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巧屏 吳春翠 曾美文
妊娠期高血壓是由于全身小動脈痙攣而導致的孕婦血壓升高、水腫以及蛋白尿發生,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1],而重度子癇前期屬于妊娠期高血壓的嚴重階段,容易導致病人急性心力衰竭、腦出血、胎盤早剝、產后血液循環障礙等并發癥的產生[2],嚴重危害母嬰健康,如若處理不當,甚至可引發母嬰死亡。本研究探討循證護理在重度子癇前期病人中的應用,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2007年1月~2011年9月,我院收治重度子癇前期孕婦94例,年齡20~35歲,平均27.6歲。初產婦65例,經產婦29例。重度子癇前期診斷標準包括[3]:(1)血壓≥160/110 mmHg或尿蛋白≥2.0 g/24 h。(2)病人血肌酐升高,微血管病性溶血,血清AST或者ALT升高,血小板<100×109/L,持續性上腹不適,持續性頭痛或其他視覺障礙。根據病人護理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47例,兩組病人年齡、病情、治療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病人均給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2.1 循證護理方法
2.1.1 評估病人情況,尋找問題 病人病情急,并發癥多,需解決護理問題較多,如病人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受損并伴隨凝血機制障礙,產后如何預防出血或者感染;病人如若胎兒夭折,如何在心理上進行護理,減輕病人痛苦;在治療用藥過程中需要觀察什么,此類均為我們需要解決的護理問題。
2.1.2 文獻檢索,尋找循證支持 根據提出的護理問題,確定檢索關鍵詞,在Medline、中國知網、萬方以及維普數據庫檢索系統性地尋找國內外有關重度子癇前期護理方面的相關文獻。
2.1.3 文獻分析及評估 對收集到的相關文獻,組織掌握循證護理方法的相關護理人員,采用科學評價方法,對證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及臨床實用性進行評審,確定最為可靠的證據,結合臨床,針對病人實際情況確定最佳護理方案。
2.2 循證護理措施
2.2.1 藥物護理 采用低分子肝素鈣治療重度子癇前期病人,將藥液抽吸到注射器中,注入皮下,劑量為50~85 IU/kg,其中最大劑量不超過5000 IU,1次/d,連續使用5 d后停藥2~3 d,復查凝血功能,無異常情況下繼續使用1個療程,終止妊娠的24 h內停止用藥。用藥后密切觀察病人局部或者全身出血傾向,每次注射前均要評估注射局部及病人全身情況,做好記錄。囑咐病人進行自我檢測,觀察大小便顏色,皮膚、黏膜等有無出血傾向。避免病人使用口服抗凝藥以及影響血小板功能的藥物,避免增加病人出血的危險[4]。
2.2.2 心理護理 重度子癇前期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恐懼、焦慮,對胎兒安全的擔憂,病人入院后護理人員要充分了解母兒狀況以及治療方案,了解病人心理狀態,耐心溝通,解釋病人關注的問題,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用藥的目的、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及需要進行的護理措施等,使病人對疾病本身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幫助其增強自信心,從而更好地配合醫護工作,同時向家屬宣教并爭得家屬同意。
2.2.3 生活護理 囑病人進食高蛋白質、清淡、易消化的低鹽類食物,多進食植物性纖維食物,多吃水果,以防止便秘。上下床活動時緩慢而小心,避免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記錄每日體重、尿量以及飲食量。
2.3 評價指標 對比兩組病人治療前后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并對兩組病人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兒評分情況進行對比。
2.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重復測量資料的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3.1 兩組病人舒張壓及收縮壓比較(表1)
表1 兩組病人舒張壓及收縮壓比較(mmHg,±s)

表1 兩組病人舒張壓及收縮壓比較(mmHg,±s)
注:兩組病人舒張壓、收縮壓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組別 例數 收縮壓 舒張壓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47 187.7 ±9.3 141.8 ±8.1 127.5 ±9.3 96.5 ±4.5 47 187.2 ±8.6 160.4 ±7.8 128.8 ±9.8 113.2 ±7.6對照組
3.2 兩組病人分娩方式、新生兒評分比較(表2)

表2 兩組病人分娩方式、新生兒評分比較(例)
表2顯示,兩組病人分娩方式、新生兒評分對比中,對照組剖宮產率明顯高于觀察組,結果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新生兒評分在6~7分的患兒明顯高于觀察組,結果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 <0.05。
3.3 藥物不良反應 兩組病人治療后24 h內均無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無宮縮以及終止妊娠的情況發生。
循證護理核心是將經驗為基礎的傳統護理模式轉變為以科學知識為依據的現代化護理模式,極大地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以及護理水平。
重度子癇前期病人最為明顯的癥狀是高血壓,病人血壓過高,胎兒尚未成熟,治療需要盡量的延長妊娠時間,治療首先要降低病人血壓,病人血壓過高時,腦部小動脈痙攣,如果血管痙攣時間過長,易導致血管壁缺氧以及營養障礙,血管內膜受損,造成微血管內的血栓而導致病人腦組織缺氧,嚴重高血壓極大地增加了母嬰死亡率[5]。本研究中采用低分子肝素鈣皮下注射治療重度子癇前期病人,皮下注射時間較長,臨床上不需要給予特殊監測,出血可能性相對較小[6],但由于病人為孕婦,皮下注射時一定注意注射深度,注射過深可能會產生深部血腫,注射速度不宜過快,以減輕病人疼痛,拔針后避免棉簽壓迫,更不能對進針點揉搓,否則可能導致毛細血管破裂出血而最終形成局部淤血。本組研究中對兩組病人舒張壓及收縮壓對比中顯示,觀察組、對照組治療后的舒張壓及收縮壓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表明低分子肝素鈣治療重度子癇前期病人的有效性。
此外,重度子癇前期病人病情復雜、變化快、合并癥多,因此需采取有針對性護理措施,針對病人不同病情,通過快速獲取大量現有文獻,進行科學系統評估,并結合資深護理人員的臨床經驗,制定出科學、合理、針對性護理措施[7]。因此,循證護理在治療重度子癇前期病人過程中,相對傳統護理模式更具有科學性、先進性。
總之,循證護理用于低分子肝素鈣治療重度子癇前期病人中效果明顯,有利于母嬰安全,值得臨床推廣。
[1]李春芳,茍文麗,賈 亮.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期待治療時間及妊娠結局[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9,25(4):293-294.
[2]李 力.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對母兒的影響及圍產結局[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9,25(4):245-248.
[3]樂 杰,謝 幸,豐有吉主編.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99-105.
[4]石 昭,徐大斌.低分子肝素鈣皮下注射部位出血的預防措施[J].哈爾濱醫藥,2009,29(2):69.
[5]宋玉霞.子癇前期及子癇圍生兒結局的分析[J].護理研究,2010,24(6C):1652-1653.
[6]喬書花,童重新,劉 琳.低分子肝素鈣治療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的護理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1):64-65.
[7]武 彥,趙紅梅.重度子癇前期及子癇并發HELLP綜合征的循證護理[J].當代護士,2008,10: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