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琳琳
針對近日蘋果iPad產品被工商部門調查事件,負責深圳唯冠法律事務的國浩律師事務所馬東曉律師13日向《環球時報》表示,全國范圍已有20余個工商部門展開對商標侵權案的調查,同時唯冠申請了iPad產品在上海的禁售令。
據報道,河北石家莊工商部門已展開行動查封45臺iPad 2,并沒收了相關商戶的銷售紀錄,但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相關產品銷售并沒有受到影響,蘋果官方網站仍把涉及商標侵權的iPad 2作為情人節的主打產品在網上銷售,京東商城等網絡平臺的銷售也未受到影響。
北京工商局宣傳中心的吳松13日告訴《環球時報》,北京目前正在調查這一案件,但是除非商家自愿,工商部門沒有采取強制措施要求下架。另據報道,上海蘇寧電器正在等待蘋果商標侵權案終審結果,假如終審宣布蘋果敗訴,蘇寧可能會下架相關iPad產品。艾瑞咨詢行業研究部分析師由天宇13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蘋果iPad商標侵權案并不會影響到商品目前銷售,但如果訴訟一直不利于蘋果,最壞的結果可能是蘋果公司停止iPad 3在大陸的銷售,iPad中文網官方微博稱iPad 3即將在3月面世。由天宇稱,如果出現這一結果,會導致水貨市場繁榮,但相信蘋果公司可能會通過賠償等其他方式解決這一訴訟,而不會影響未來產品銷售。2000年,唯冠旗下的唯冠臺北公司在多個國家與地區分別注冊了iPad商標。2001年,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又在中國內地注冊了iPad商標的兩種類別。雖然唯冠臺北公司與蘋果就iPad 商標使用達成協議。但唯冠深圳方面表示,中國內地商標權并不包含在協議中,由此產生侵權糾紛。▲
環球時報201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