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萍 杜奕鵬 朱 磊 姜鳳鳴 李玉娟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麻醉科,吉林 長春 3002)
復方利多卡因乳膏預防老年患者全麻術后尿道刺激的療效
李春萍 杜奕鵬 朱 磊 姜鳳鳴 李玉娟1(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麻醉科,吉林 長春 130021)
目的觀察復方利多卡因乳膏對減輕留置尿管老年患者術后尿道刺激的效果。方法60例需要導尿的老年男性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石蠟潤滑常規導尿;觀察組30例,應用復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導尿管進行導尿。比較兩組患者術前與術后蘇醒期心率及收縮壓的變化、尿道刺激癥狀、躁動評分以及出現肉眼血尿的例數。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術前與術后蘇醒期心率及收縮壓的變化、尿道刺激癥狀、躁動評分及出現肉眼血尿例數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采用復方利多卡因乳膏導尿法可有效減輕留置尿管老年男性患者術后的尿道刺激癥狀,減輕尿道黏膜損傷及疼痛,減少躁動,避免血壓增高和心率增快,明顯提高患者的舒適度。
復方利多卡因乳膏;老年男性;留置尿管;尿道刺激征
導尿術是手術患者術前準備的重要內容之一。由于男性尿道的三個生理彎曲及多數老年男性患者患有前列腺肥大等原因,導尿時易發生尿道痙攣,引起黏膜破損、感染、疼痛等情況,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及精神緊張。同時,全麻患者為了觀察尿量和避免膀胱過度充盈,手術前需要常規行導尿術;但在麻醉蘇醒期大部分患者都難以耐受留置尿管而出現的尿脹、尿痛、尿急等不適感,出現躁動,引起循環系統急劇改變,給麻醉復蘇帶來不利影響。本文采用復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尿管,評價其預防留置導尿老年患者手術后尿道刺激的效果。
1.1 對象 選擇美國麻醉師協會(ASA)Ⅰ~Ⅱ級男性患者60例,年齡60~80歲,術前意識狀態、認知功能及疼痛感覺等無異常,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兩組患者年齡、體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排除患原發性高血壓、心臟疾病、精神疾病及具有肉眼血尿癥狀的泌尿系統疾病的病例。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n=30)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n=30)
組別 年齡(歲) 體重(kg)對照組69.4±7.2 65.3±5.6觀察組68.2±8.6 64.6±5.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入手術室全麻后實施導尿術,按常規導尿術進行消毒、鋪巾。對照組在插入尿管前用石蠟潤滑尿管前端20 cm,然后插入尿管,妥善固定。觀察組在插入尿管前用復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尿管前端20 cm,其余步驟同對照組。兩組均使用一次性16號無菌乳膠導尿管。
1.3 觀察指標 (1)收縮壓及心率的改變:測量并記錄術前與術后蘇醒期兩組患者心率及收縮壓的變化,以術后蘇醒期與術前心率及收縮壓的差值作為檢測指標〔1〕。(2)麻醉蘇醒期兩組患者尿道刺激癥狀的比較:采用尿道刺激癥狀評級標準,0級:完全無不適;l級:輕微不適,但能忍受;2級:中度不適,不能忍受,有尿頻、尿急、尿痛,下腹憋脹感;3級:嚴重不適,不能忍受,有明顯的尿道疼痛,下腹憋脹,且煩躁不安。(3)觀察兩組患者麻醉蘇醒期的躁動情況。采用躁動評分,0分:安靜合作,基本不躁動;1分:有輕度躁動,用言語安慰可改善;2分:躁動,試圖自行拔除導尿管,需要醫護人員制動;3分:激烈掙扎,需多人按住。(4)觀察兩組患者出現肉眼血尿的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
2.1 兩組患者麻醉時間比較 兩組患者麻醉時間〔(97.6±11.4)min vs(98.4±10.7)min〕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術前與術后蘇醒期心率、收縮壓變化差值的比較 觀察組心率及收縮壓差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前與術后蘇醒期心率、收縮壓變化差值的比較(±s,n=30)

表2 兩組患者術前與術后蘇醒期心率、收縮壓變化差值的比較(±s,n=30)
