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君 (天津市南開區綠化監理所 天津300190)
淺議如何建設生態節約型園林城市
劉曉君 (天津市南開區綠化監理所 天津300190)
從堅持生態優先原則、科學制定園林綠化設計、降低園林綠化成本等方面著手,從園林綠化規劃設計、植物選擇和配置、節土、節水、廢棄物再利用、地被植物的運用及綠色植保等方面闡述了生態節約型園林綠化體系的構建問題。
生態型 園林綠化建設 節約型 趨勢 措施
近年來,隨著城市規模的迅速擴大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由于觀念上和認識上的偏差,使得園林綠化建設中存在著注重視覺形象而忽略環境效益的現象。在一些率先富裕起來的地區,追求豪華奢侈、鋪張浪費的風氣十分盛行,園林綠化建設中攀比斗富之風愈演愈烈。在追新求異、急功近利的建設思想指導下,各種奇花異木飄洋過海,大樹移栽之風屢禁不止。不僅如此,一些違背自然規律的園林綠化手法,如反季節栽種和逆境栽植,追求視覺形象的挖湖堆山,甚至填湖造園等屢見不鮮。不講科學的園林綠化建設,不僅造成寶貴的水土、植物資源的嚴重浪費,而且耗費巨資帶來的是當地景觀特色的嚴重喪失。因此,當前提出建設生態節約型園林綠化的口號,不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及時。綠色植物的減少、污染的增加,引起生態失調,環境質量下降,居住區條件惡化,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不斷對城市進行綠化,可以有效地控制環境污染,改善環境質量。下面淺談幾點個人在對建設生態節約型園林方面的幾點建議:
生態節約型園林的內涵應包含以下4個方面:首先是最大限度地發揮生態效益與環境效益;其次是滿足人們合理的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再次是最大限度地節約自然資源與各種能源,提高資源與能源利用率;最后是以最合理的投入獲得最適宜的綜合效益。那些片面追求生態環境效益而忽視資源與能源消耗的園林,或者片面強調局部環境改善而忽視整體環境惡化的園林,以及片面追求視覺景觀效果而忽視自然演變能力的園林等,都不能稱其為節約型園林。
建設生態節約型園林,首先要從思想觀念上做起,腳踏實地的做好以下4項工作:一是倡導勤儉節約辦實事的工作作風,要在決策者的思想觀念上樹立節儉的意識,從根本上扭轉當前追求豪華奢侈的園林建設指導思想;二是建立健全節約型園林建設的法律法規和管理條例,從法規上和制度上杜絕浪費型園林建設和運營模式;三是在政策上和資金上給予更大的扶持,鼓勵開展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的科研工作與推廣工作,努力吸收國內外先進的觀念和經驗;四是建設生態節約型園林必須以科技為支撐,從規劃、設計、施工、養護等環節入手,制定科學的規劃設計導則和施工養護及運營管理規范,利用各種自然資源與能源。唯有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杜絕資源浪費型或環境破壞型園林綠化模式的盛行,實現園林綠化建設低投入、高產出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和城鎮化速度的加快,城市發展與耕地緊張、水資源短缺、生態系統脆弱等環境承載力矛盾日益突出,成為制約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因素之一。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是實現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園林綠化作為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礎設施,對改善城市的生態起著關鍵作用。建設資源節約型園林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客觀需要,通過重建生態系統,塑造自然空間的資源。節約型園林綠化不是減少園林綠化投入,也不是降低綠化檔次和水平,而是按照生態優先的原則,從技術進步、資源集約利用、規劃設計和改善管理入手,采取一系列措施,發揮城市綠地的綜合生態效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促進節約型綠化的發展。
中國傳統的自然山水式園林以范山模水的景觀類型而著稱,造園受到水、土、石、木等自然資源的巨大限制。因此,當前全國各地普遍存在的不顧當地自然資源條件,一味追求理想化景觀類型,從而改變場地原有的景觀特征,造成外來景觀入侵的建設模式,是中國園林綠化建設普遍資源消耗比較嚴重的主要原因。規劃設計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風格多樣,量力而行”,尊重當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體和生態群落,盡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動植物和微生物,引入植物要與當地特定的生態條件和景觀環境相適應。硬質鋪裝要少而且要使地面水能充分滲透到地下,可加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自身維護能力,還能節約大量的維護費用。因此,建設生態節約型園林,應大力倡導“以植物為主體、水土為要素”的園林建設指導思想。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據當地自然條件和資源特點,充分利用自然能力營造園林綠化。要走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園林綠化之路,徹底改變現有的園林綠化美學觀念,追求樸實自然的園林氣息。
建設節約型園林是一項長期而全面的工作,周期長而涉及面廣是其顯著特點。既要從園林綠化建設的規劃、設計、施工、養護、運營等各個環節抓起,又要有長期堅持不懈的思想準備。同時還應從節約型社會的整體要求出發,考慮資源與能源的合理分配與有效利用,確保生態節約型園林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生態節約型園林的研究和采取的技術措施,主要體現在節地、節土、節水、節能、節材、節力等幾個方面。
