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祥舉 (臨沂市人民醫院,山東 臨沂 276000)
老年高血壓腦出血98例急診微創手術治療的療效
季祥舉 (臨沂市人民醫院,山東 臨沂 276000)
目的探討急診微創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效果。方法該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98例老年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觀察組,采用微創穿刺血腫液化引流術治療。選擇同期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對照組,進行內科保守療法治療。結果兩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神經功能缺損積分均顯著降低(P<0.05,P<0.01),組間比較也有顯著差異(P<0.01)。觀察組總有效率為73.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1.2%,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05)。兩組術后ADL分級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微創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率高,止血徹底,創傷小,臨床效果優于內科保守療法。
高血壓腦出血;老年;微創;內科
高血壓腦出血(HCH)為老年人多發且病死率、致殘率均很高的腦血管疾病〔1〕,傳統的保守治療方法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微創術目前為治療老年HCH的主要方法,具有不易感染、恢復快、創傷小、密閉性強、費用低廉等優點。我院對收治的HCH患者采取微創治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1月收治182例HCH患者,診斷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的診斷要點〔2〕,同時均經頭顱CT確診。全部患者有高血壓病史,收縮壓160~230 mmHg,舒張壓90~120 mmHg。排除腦梗死。觀察組98例,其中男51例,女47例;年齡60~81〔平均(67.3±8.2)〕歲;基底神經節出血79例,腦葉出血19例,其中35例破入腦室;血腫量20~95 ml,血腫量20~30 ml 43例,30~60 ml 42例,60~95 m l13例;格拉斯哥評分(GCS)9~11分21例,6~8分52例,3~5分25例。對照組84例,其中男43例,女41例;年齡60~78〔平均(66.8±6.5)〕歲;基底神經節出血70例,腦葉出血14例;其中32例破入腦室,血腫量25~100 m l,血腫量25~30 ml 26例,30~60 ml 46例,60~100 m l以上12例;GCS評分9~11分15例,6~8分56例,3~5分13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GCS計分、出血量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清除腦水腫,脫水及其他常規對癥治療。觀察組:根據CT影像確定微創穿刺點,即根據血腫最大層面與顱底層面之間的距離,在該層面血腫最大長軸線與前額的交點為穿刺點,置管深度為穿刺點到血腫中心,穿刺方向為血腫最大長軸線與最大正中矢狀線延長線之夾角。開通骨孔,置入引流導管,尿激酶液化引流。手術后治療同對照組。
1.3 療效評定 總體臨床療效評定〔2〕:基本痊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超過90%,病殘程度為0級;顯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 ~90%,病殘程度為1~3級;好轉: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 ~45%;無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小于18%;死亡:發生在治療前、治療1個月。總有效率=基本痊愈+顯效+好轉。
日常生活能力(ADL)療效評定〔3〕:對患者進行隨訪,在隨訪后3個月進行ADL效果評定。Ⅰ級:患者進行正常生活;Ⅱ級:患者正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復,或生活能夠自理;Ⅲ級:家庭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幫助,拄拐可行走;Ⅳ級:意識恢復,但不能行走,臥床;Ⅴ級:植物狀態生存。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組內比較采用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2.1 兩組神經功能缺損積分比較 兩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較,神經功能缺損積分均顯著降低(P<0.05,P<0.01);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降低更顯著(P<0.01)。見表1。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73.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1.2%,兩組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2.3 兩組術后ADL分級比較 兩組術后ADL分級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3。
表1 兩組神經功能缺損積分比較(±s)

表1 兩組神經功能缺損積分比較(±s)