與對照組比較:1)P<0.05
組別 心率改變(次/min) 收縮壓改變(mmHg)對照組19.3±6.4 21.6±5.3觀察組 8.6±6.91) 10.3±6.11)
2.3 兩組患者麻醉蘇醒期尿道刺激癥狀比較 觀察組麻醉蘇醒期尿道刺激癥狀評級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麻醉蘇醒期躁動評分比較 對照組術后躁動評分(2.1±0.3)明顯高于觀察組(0.8±0.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5 兩組患者發生肉眼血尿的情況 對照組有4人發生肉眼血尿,觀察組無患者發生肉眼血尿。

表3 兩組患者麻醉蘇醒期尿道刺激癥狀比較(n,n=30)
全身麻醉術后躁動可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刀口出血、引流管脫落等諸多危害,常見原因有術后鎮痛不足、尿管刺激、麻醉藥物殘余影響等。全身麻醉術后男性患者易出現尿道刺激,加之疼痛及麻醉藥殘余作用下易出現躁動。尿道有豐富的神經支配,副交感和交感神經分布于整個尿道,接受交感神經節前神經傳遞的痛覺、觸覺及溫覺。傳導尿道感覺的傳入纖維在陰部神經麻醉后被阻斷,使麻醉后留置導尿管期間的疼痛不適發生率較低,但大腦皮層對留置導尿的過程毫無記憶,這導致了麻醉蘇醒期對尿管的不適應〔2〕。并且麻醉后會陰部肌肉松弛,易造成尿管插入過深而直接刺激膀胱三角區黏膜,損傷尿道黏膜,進而加重了術后的尿道刺激反應,使患者疼痛感明顯增強〔3〕。相關文獻也證實,麻醉蘇醒后留置導尿引起的疼痛和不適的發生率及癥狀的嚴重程度均比術前實行留置導尿的患者明顯〔4〕。前列腺增生、肥大是老年男性最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也是導尿管進入困難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反復插導尿管可引起尿道括約肌痙攣、尿道阻力增大,更加重了導尿管通過困難及尿道黏膜損傷,使疼痛加劇。同時還能并發尿路感染,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引起患者緊張、焦慮、煩躁,誘發血壓升高、心率加快,這些都不利于手術及患者的康復〔5〕。復方利多卡因乳膏是由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兩種局麻藥混合而成,兩者均為酰胺類局部麻醉藥,利多卡因起效快,丙胺卡因具有維持時間長、毒性作用小等優點。乳膏能穿透黏膜,阻滯尿道黏膜神經末梢,而抑制導尿管的機械刺激,松弛括約肌,解除尿道痙攣。乳膏制劑具有代替石蠟的潤滑作用,且潤滑效果令人滿意。在透皮吸收的麻醉劑中,復方利多卡因的毒性是最低,也是最安全的〔6〕。
本研究顯示,采用復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尿管與常規石蠟涂抹尿管相比,術前與術后蘇醒期心率及收縮壓的變化較小,尿道刺激癥狀發生輕微,躁動發生較少,出現肉眼血尿例數較少。說明采用復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尿管進行導尿,可減少尿管對尿道的刺激癥狀,有效減少全麻病人蘇醒期躁動。因此,采用復方利多卡因乳膏導尿可明顯提高患者的舒適度。
1 張彩蓮.利多卡因膠漿用于男性術前導尿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06;20(22):2986-7.
2 王桂娣,王美芳.婦科手術麻醉前后留置導尿管病人舒適度的比較〔J〕.中華護理雜志,2005;9:705-6.
3 張彥虎,李 嬡,胡晶敏.利多卡因凝膠在手術室麻醉誘導后留置尿管中的應用〔J〕.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09;30(3):33-5.
4 譚曉艷,譚玉玲.手術患者麻醉后留置導尿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06;12(8):697-8.
5 李寶軍,關小宏.老年男性導尿術中利多卡因的應用〔J〕.空軍總醫院學報,2006;22(2):114-5.
6 李陽毓,印春銘.復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局麻手術中應用的臨床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23):5585-6.
R614
A
1005-9202(2012)12-2501-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2.026
1 長春一汽總醫院
姜鳳鳴(1963-),男,副教授,醫學碩士,主要從事泌尿外科臨床與基礎研究。
李春萍(1964-),女,副教授,主要從事老年圍術期臟器保護研究。
〔2011-10-18收稿 2012-01-12修回〕
(編輯 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