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林
山東省東營市鴻港醫院,山東東營 257091
三級醫院醫療設備管理使用保養方法和對策
李天林
山東省東營市鴻港醫院,山東東營 257091
目的 探討三級醫院醫療設備管理使用保養方法和對策。 方法 總結本院對于超過2 000元的醫療設備的使用保養方法,其中觀察組給予設備管理干預,對照組則按照常規將所有儀器設備分攤給臨床科室,由其進行自主管理維護,出現問題,與設備科聯系,進行維修,比較兩組出現故障后設備科維修成功率和設備科維修的過程。 結果觀察組返修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通過調試設備后恢復使用的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通過更換主要部件恢復使用的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 對于醫院的儀器設備,實施科室與設備科共同管理,一旦發生故障,能有效提高設備科維修成功率并減少設備返廠維修率。
三級醫院;醫療設備;管理;保養
先進的、精密的、智能化的醫療設備是醫院醫療、科研、教學工作不可缺少的儀器設備,大型的、科技含量高的醫療設備已成為醫院等級和醫療水平的一種標志[1]。對于醫療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做好醫療設備的維護保障工作,能節約醫療成本,更好的為祖國醫療事業發展做出貢獻。本研究主要探討三甲醫院中主要醫療設備的管理方法,報道如下:
選擇本院2011年1~12月設備科報告并進行儀器設備維修的記錄125起,并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63起,其中,手術室設備29起,放射科設備21起,檢驗科設備4起,其他科室9起;對照組62起,其中,手術室設備30起,放射科設備18起,檢驗科設備3起,其他科室11起。
觀察組使用本組研究方法,對照組則按照常規將所有儀器設備分攤給臨床科室,由其進行自主管理維護,出現問題,與設備科聯系,進行維修。其中,1~6月設備報修起數為對照組,7~12 月為觀察組,1~6 月實行常規設備管理,7~12 月進行設備管理干預,比較兩組出現故障后設備科維修成功率和設備科維修的過程。
1.3.1 加強培訓,提高業務技能 對于設備科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在崗培訓和繼續教育,除了學校要加強設備維修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以外,醫院要結合相關醫療機構為維修技術人員提供在崗培訓和繼續再教育的機會,鼓勵維修人員參加函授和夜校學習,對于最新引進的醫療設備要定期組織維修人員進行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2]。
1.3.2 建立醫療設備檔案 對每件新進的醫療設備都進行備案造冊,不僅為設備的日常使用提供依據,而且還能為專家對該設備日常工作狀態的評估提供依據,同時也為領導引進新設備提供詳細的論證,包括儀器設備的臨床使用價值、資金的投入、創造的效益等[3]。
1.3.3 定期檢查 設備科維修人員定期認真檢查設備的安全使用情況,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小故障的現場維修,幫助有關科室醫務人員掌握設備的主要性能,建立正確的操作規程[4],本院經驗是對于價格超過1萬元的設備,由科室進行定期維護和保養,對于價格超過10萬元的設備,則有設備科進行統籌管理,并設置專人進行維護,時間上至少要求每月進行維護保養一次,并記錄在案,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1.3.4 維護保養工作三級制度 首先日常保養,主要由使用科室成員進行,針對機器表面的污跡進行保潔,做到防火、防水、防潮,保持設備零件的緊固和潤滑;一級保養,清除機器內部灰塵,清潔電路板腳的氧化層,相關電位器的清潔以及光學醫療設備光路灰塵的清潔,由使用者和工程人員共同完成;二級保養即預防性維修,更換已達到磨損限度的機械部件,抽樣檢查一些性能變差的電子器件(電位器、電容、電阻),作為預防性維修提前更換,主要由工程人員完成[5]。
選擇SPSS 13.0軟件進行,兩組間返修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返修率為3.2%,而對照組返修率為38.7%,觀察組返修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23.952,P=0.005)。見表1。

表1 兩組出現故障后設備科維修成功率[n(%)]
觀察組通過調試設備后恢復使用的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χ2=3.887,P=0.049),而通過更換主要部件恢復使用的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χ2=9.126,P=0.003)。 見表2。

表2 兩組設備科維修過程比較[n(%)]
良好的保養計劃是實施設備保養的前提,是設備全壽命動態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養計劃涉及多方面的實際問題,面臨諸多矛盾[6]。本研究比較本院對于全院設備科發生使用障礙并進行維護的事件63起,并通過對進行設備管理干預后發生的62起設備使用障礙進行維修成功率比較。首先加強設備科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其實際業務技能,并對所有新進的超過2 000元的新設備建立醫療設備檔案,以備及時了解使用情況和為領導提供引進新設備的依據;同時還要求對所有設備按照價格,分責任進行定期的檢查,而且制定三級維護管理制度,進行儀器的管理維護,發現觀察組返修廠家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通過調試設備后恢復使用的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而通過更換主要部件恢復使用的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所以通過本組研究,筆者認為對于醫院的儀器設備,實施科室與設備科應該共同管理,一旦發生故障,能有效提高設備科維修成功率并減少設備返廠維修率。
[1] 蔡林茜.醫療設備管理模式的探討[J].醫學信息,2008,21(4):489-491.
[2]江金達.淺析醫院如何加強醫療設備的維修管理[J].醫學信息,2011,24(7):377.
[3] 孫小立,饒文晶.醫療設備的維護管理[J].醫療裝備,2010,4(2):43-44.
[4]趙建英,吳荻,楊建斌.淺談如何加強醫療設備的管理[J].醫學信息,2010,23(3):28.
[5]陳乙尤,陳冠,茍秦渝.醫院醫療設備維修保養管理模式的探討[J].醫療設備信息,2005,20(5):45-46.
[6]宋天一.醫療設備保養計劃的相關探討[J].中國醫療設備,2010,25(10):73-74.
R197.322
C
1674-4721(2012)07(b)-0176-02
2012-04-12 本文編輯:魏玉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