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電力職業學院 徐金雄
基于DSP的電能質量檢測裝置的軟件設計方法
三峽電力職業學院 徐金雄
為有效地測量電能質量,提出一種基于DSP(數字信號處理器)的電能質量在線檢測裝置的軟件設計方法。該方法以芯片TMS320VC33為硬件基礎,結合模塊化設計理念,使得新設計結構簡潔,實時性好。
電能質量實時檢測;DSP;FFT算法
微電子技術的發展使得各種電氣自動裝置廣泛應用,極大的提高了社會生產力,而這些裝置對于系統中電能質量的下降極為敏感,因此在生產實踐活動中出現許多嚴重事故,造成許多巨大的損失。現在如何提高電能質量,確保用電設備安全穩定的運行,已成為國內外廣泛關注的焦點之一。本文概述了電能質量問題的背景,較為全面的論述了電能質量問題的現象。重點放在了電能質量的測量上,從有關標準入手,分析了基于DSP新型電能質量監測裝置的軟件設計。
DSP的開發工具包括代碼產生工具和代碼調試工具。代碼產生工具對用戶開發的高級語言或匯編語言源代碼進行編譯,生成可以在目標DSP上運行的可執行代碼。代碼調試工具根據調試者的命令觀察DSP的狀態,控制DSP代碼的執行,進行結果顯示,對用戶的代碼進行調試或性能測試。
TMS320C3X/C4X的C編譯器是一個功能齊全的優化的編譯器。它的主要功能是把標準的ANSIC語言程序轉換成TMS320C3X/C4X能夠識別執行的匯編語言代碼。采用優化編譯可以生成高效率的匯編代碼,從而提高程序的運行速度,減少目標代碼的長度,TMS320VC33軟件開發過程如圖1所示。
本系統軟件設計采用模塊化設計方法,針對本系統要實現的是對電力系統數據實時采集、分析計算,并做到在線監測的目的,在軟件設計上有以下原則:
實時性:電能質量監測裝置要實現的是對電網數據實時采集分析計算,既要不間斷的采集數據,還要在運行期間實現同步計算。
快速性:在硬件上要求采樣和計算芯片的高速性,軟件上要求算法的高效率,從而可以在每64點采樣間隔的時間內完成各個電能質量參數的計算和數據存儲,以能實現計算和采樣的同步性。
可擴展性:對于軟件系統來說,CCS的函數庫十分完善,軟件系統可通過對DSP程序的更新來達到算法的升級,例如在將來系統中可以引入小波變換的算法等進行數據分析,實現對瞬態電能質量的分析。
高效性:在設計能實現系統功能的軟件時,采用模塊化設計的方法,利于功能的調整,使程序簡潔明了。
DSP主程序框圖如圖2所示。開機后DSP進入引導程序開始系統初始化。首先,為了使串口能夠配合ADS8364開始工作,要對其與DSP的串口進行設置。ADS83b4與DSP采用硬件相連,ADS8364的時鐘信號CLK也由DSP控制產生。在系統啟動后,ADS8364的/HOLDA、/HOLDB、/HOLDC管腳直接由鎖相倍頻電路的輸出和DSP外部標記管腳XF共同控制。在數據轉換結束時,ADS8364向DSP的/INTl管腳輸入低電平申請中斷,系統進入中斷服務程序,將采樣數據輸入DSP芯片,DSP在接收采樣數據結束后,對接收數據進行FFT運算和各種電能質量指標分析,在分析出現異常時進行相應的處理。
數據采集程序框圖如圖3所示。系統運行后,ADS8364的數據輸出方式被確定為16位循環方式,其采樣頻率和過程由鎖相倍頻電路和DSP芯片共同控制。CD4046和CD4040組成鎖相倍頻電路,其中的CD4046對所要檢測的交流信號進行鎖相,然后進行128倍頻,如果系統設置為64次/周期采樣速率,則用分頻器CD4040對此信號進行2分頻后與DSP芯片共同控制ADS8364的/HOLDA,/HOLDB,/HOLDC管腳,這樣就可以保證每周期均勻采樣64點,避免了頻譜的泄漏。ADS8364的/EOC信號連接到DSP的中斷引腳/INT1上,在數據轉換結束時,引腳/EOC變為低電平,觸發/INT1中斷,進入中斷服務程序,由DSP控制ADS8364的/RD和/CS管腳,進行數據的讀操作。在讀取數據完6組數據后,由DSP的外部標記管腳XF向ADS8364發出復位信號,并關閉中斷。至此,數據采集結束。

