹彩平 盧 凱
廣東省東莞市常平醫院護理部,廣東東莞 523573
通過對2008年7月~2010年3月在本院實習的200余名護生應用新的教管理學模式規范管理,制訂周密的教學計劃,采取科學的教學管理方法,擇優選取帶教教師進行分層次帶教,增強了學生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協作能力、動手能力和溝通能力,提了高醫院教學質量,促進了教學相長。護生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以及綜合素質均明顯提高,帶教教師教學能力進一步加強,表明規范臨床教學管理可以提高教學質量。
規范;護理;教學;管理;質量
臨床實習是護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臨床護理教學管理工作規范對臨床教學的順利運行、教學質量的提升起著重要的推進作用。臨床教學工作的優劣直接關系到能否為各級醫療機構輸送合格的護理人才。隨著護理學科的發展,只重視操作規程技能培養的傳統臨床教學模式,已不利于現代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培養[1]。因此,為順應護理學科的發展,本院在總結原有教學管理經驗的基礎上,開拓創新,進一步規范了教學管理,采取科學的教學管理方法,堅持以改革求質量,以質量促發展,形成了一套規范的臨床護理教學管理模式,使教學管理不斷走向科學化、合理化、現代化和規范化,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現將做法介紹如下:
規范教學管理組織建設,強化管理職能,建立完善的臨床護理教學管理組織,成立名副其實的科教科,形成以科教科統攬、護理教研室具體貫徹、科室帶教老師具體實施的三級管理體系,建立業務副院長、科教科主任、護理部主任、護理教學秘書、護理教學管理小組、各科室帶教干事、帶教老師組成的臨床護理教學網絡,建立和完善教學管理規范,加強對護理教研室的建設與管理,規范臨床護理教學的統一管理工作,負責護理教學的計劃組織、貫徹落實、協調指導,負責全院護生實習輪轉的統籌安排,逐步完善“護理教學管理制度”、“護理教學管理質量評價標準”、“理論授課質量評價表”、“教學查房質量評價表”、“科室護理教學評價表”、“帶教老師教學評價表”、“護生工作表現評價表”、“優秀帶教老師評選標準”、“先進教學科室評分標準”等,形成一系列科學合理的具體管理標準和評價方法,通過更新教學管理理念,采用科學的管理手段,使醫院各項教學和管理活動有章可循,不但能保證和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同時又能促進醫院的自身建設和發展。
成立以業務副院長、科教科主任、護理部主任為主的教學督導組,實行全方位教學監督與指導,巡查教學制度的落實情況,督查、評價教師書寫教案、理論備課、試講試聽、操作指導、教學查房、課堂教學質量等教學環節。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力量,是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學能力和帶教水平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加強帶教老師的選拔和培養,采用自愿報名、資格審核、統一培訓、試用考核、公開聘用5個過程進行擇優選拔,選出的帶教老師不僅要業務水平過硬,還要理論知識扎實,教學經驗豐富,使帶教老師的選拔和培養逐步規范化、制度化,制訂帶教老師任職條件,明確帶教老師職責,開展多層次的教師培養途徑,鼓勵教師在崗自學,加快知識結構的更新和臨床教學技能的提高,遴選教學藝術高超、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外出進修,進行重點培養,以點帶面,努力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確保醫院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持續提高。
護理教研室根據學生學歷層次及年齡差異等不同分別制定本科護生、專科護生、中專護生教學計劃。各層次護生的教學目標及教育重點有不同要求:本科護生著重培養護理管理能力、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專科護生著重培養分析綜合能力、應急處理能力;中專護生著重培養基礎護理能力、技能操作能力等。通過不同層級的教學目標的制定和實施,使每一個層次的護生畢業后都能達到相應的護理崗位職責標準與要求。
各科室根據學生學歷層次及年齡差異等不同分別制定本科護生教學計劃、專科護生教學計劃、中專護生教學計劃。將教學目標具體量化到每一位帶教教師和實習護士都有月計劃、周目標、日重點,使教師和學生都能按計劃科學、合理、及時、規范地完成目標任務,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教學的隨意性和實習的盲目性,真正保證了教與學的質量要求,促進教學相長。
崗前培訓是護生從學校課堂走向臨床實踐的橋梁。護生從學校到病房,從單純的課堂學習轉變為臨床護理實踐,肯定有一個轉變和適應的過程,難免有緊張恐懼心理,有些甚至會感到迷茫、困惑,不知從何學起。因此,開展醫院、科室兩級的崗前培訓非常必要。經過崗前培訓的護生進入臨床實習后,基本能較快地適應從學生到護生的角色的轉換,消除緊張恐懼心理,逐步適應工作環境。
素質教育包括職業道德教育、護生禮儀、行為規范、規章制度等內容,通過崗前整體素質教育,使每位護生都認識到護理工作是一份平凡而又神圣的職業,認識到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護士所肩負的重任,從而激發她們的職業自豪感,讓她們以良好的心態積極進入實習階段。
通過系統正規的崗前操作訓練,進一步規范了護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從而為臨床實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為了提高教師授課水平,每一次授課之前都要組織4名以上有一定資質的教師進行集體備課,通過對授課人的教案、講稿、多媒體課件、授課時間、授課技巧、講解重點、語速要求、教學互動等方面進行評價修改,提出指導性意見。授課人虛心采納建議,接受指導,經過多次修改和試講試聽合格后方能正式授課,明顯提高帶教老師的授課水平和互動能力。
每一次正式教學講課以后,分別以教學層次清晰、善于啟發、重點突出、難點講清、表達方式、授課技巧、互動效果等制訂講課評分標準,分別由護士長代表、護理教學管理小組成員、教師代表、學生代表進行評分,及時將評價效果反饋給授課老師,使每一次授課對于授課老師都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每授完一次課后在各方面都有一個質的飛躍。
