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特約記者 梁 子
在非洲紅海邊上的厄立特里亞東南部有一個麥德村,《環球時報》記者一進村就遭遇成片的墳墓,再往里走發現許多人家門口都有石頭圍的圓圈,人們進家門還得繞著圓圈走。“這圓圈是干什么的?”我問。“這是我們的福地。”副村長阿布都·穆罕默德·忽彼特答。我問:“圓圈代表福地,福在哪?”“在家門口畫圓圈,每天就能得到上蒼的保佑。你看,我們會把手、腳、臉洗干凈,脫了鞋進去,在里面做祈禱,祈禱能使我們免受災難。”說著,村長還特意為我演示一番。
麥德村是最早形成阿法爾人居住區的地方,有1300多年的歷史。阿法爾人常年活動在阿法爾三角區(埃塞俄比亞、吉布提、厄立特里亞一帶)。600多年前,一群趕著駱駝的非洲阿法爾人,為了尋找淡水,來到撒哈拉沙漠北部的紅海岸邊并定居。阿布都副村長又把我帶到村東一片空地,這一帶也有許多圓圈地,它們排成一排,全部朝北,這里屬于村里的公共地帶,也是村民們常聚集的地方。在這里我看見正在飄揚的紅旗和人們剛舉行完儀式留下的小刀等東西。我問阿布都:“這里怎么還有紅旗?”他很神秘地說:“紅旗是方向的標志,插旗的方向是麥加。地上扔的小刀,是人們給孩子剃頭用過的。別看這個圓圈,它通著神靈,人們在里面祈禱,有時會顯靈的。”
他還告訴我,這些圓圈還有許多用處。比如,當親人死去,下完葬后,人們會不約而同地聚集在此地,在圓圈里朝著麥加方向跪拜,祈求安拉保佑死者的在天之靈。到了每年死者的祭奠之日,人們也會在此為死者祈禱。同時,死者家人還會在圈外支起一口大鍋,殺山羊,招呼來人喝茶、吃肉,也算是親朋好友聚會的地方。另外,有人患重病的家庭,生孩子的家庭,或遇到災難的人,都可以在此求得上蒼的幫助。只有結婚的新人除外。但是,如果是麥德的男人在外娶了外鄉女人,生了孩子后夫妻必須回來,一定要在這個圓圈里舉行儀式才能保平安,否則災難就會降臨。新生兒滿6個月時,母親要抱著孩子跪在圓圈外,由圈內的親人,在嬰兒的右耳邊割下一撮頭發,放在圓圈內。然后,親朋好友要在旁邊殺羊、吃肉,共同慶祝新生命的到來。
這種圓圈習俗因為沒有外來文化的沖擊,才得以傳承至今。不過據他說,這些年不斷有年輕人離開這里,現在村里只有幾十戶人家,250多人。這些人大多是老人,是他們在延續著這項傳統習俗,這在其他阿法爾人村莊里已經很難看到了。▲
環球時報201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