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政黨,如果單純以黨員工具化為圭臬,將黨員純粹視作馴服的工具,其對黨的發展所帶來的危害將不可小視。實踐證明,黨員為政黨的組織意志乃至領導意志所支配,黨員個人的性格必被磨損。黨員必不能擁有自我的思想、意志,這樣的黨員,其創造性又將從何而來?
黨員工具化盛行的年代,中國共產黨也創造了歷史的奇跡。但是,正如顧準在其文集中所反思的,這種建立在道德理想主義和人格魅力影響下的創造力只能發生在一定的時期、一定的人群中,而不具有普遍性。真正持久的創造性離不開黨員的個性,黨員的創造性需要黨員的個性的成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黨性與個性是必須統一的,因為共性寓于個性之中。黨性如果離開個性,這樣的黨性將無所寄托而又死氣沉沉,并且不能持久。歷史上,有許多這樣的事例,其教訓已經足夠深刻。
如果我是這個家庭的主人,自然負有呵護這個家庭的責任;如果我是這個組織的主人,也就具有對這個組織的責任。責任意識不可以憑空而來,也不可以強加,它是與自己在其中的地位相一致的。
在整體主義支配下,個人還只是對一種集體的決策表示服從,而沒有自己的意志選擇。這樣,人的行為正當與否、合理與否、后果如何,這些問題似乎與己無關,而是集體的事情,他只是服從。如此,個體的責任意識就從集體行為中排除出來了。(摘自《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