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倫 何剪太 張陽德 余 碩 (中南大學衛生部肝膽腸外科研究中心,湖南 長沙 410008)
早期腸內營養對老年食管及賁門癌手術后患者腸通透性的影響
張 倫 何剪太 張陽德 余 碩 (中南大學衛生部肝膽腸外科研究中心,湖南 長沙 410008)
食管;賁門癌;早期腸內營養;腸通透性;內毒素
老年食管、賁門癌患者營養狀況一般較差,術后早期給予營養支持,對預防感染、吻合口瘺有重要作用〔1,2〕。本研究通過比較老年食管癌、賁門癌患者術后給予早期腸內營養(EEN)和全腸外營養(TPN)后腸通透性的變化來觀察EEN對手術后腸通透性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2009年6月至2011年2月我科老年食管癌及賁門癌患者84例,其中男64例、女20例,年齡60~79〔平均(66.4±5.9)〕歲;食管癌57例,賁門癌27例。食管-胃弓下吻合23例,弓上吻合51例,頸部吻合10例。隨機分為EEN組和TPN組各42例,兩組性別、年齡、體重、體質指數(BMI)及疾病種類無顯著差異。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情況比較(n=42)
1.2 腸通透性檢測 兩組分別于術后3、7和14 d口服腸通透性測試液(內含乳果糖2 g,甘露醇1 g),并留取6 h尿液,用液相色譜串聯質譜(LC-MS/MS)法測定尿乳果糖(L)和甘露醇(M)比值。
1.3 血漿內毒素檢測 兩組分別于術后第1、4和8天,清晨抽取空腹靜脈5 ml,采用MB-80微生物動態檢測系統及EKT-5MSet內毒素定量檢測試劑盒,參考值:健康人群10 pg/ml以下,病變觀察期10~20 pg/m l,內毒素血癥大于20 pg/m l。
1.4 營養供給 EEN組經鼻置入十二指腸營養管,于術后3~5 d應用潑尼松龍+利多卡因(安素,每升含蛋白質35.2 g,熱卡1.06 kCal/ml,熱氮比為177∶1),按熱卡每天30 kcal/kg喂養,初次喂養者,初始劑量為半罐/d,2~3 d內逐漸增加至需要量,術后6~7 d過渡到全量安素。安素用溫開水調配成流質,裝于500 m l輸液瓶中經營養管滴入腸道,速度控制在50~70滴/min,根據患者胃腸道反應和吸收情況加以調整。TPN組:術后3 d開始用全量TPN,30%脂肪乳劑,8.5%復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樂凡命),按熱卡每天30 kcal/kg和氨基酸1.5 g/kg輸入,滴速為125 ~150 ml/h。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分析,數據以±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重復測量的單因素方差分析。
2.1 兩組術后L/M值比較 術后第8天兩組L/M比值較第3天均升高,且EEN組低于TPN組,但差異不顯著(P>0.05);術后第14天EEN組L/M比值明顯低于TPN組(P<0.05),而EEN組術后第3、8、14天組內差異不顯著(P>0.05),TPN組術后第3、8、14天組內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L/M值比較(±s,n=42)

表2 兩組術后L/M值比較(±s,n=42)
與TPN組相比:1)P<0.05;與術后第3天相比:2)P<0.05
組別 術后第3天 術后第8天 術后第14天EEN組 0.148±0.231 0.194±0.219 0.164±0.1571)TPN組 0.147±0.126 0.232±0.1782) 0.356±0.2052)
2.2 兩組血漿內毒素水平 兩組血漿內毒素術后第4天較術前1天均有所升高,但差異不顯著(P>0.05);EEN組術后第8天血漿內毒素水平明顯低于TPN組(P<0.05);TPN組血漿內毒素呈逐漸升高趨勢,血漿內毒素術后第8天與第4天和術前1天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血漿內毒素水平比較(±s,n=42,pg/m l)

表3 兩組術后血漿內毒素水平比較(±s,n=42,pg/m l)
與TPN組相比:1)P<0.05;與術前1天相比:2)P<0.05
組別 術前1天 術后第4天 術后第8天EEN組 8.364±4.506 10.893±5.314 7.309±2.5131)TPN組 8.775±5.127 11.124±5.4152) 18.916±7.9202)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 EEN組輕度腹脹6例,腹瀉5例,惡心、嘔吐4例,均可自行緩解。TPN組肝功能異常3例。
老年食管賁門癌患者都存在較長時間的進食障礙,且開胸手術創傷大,常需切斷雙側迷走神經,術后胃腸道正常解剖與功能改變,加之術后禁食、發熱、應激反應、體液及消化液丟失等因素引起機體高分解代謝,常出現負氮平衡及腸黏膜屏障功能紊亂,易出現機體感染和吻合口瘺等并發癥。因而術后及時、合理的營養支持對提高患者對手術的耐受力,降低手術并發癥發生率至關重要〔3〕。
長期使用TPN的老年患者會導致腸屏障功能下降,引起腸源性感染,甚至多器官衰竭。而EEN營養物質經門靜脈系統吸收,更符合生理狀況,進行胃腸內營養時,食物刺激胃腸道相關細胞分泌各種激素,激活腸道神經內分泌軸,調節胃、膽、胰腺分泌,促進胃腸蠕動和黏膜生長,促進胃腸正常菌叢平衡,另外還刺激腸道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活性,增進免疫功能,減少術后感染。因此,對老年患者應首選EEN支持途徑〔4〕。
尿中L/M比值能反映腸黏膜通透性改變和腸黏膜損害。本研究結果提示術后EEN可減輕腸道通透性和腸黏膜屏障功能紊亂。術后血清內毒素檢測可判斷腸黏膜通透性〔5〕,內毒素血癥可使受損腸黏膜屏障功能進一步加重,促進細菌和內毒素繼續進入血循環而導致腸源性感染。本結果表明TPN可引起腸屏障功能減退和細菌移位,內毒素入血循環,而術后EEN可降低循環中內毒素水平,其原因可能是與EEN刺激腸黏膜生長,調節細胞更新有關。
綜上,創傷應激早期腸黏膜通透性會有明顯升高,腸內營養有較好地維護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EEN有助于維持腸屏障結構和功能,降低內毒素血癥。因此,對老年食管、賁門癌手術后患者行EEN可改善患者一般狀況,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1 李 軍,李衛國,秦建偉.食管、賁門癌病人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治療的分析〔J〕.腸外與腸內營養,2007;14(6):365-6.
2 徐洪波,黃和平.食管癌術后早期腸內營養的臨床應用〔J〕.腫瘤,2007;27(10):832-4.
3 林文霖,謝雪茹,李志雄,等.腸內營養在食管、賁門癌術后的臨床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6):855-6.
4 何潔依,謝 勇,李 萍,等.胃癌術后的早期腸內營養支持〔J〕.中國臨床醫學,2004;11(3):374-5.
5 高宗煒,李良彬.腸外和腸內營養對食管癌手術后炎癥反應和腸道通透性的影響〔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0;35(2):319-20.
R571
A
1005-9202(2012)12-2632-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2.095
何剪太(1956-),男,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微創(內鏡)外科研究。
張 倫(1986-),女,碩士,主要從事外科學研究。
〔2011-11-17收稿 2012-03-16修回〕
(編輯 張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