圖1 TMS320VC33軟件開發過程

圖2 主程序流程圖

圖3 數據采集流程圖

圖4 數據處理流程圖

圖5 FFT數據倒位序流程圖

圖6 按時間抽選的基-2FFI算法流程

數據處理部分主要對數據采集部分所得到的離散信號進行處理,運用各種算法實現電能質量指標以及其它電氣量的計算與分析。即進行時域的電壓擾動、頻率偏差、三相不平衡度,以及功率、電流等計算;而離散化信號經過FFT運算可實現其頻域內的基波和各次諧波分量的數值計算。
采樣數據處理如圖4所示。時域的離散值計算主要實現三相電壓、電流的有效值計算,即對64點采樣值進行均方根值計算。對于計算能力很強的DSP來講,其占用的處理時間很短,很容易實現。
在頻域的計算中,主要是進行FFT運算,該算法與傳統的DFT算法比較起來,大大減少了運算的次數,并可以由DSP完成。FFT算法有按時間抽選的基-2FFT算法(DIT)和按頻率抽選的基-2FFT算法(DFT),在此采用按時間抽選的基-2FFT算法(DIT)來計算,并使其輸入為倒位序、輸出為自然順序。這樣FFT程序包括變址(倒位序)和L級遞推計算( N = 2L,L為正整數)兩大部分。
FFT變址(倒位序)流程圖如圖5所示。由圖5可知,在進行倒位序變址處理時,設A(I)表示存放原自然順序輸入數據的內存單元,A(J)表示存放倒位序數的內存單元,I,J=0.,1,2,…,N-1(N=64)。按倒位序規律,當I=J時,不用變址;當I
在實現倒位序轉換后,按時間抽選的基-2FFT算法流程圖如圖6所示。從圖中可知,FFT整個L級遞推過程由三個嵌套循環構成。外層的一個循環控制L( L = l og2N= l og64 = 6)級的順序運算;內層的兩個循環控制同一級(M相同)各碟形的運算,其中最內一層循環控制同一種(即 Wr中的r相同)碟形運算,而中間一層
N循環控制不同種碟形結的運算。I,IP是一個碟形結兩個結點。

針對電能質量監測系統的特殊要求,采用以上軟件設計,結合系統的硬件連接,可以實現對電能質量各項指標的實時采集和分析。并通過判據整定,記錄超差數值,為電力系統的運行狀況的改善提供科學依據。由于DSP的軟件編程有其本身的特點,在算法實現的過程中還注意了以下幾點:仔細研究DSP器件內部結構并靈活使用其指令系統,充分發揮了芯片的性能;盡可能使用并行指令、寄存器,用內部存儲器代替外部存儲器;應用單指令和塊重復結構,避免循環花費附加的時間;計算時盡量避免指令系統本身沒有提供的運算,在必須進行迭代運算時,注意迭代次數與計算精度的關系。
本文在分析了電能質量的基本理論后,通過具體了解國內外現有監測儀器的結構、性能,選用了具有計算處理能力強、運算速度快等優點的DSP芯片,確定了電能質量監測系統的實施解決方案,重點進行系統軟件的優化設計。針對系統所要完成的功能,進行了主程序及實現各部分功能的子程序設計。首先考慮系統程序應該作到功能完善,盡量簡潔,以減少運行時間。其次為了既能實時采樣,還能實時分析,應用了中斷技術,盡量減少DSP主程序運行的時間開銷。
[1]肖逾男.基于DSP的自適應數據采集卡前向通道的實現[J].form httpalwww.Dianzi.net,2004.
[2]任震.小波分析及其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3:23-35.
[3]謝希仁.計算機網絡(第四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8-10.
徐金雄(1984—),湖北黃梅人,三峽電力職業學院助理講師,研究方向:電力系統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