①節地型園林。隨著城市土地資源的日益緊缺和用地矛盾的日益加劇,建設節地型園林作為節約型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能夠在緩解人地矛盾,改善小氣候環境,節約資源與能源方面發揮出積極的作用,必將成為我國園林綠化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為此,應大力提倡屋頂花園、墻面綠化、垂直綠化、立體綠化等節地型園林形式,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做到科學規劃、合理使用土地資源,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使有限的土地資源最大程度的發揮園林的生態功能和環境效益。
②節土型園林。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所需要的回填土和種植土,大多來自于山地和農田,大量的園林土方工程勢必對山區和農村的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威脅。那些從視覺效果出發而堆砌的高大土丘,因植物生長困難而需要大量的人工灌溉來維持,不僅帶來高昂的園林綠化建設成本與養護費用,而且造成水土資源的巨大浪費。因此,節土型園林建設應從有利于植物生長、提高生物多樣性水平的設計要求出發,盡量節約利用寶貴的土壤資源,以緩解園林綠化與農林業生產之間的矛盾。
③節水型園林。節水技術措施主要體現在廣泛提倡使用集水技術,推廣采用地面透氣透水性鋪裝。從提高滲水率的角度考慮,應盡量減少鋪裝面積、注重雨水的回收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以及采用微噴、滴灌等節水設施。建設節水型園林應從開源和節流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增加可利用的水源總量,如雨水回收、中水利用等措施;另一方面要減少水資源的消耗。不僅要在水的運輸、灌溉等方面減少損失,如利用地膜覆蓋減少水分蒸發、利用土工布減少水分滲透等,而且要選用耐干旱的植物種類,并將水分送到植物最需要的地方,如微噴、滴灌,在樹木根部盤繞穿孔輸水軟管等。這些技術措施花錢不多,不僅節約了大量的水資源,而且為植物的生長創造了更加適宜的環境。
④節能型園林。近年來,由于大型城市廣場、音樂噴泉和景觀大道等城市形象工程的盛行,造成全國各地在園林綠化建設和運營中的電能的消耗量不斷增加,與經濟發展的矛盾更加尖銳。更有甚者,花哨的夜景照明不是用來突出園林中的景物,而是追求造型奇特的燈具裝飾效果,或者追求亮如白晝的夜景效果。這不僅失去了照明設計的本意和含蓄優美的夜景效果,而且造成經濟和能源的巨大浪費。因此,園林綠化建設中能源消耗問題也應引起我們的關注,并亟待出臺有關城市和園林綠化夜景照明方面的設計規范。
⑤節材型園林。建設節約型園林應以各種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合理利用、循環利用為原則,減少各種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應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和地方工藝,以及環境友好型材料,在降低工程造價的同時改善生態環境,突出園林綠化的地方特色。此外,植物的死干、枯枝、落葉、樹皮等,與其將其大量焚燒或作為生活垃圾處理,造成資源的浪費或環境的破壞,不如將其回收利用,或作為園林綠化的生物性肥料,或作為園林建設的材料,營造獨特的園林景觀。
⑥節力型園林。最后,節約型園林應以便于養護管理作為衡量的標準,要求在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和日常運營中,減少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據統計,在發達國家大約10年的養護費用就相當于園林的建設費用,園林的養護費用已經成為政府的巨大負擔。尤其是在我國,隨著人力資源成本逐漸提高,園林綠化的養護成本也將越來越高,現在若忽視養護管理問題,園林綠化有可能很快成為一些地方政府的難以承受之重,園林綠化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也難以實現。因此,節約人力、便于養護,理應作為節約型園林的考核標準之一。
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要統籌考慮生態、建設、養護、藝術等各方面的關系。生態是一個流動的過程,節約型園林也是一種長期的綜合的過程。建設中的低成本不一定就是節約,綜合考慮建設、養護和生態的長遠的最佳性價比才是最主要的。
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是我國城市發展進程中的一項重要的、長期的任務,我們只有樹立科學發展觀,通過從政府決策到規劃建設管理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園林綠化真正實現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的目標,才能真正實現綠化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總之,園林的生態節約化是要使園林植物在城市環境中合理再生、增加積蓄和持續利用,形成城市生態系統的自然調節能力,起著改善城市環境,維護生態平衡,保證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主導和積極作用。園林、城市、人三者之間只有相互依存、融為一體,才能真正充分滿足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需求。在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以“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建設和節約并舉,發揮綠地生態功能為主、景觀為輔”為城市綠地的建設方針。我們應以節約為目標,以深化改革和科技進步為動力,全面開展生態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
2012-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