規范護理教學查房人員組成、查房時間規定、病例選擇原則、查房基本程序、查房評分標準及反饋制度,明確帶教老師和實習護生的基本要求。通過規范查房,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臨床實踐學習效果、知識面及臨床技能的掌握情況,傳授正確的臨床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獨立觀察、分析、處理和操作等臨床工作的能力,糾正學生不正確或不規范的技術操作,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從制度上保證了查房質量,促進教學相長。
教學查房是臨床護理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檢驗護生是否掌握綜合知識、提高護生自學能力和推理能力的一種重要形式[2],查房的質量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傳統的教學查房均由帶教老師組織主持,護生只是參與者的角色。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轉變和和教學查房模式的不斷創新,將護生由單一的參與者轉變為組織者、主持者,實施以護生為主導的護理教學查房,強調帶教老師的查房指導,加強師生的互動能力,可調動師生雙方學習的積極性,教學相長得到很好的體現,從而大大提高臨床護理教學查房質量。
在臨床護理教學中,通過開展病例討論這種教學新模式后,能使護生學習相關醫學基礎知識,鍛煉基本技能,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有機結合,以學生臨床思維培養為重點,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不僅訓練了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護生正確的臨床思維方法,而且可以讓帶教老師檢驗護生臨床實習的效果和掌握本專業知識的程度,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獲得良好的互動學習效果,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護理人才。
通過病例討論的教學過程,老師不僅要教給護生相關的理論知識、具體的操作方法,還要培養他們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減少對教師的依賴,指導護生全面查詢相關知識,大膽放手讓護生自己去嘗試、思維、鍛煉,有助于培養護生資料檢索、邏輯分析等能力,培養護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經過積累,逐漸建立起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3]。
科教科和護理部定期組織師生參加座談會,增加師生交流的機會,聽取雙方意見或建議,實行雙向互動的教學管理,會上學生與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匯總,并結合雙向評價表進行綜合分析、總結,并及時反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護生每周書寫周記1篇,主要記錄本周的學習體會、護理病例、工作心得、生活感悟或所遇到的難題等,周記由帶教老師查閱修改,目的在于加強師生溝通交流,帶教老師可以及時掌握護生的學習進度,了解護生的心理活動,幫助護士解決實際困難,及時調整帶教計劃,增進護生與老師的感情,使老師更加關愛護生,護生更加尊重老師,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
建立教學評價和日常考核制度制度,在教員教學能力上,建立課前試講及教學能力評估、課中督導評價、課后效果考核的三種指標體系[4],充分發揮教學督導作用,強化教學考核,實行責任連帶制,將考核結果與帶教老師、護士長以及科室質量考評掛鉤。對于考核優秀的帶教老師、教學先進集體給予獎勵,形成“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充分調動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推動護理師資隊伍的發展。
在護士實習期間,建立理論考核、技能考核、工作表現和日常積分累計考核的綜合考試制度,從多方面、多層次對護士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學校,并作為評選優秀實習護士的科學依據。培養護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工作習慣,形成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教學規范管理是教學質量管理的核心,本院通過規范臨床護理教學管理后,在教學組織建設、教學活動實施、教學質量評價、教學措施改進等方面度有明顯提升,建立了一支具有豐富臨床教學實踐經驗和一定教學能力的臨床護理教學隊伍,使之適應現代護理教育的發展,提高護理教學管理的技術含量,形成教學管理的新模式,使護理教學管理更加科學化、系統化,充分調動了臨床護理教師的積極性,強化了帶教理念,調整了帶教思路,改進了帶教方法,促進了教學水平的提高。規范的臨床護理教學管理模式把帶和教有機結合、融為一體,有效互動,真正落到實處,極大地促進了護理教學質量的穩步發展,提高了護生的滿意率,獲得了學校方面的認可和實習護生的好評。2010年獲得廣東省臨床護理操作教學技能展示成果一等獎。
[1]徐建萍,王海蓮,石貞仙,等.臨床護理帶教組織管理方法探討[J].護理研究,2000,14(5):223-224.
[2]顏巧元,王菊香,吳紅艷,等.提高臨床質量的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3):232-234.
[3]吳階平,董炳琨.協和育才之路[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1:84.
[4]張慧莉,王遠征,高文靜.淺談臨床教學的過程管理[J].中國醫院管理,2003,23(4):56-57.
G642
C
1674-4721(2012)02(c)-0149-03
201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