與治療前比較:1)P<0.05,2)P<0.01;與對照組比較:3)P<0.01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98 41.48±8.27 14.17±6.422)3)對照組 84 40.83±9.31 29.35±8.131)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表3 兩組患者ADL分級比較〔n(%)〕
高血壓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高而不斷升高,年齡多在50~70歲,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HCH發病率為所有腦出血發病率的70%左右,病死率高達50%左右〔4,5〕。高血壓患者長期的病理過程,導致腦組織周圍形成一些小的動腦瘤,當血壓升高時,這些小的動脈瘤突然破裂,最終導致腦出血〔6〕。腦出血患者腦內常有大量水腫形成血腫,壓迫腦組織導致腦細胞死亡破裂,同時釋放出大量對周圍腦組織有害的代謝產物,引發繼發性損害。因此,HCH治療的關鍵是盡早地清除血腫,阻斷腦組織受損導致的自由基增多、炎性介質大量釋放、顱內壓增高的惡性循環,使受損的神經元盡早恢復正常功能,防止或減少腦出血后一系列的繼發性病理變化,挽救生命及爭取部分神經功能恢復〔7〕。
傳統內科治療依賴脫水劑,可緩解水腫對腦組織的壓迫癥狀,但脫水劑對血腫的清除無直接作用,難以及時控制繼續出血,對繼發性的腦水腫效果也是有限的,而且治療后會遺留很嚴重的后遺癥。因此,單純藥物保守治療對血腫難以取得顯著療效。開顱手術相對于保守治療,可以及時清除全部或部分血腫,有效地減少繼發性腦組織損傷,降低顱內壓,但因其為創傷性較大的手術,且術中需要的時間較長,因此高齡和同時伴有嚴重基礎疾病的患者難以承受,且手術損傷也會加重病情,提高了顱內感染、腦組織再出血等并發癥的發生率。如若不能及時進行手術,則意義不大。研究表明,術后超過12 h或更長時間開顱手術與內科治療相比,其神經功能恢復評分及患者臨床病死率沒有顯著差異〔8,9〕。
HCH患者入院后即可通過CT或MRI得到迅速準確的診斷,腦內血腫的位置及體積也可通過立體定向確定,從而可以迅速制定血腫的治療方案,迅速控制血腫的排出。對于腦內深部血腫,常規開顱術難以清除;但是微創手術可以達到深部出血的部位,同時還可以避免再出血。同時,微創引流為低創傷性手術,手術損傷輕微、操作簡便,適用于身體素質相對較差的老年患者,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及其程度。本組研究表明,微創手術可以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臨床總有效率,效果顯著好于保守治療組。
在進行微創手術時,術前要嚴密監控患者的意識狀態,根據患者病情決定手術方案,血腫類型及量也是影響手術成功與否的關鍵,如果出血量大于80 ml,因腦組織原發損害及中腦、腦橋上部繼發損害嚴重,一般預后極差〔10,11〕,易產生并發癥。術后要嚴密監控患者的血壓,血壓如果控制不好則會直接影響手術預后,血壓過低會導致低灌注出現腦血流量下降,血壓過高容易引發再次出血,而且患者的血腫也不應一次清除,一般以血腫的50%~60%為宜,以免過多清除血腫而出現出血部位壓力驟減,誘發再次出血〔12〕。HCH進行微創治療,手術效果受多因素影響,因此要加強術前、術后的手術適應證監控,選擇合適的手術時機及個體化手術方法,從而提高手術成功率。
1 徐鳳科,包金鎖.高血壓腦出血外科治療手術術式的研究進展〔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07;10(12):1352-3.
2 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3.
3 唐桂益,石家慶,吳國財.微創清除術在救治高血壓腦出血中的應用〔J〕.右江醫學,2009;37(2):196-7.
4 曾憲起,勾俊龍.高血壓腦出血發病機理的研究進展及其對外科治療的影響〔J〕.海南醫學,2006;17(8):144-5.
5 王寶華,王永卿.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研究進展〔J〕.山東醫藥,2008;48(28):107-9.
6 廖光查.高血壓性腦出血微創手術治療研究進展〔J〕.微創醫學,2007;2(4):313-5.
7 楊樹源.神經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110.
8 丁 倩.七氟烷預處理對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J〕.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9:66.
9 崔鳳啟,劉國棟,閆立民,等.高血壓腦出血規范化外科治療的探討〔J〕. 北京醫學,2007;29(5):313.
10 Samadani U,RohdeV.A review of stereotaxy and lysis for intraeranial hemorrhage〔J〕.Neurosurg Rev,2009;32(1):15-21.
11 錢 碩,王光弟,魯曉杰.高血壓腦出血術后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相關因素分析〔J〕.江蘇醫藥,2008;34(3):289-91.
12 Mendelow AD,Gregson BA,Fernandes HM,et al.Early surgery versus initial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supratentorial intracerebral haematomas in the international surgical trail in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STICH):a randomised trial〔J〕.Lancet,2005;365(9457):387-97.
R74
A
1005-9202(2012)12-2458-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2.004
季祥舉(1965-),男,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臨床神經外科工作。
〔2011-07-17收稿 2012-02-10修回〕
(編輯 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