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志成 王道揚 (天津市產品質量監督檢測技術研究院 天津300384)
淺談修訂企業標準應注意的要點
栗志成 王道揚 (天津市產品質量監督檢測技術研究院 天津300384)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具有潛力、最有前景的部分。提出質量和標準與企業發展密切相關,分析了修訂標準應注意的要點,指出科學的標準化可促使企業可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
企業 標準 質量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提出了“質量強國”戰略,由此一系列的質量振興和發展措施在我國加速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具有潛力、最有前景的部分。科技企業間的貿易有時是跨省界、跨國界的交流與合作。因此必須創造一種“共同語言”,即標準的實用性和統一性。同時,產品標準是產品質量有力的保障。只有企業產品質量的顯著提升,才能逐步實現“質量強國”的戰略目標。
在市場經濟時代,市場競爭引入自由競爭機制,即優勝劣汰,這就需要有序規范的市場競爭機制。這種機制中必須要考慮企業自身的發展、定位等問題,避免惡性競爭、市場斷層,需要自我約束、協調,走共生、共存發展之路;也需要制定遵守規范,提高自身素質,更要有自律行為。因此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僅僅是產品的價值鏈競爭,更具體的是產品標準與產品標準的競爭。凡是產品都涉及質量,而質量與標準是密切相關的。所以說擁有了高標準的產品就更容易擴大市場占有率,高標準的產品可使企業更節約成本,并獲得競爭優勢。采用高標準的企業在質量上的信任度和可靠性會大幅增加,從而使企業拓寬潛在市場。
每個企業發展過程中,都會開發新產品并修訂舊標準,以適應市場經濟需要。修訂標準的一般情況為:新產品或老產品創新后,經小批量投產,產品質量較穩定時,經試制定型鑒定;結構、材料、工藝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有較大差異時。
在修訂定產品標準時,一般都經過科學的論證和試驗驗證,因產品質量是產品標準規定的各項技術指標的總體反映。產品標準一般都會有眾多的技術指標規定,有的產品有幾項,有的產品多達幾十項,這些技術質量指標構成了表述產品質量的有機整體。各項質量技術指標都有它控制產品質量的特定功能和內涵,它們是評價產品質量的基本衡量依據,故要經過論證過程。
在論證某個標準過程中,首先要評價該產品的質量特性,分析其與新舊標準的不同點和創新點。質量特性是制定標準的要素,產品質量特性反映產品的特點,這些特點是區別相似產品的不同點和創新點,應抓住不同點和創新點在標準中加以突出和保護,以保證產品的創新特性。將產品標準中不同點和創新點,轉換為質量技術指標,這也是修訂標準的目的所在。
在修訂標準時,產品標準中的質量指標可分為:
①產品某一項質量技術指標是否是相對獨立的,技術指標之間有沒有內在聯系,如沒有,該項技術指標就稱為獨立性指標。
②產品標準中有一類技術指標標準之間有較強的關聯性。某一項質量指標是否符合產品質量標準,不僅取決于該指標本身在產品中的狀況,更多的是受到其他關聯指標的影響。例如:面粉的白度與面粉中增白劑的種類和添加多少直接相關。這些關聯性指標構成產品標準中的質量組合指標。它們雖然在產品中含量很少,卻對產品質量影響很大,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修訂標準應認真分析研究產品標準各項質量指標的技術意義和關聯性。
在修訂標準時,產品標準一般都有眾多的技術指標規定,但必須注意其技術指標的完整性和代表性。完整性是指標準的內容尤其技術指標不能缺項,產品的技術指標反映產品的特性,產品的特性又反映產品的先進性,故不能缺項。代表性表現該產品標準中的某項指標在具有共性的基礎上是最先進的,具有領先水平,它與創新點是有區別的。創新點是反映該產品在同類產品中所涉及的功能。在編制和修訂企業標準時,其標準結構和編寫規則、制定方法、技術工作程序要符合GB/1.1-2000標準化工作導則要求。一是標準內容表述產品質量的完整性后,還應考慮到產品會造成哪些危害,及需注意的要素;二是充分考慮最新技術的代表性。應將產品標準變為可評價產品質量的基本依據,且具有可操作性。
在修訂標準時,技術指標的確定是經過評價和論證過程的,在該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標準中技術指標采用什么方法和手段能保證實現。能實現就說明具有可操作性,具體的講就是檢驗方法和試驗條件要能滿足技術指標的要求。
在修訂說明的描述中,將編制的必要性講明,修訂標準要將修改的條款講清楚,其目地和意義要一目了然。
要保證產品質量穩定可靠,還需有可靠的管理體系。管理體系的建立是由多種規范制度組成的。企業產品的生產在加工生產和管理等方面都需要有一個完善的標準規范體系,這樣不僅能保證和提升產品的質量,最終還會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益和效率。標準化是指企業的工作標準、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及法律法規等,而標準化是產品質量和安全的一個重要基礎,也是產品和企業提升競爭力的基礎。企業的最終目的是提升生產效益和效率,為保證這一目標實現,生產高標準的產品,企業內部要有可靠的產品質量控制評價機制。其評價機制的建立應有一套規范的內部控制評價標準,同時有效評價標準需統一落實,克服評價人的主觀判斷。如此才能實現企業內部質量標準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效能,降低成本。■
2012-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