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鳴 賀海燕 劉莉英 呂梅芳 姜偉華
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81例臨床分析
孫曉鳴 賀海燕 劉莉英 呂梅芳 姜偉華
目的分析為皰疹性咽峽炎患兒服用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的效果。方法 2010年9月至2012年2月160例皰疹性咽峽炎患兒來我院門診治療,治療時隨機選擇兩種常用的對癥藥物,81例每日服用3次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為第一組,79例每日服用3次利巴韋林顆粒為第二組,兩組療程均為10d,觀察兩藥的退熱作用和潰瘍修復效果,對比治愈百分數和好轉百分數以分析有效性。結果 第一組的退熱作用較第二組理想(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第一組的潰瘍修復效果較第二組理想(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第一組的治愈百分數和好轉百分數較第二組高(P<0.01),差異性明顯。結論 為皰疹性咽峽炎患兒服用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無藥物不適,效果滿意,預后理想。
皰疹性咽峽炎;蒲地藍消炎口服液
皰疹性咽峽炎的致病因主要為柯薩奇病毒[1],屬于一種呼吸道感染病癥,伴有流行性特點[2],具有好發年齡段,一般為學齡前小兒,病例主要集中于1~4歲,多發病于夏秋季節。在我國該病癥的患兒較多,典型表征為急性發熱[3],伴有咽痛、流涎等現象,皰疹并不集中,一般出現的部位有咽、頰、硬腭,在舌體和齒齦部位也存在病變,甚至可見潰瘍。2010年9月至2012年2月160例皰疹性咽峽炎患兒來我院門診治療,治療時隨機選擇兩種常用的對癥藥物,81例每日服用3次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效果分析見下文。
1.1 一般資料 2010年9月至2012年2月160例皰疹性咽峽炎患兒來我院門診治療,治療時處于發病初期,表征為急性發熱,伴有咽痛、流涎等現象,在咽、頰、硬腭等常見病變部位存在皰疹。治療時隨機選擇兩種常用的對癥藥物,81例每日服用3次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為第一組,79例每日服用3次利巴韋林顆粒為第二組。分組后無差異性資料:第一組33例女,48例男,8例(10.1%)<1周歲,63例(77.8%)>1周歲、<5周歲,10例(12.1%)>5周歲、<7周歲;第二組30例女,49例男,7例(8.9%)<1周歲,58例(73.4%)>1周歲、<5周歲,14例(17.7%)>5周歲、<7周歲。
1.2 方法 第一組每日服用3次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江蘇濟川),小于5周歲每千克5ml(0.5支)/次;大于5周歲每千克10ml(1支)/次。第二組每日服用3次利巴韋林顆粒(四川百利),每千克15mg/次。兩組療程均為10d,觀察兩藥的退熱作用和潰瘍修復效果,對比治愈百分數和好轉百分數以分析有效性。
1.3 效果評價 皰疹全部結痂、無發熱現象為治愈,多數皰疹結痂、溫度降低為好轉;少量皰疹結痂、存在發熱現象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χ2檢驗治愈百分數和好轉百分數,秩和檢驗退熱作用和潰瘍修復效果,分析軟件為SPSS 13.5,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退熱作用和潰瘍修復效果比較 第一組的退熱作用較第二組理想(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第一組的潰瘍修復效果較第二組理想(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退熱作用和潰瘍修復效果比較(例,%)
2.2 治愈百分數和好轉百分數比較 第一組的治愈百分數和好轉百分數較第二組高(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治愈百分數和好轉百分數比較(例,%)
2.3 藥物不適 第一組無藥物不適,第二組2例患兒食欲不振,1例出現皮疹,2例伴有惡心、嘔吐,出現藥物不適的病例占6.3%。
可引發患兒產生皰疹性咽峽炎疾病的病毒有柯薩奇病毒、腸道病毒等,患兒多發病于夏秋季節,主要集中于1~4歲,由于病癥特點為自限性所以無相關后遺癥。臨床治療手段為對癥用藥,目前常應用的藥物為利巴韋林和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利巴韋林具有抗病毒作用,屬于核苷類藥物,為廣譜合成制劑,可抑制多種病毒,其中不僅包括核苷酸為DNA的病毒,也包括核苷酸為RNA的病毒,不過尚無實驗證實此藥對柯薩奇病毒等的作用,因此治療機理還未明確提出。該藥的治療作用一般,本文中第二組58.2%溫度降至正常,35.5%略有下降,6.3%無變化;42.4%潰瘍完全修復,45.5%部分修復,12.1%無變化;治愈百分數為36.7%,好轉百分數為48.1%。此藥伴有多種藥物不適,如頭痛、皮疹、消化系統異常反應等。本文第二組2例患兒食欲不振,1例出現皮疹,2例伴有惡心、嘔吐,出現藥物不適的病例占6.3%。
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屬于一種純中藥提取液[4],原材料中有祛火除濕的黃芩、涼血散熱的板藍根、活血消炎的苦地丁和消腫解毒的蒲公英,具有很強的解毒作用,且清熱效果理想,泄表邪[5]、消淤腫、散濕熱,可根治病癥。大量的藥效學試驗結果表明[2],蒲公英中的有效成分谷甾醇等甾醇類物質可發揮抗炎殺菌、抑制病毒的功效;而板藍根中的有效成分豆甾醇等物質也可發揮殺菌、抑制病毒的功效;黃芩中的有效成分黃芩甙可發揮抗過敏、消炎散熱的功效;苦地丁中的有效成分生物堿可發揮消炎殺菌、止痛的功效。因此,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的抗病毒作用明顯,且能夠快速退熱、修復潰瘍。本文第一組76.5%溫度降至正常,23.5%略有下降;66.2%潰瘍完全修復,33.8%部分修復;治愈百分數為50.6%,好轉百分數為49.4%。分析數據證實,為皰疹性咽峽炎患兒服用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為高效的用藥方案。
[1] 趙新國,孫豐.痰熱清注射液聯合康復新液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的臨床觀察.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9):71-73.
[2] Kung CM,Huang LM,Lee CN.Differences in replication capacity between enterovirus71isolates obtained from patientswith encephalitis and those obtained from patientswith herpangina in Taiwan.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2009,1(5):107-111.
[3] 陸紅華.蒲地藍消炎口服液聯合更昔洛韋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療效觀察.中國醫藥科學,2011,1(8):64-66.
[4] 溫春明.蒲地藍消炎口服液佐治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療效觀察.實用醫技雜志,2011,18(11):55-57.
[5] 李育紅.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治療皰疹性咽峽炎35例療效觀察.中國臨床醫生,2011,39(7):48-50.
215004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藥劑科(孫曉鳴);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高新區醫院兒科(賀海燕 劉莉英 呂梅芳),內科(姜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