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藝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012)
兒童是人類的未來,童書是兒童的精神食糧,童書傳播作為一種文化傳播行為,對兒童更應是一種公益普惠服務行為,它關乎兒童的基本文化權益,關乎中華民族未來的精神塑造,同時具有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重要戰略意義。可是,在我國的童書傳播中,科學挑選、對不同年齡段孩子閱讀的書給以界定等公益性工作尚屬空白;“童書閱讀推薦書目”作為一項極其重要的知識推廣公益事業,僅有“新閱讀研究所”一家,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及公益基金會的支持和資助下,開展了“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的研制工作。〔1〕另外,童書專題公益活動和相關童書傳播公益服務的學術研究少之又少,此類研究成果在“中國知網”上搜索幾乎為零,加上我國童書傳播服務本屬公益的,因公益屬性模糊,所造成的公益傳播機制缺失也就不足為怪了。因此,無論從理論還是從實踐上來說,我國公益性童書傳播機制建設亟待破題展開研究。
兒童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兒童發展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與文明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世紀以來,國務院兩次頒布《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為兒童健康成長創造更加有利的社會環境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確保我國兒童生存、保護、發展的環境和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兒童權利得到進一步保護,兒童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中國兒童發展綱要 (2011-2020年)》 (以下稱發展綱要)明確指出,“未來十年,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兒童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將為兒童健康成長創造更加有利的社會環境,兒童福利將由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的轉變”。發展綱要還指出,“為兒童提供豐富、健康向上的文化產品。政府在增加財政對兒童福利投入的同時,推廣面向兒童的圖書分級制,為不同年齡兒童提供適合其年齡特點的圖書,為兒童家長選擇圖書提供建議和指導。進一步培養兒童閱讀習慣,增加閱讀時間和閱讀量,使90%以上的兒童每年至少閱讀一本圖書。”童書公益性傳播就是要通過童書閱讀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努力把廣大少年兒童培育成為熱愛祖國、追求真理、意志堅強、樂觀向上、關愛他人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童書出版在出版業中業已成為最具活力、最具成長性、最具穩定性的出版版塊。據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有關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出版童書19794種,其中新版12640種,總印數35781萬冊,總定價472792萬元,同比實現全線增長。專家預測,童書出版在未來的幾年內將會達到出版市場份額的1/4到1/6強。另外,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童書出版貿易大國,每年引進童書品種數以萬計,僅2010年引進童書42123種次,39.47萬冊,引進童書的起印數與再版印數遠遠大于世界上其他國家。
我國童書公益性傳播服務活動日漸成為民眾文化生活中的亮點,備受社會關切。譬如2010年民眾文化生活中童書傳播公益服務的亮點有:(一)童書出版產品整體質量良好。2010年少年兒童讀物類圖書單冊合格率99.74%、光盤、盒式音帶平均得分為93.04分,CD類光盤平均得分為92.38分,DVD類光盤平均得分為87.88分,我國少兒讀物類讀物整體質量良好。(二)數字公益閱讀服務發展提速。2010年5月,國家圖書館開通“國家少兒數字圖書館”,通過信息網絡技術,打造網上綠色閱讀平臺,把國家圖書館的少兒公益服務延伸到全國,為少年兒童特別是那些不能親自到國家圖書館來的全國少年兒童提供服務。目前為少兒讀者提供的數字資源總量已達10萬億,讀者遍布國內各省區市以及美、日、韓、法、加拿大等15個國家。(三)童書閱讀公益推廣持續升溫。2010年7月,全國少兒閱讀公益服務論壇在北京舉辦。同月,湖南少兒圖書館主持完成《全國少年兒童閱讀調查報告》。南方分級閱讀推出中國兒童分級閱讀標準,并且在京舉行了第二屆中國兒童分級閱讀研討會。〔3〕
目前,我國有2850個圖書館、3223個文化館和38736個文化站參與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已覆蓋75%的行政村,農家書屋已覆蓋全國一半行政村,全國絕大部分公共圖書館實現了免費開放。
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的已經開局,我們應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把握文化改革發展的歷史機遇,應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強化圖書館的公共服務職能的推進力度和落實程度,以推廣、推薦、推送三大公益性傳播為擴散路徑,在建立以政府“國家推動”為主導的,以公益性文化單位、社會非營利機構專業服務為輔助的基礎上,吸納關心下一代社會力量,搭建起童書傳播與童書閱讀的公益服務平臺,形成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童書傳播服務長效機制。
“國家推動”是優秀童書公益推廣最有力的“第一推動”。首先,要統一思想。童書是少年兒童的精神食糧,童書傳播是當代社會文化事業中一個重要而又特殊的構成部分,也是當代兒童社會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政府和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單位應在實施兒童圖書分級制方面形成共識,大力推廣經圖書分級出版的各種優秀童書,推動少年兒童人均讀書量的增長,讓少年兒童獲得對生命、世界的美好認知,讓少年兒童的人性更加完善豐盈,思維更加舒展,幫助少年兒童成為有創見、善于思考、更富理性,更完善的個體;其次,建立機構。童書公益性傳播服務是群眾期盼已久的大事,政府應針對童書出版傳播渠道有系無統、不夠完整等問題,設立一個相應的協調管理機構,協調、指引、整合多領域社會關系,對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單位傳播公益服務,所涉及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中的共同宗旨、機制、規則、責任、技術和監管體制等問題作出總體安排,編制童書公益性傳播服務發展規劃,建立國家基礎書目 (童書閱讀推薦書目)相應的公益傳播規章制度,積極支持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單位開展“童書閱讀推薦書目”公益傳播的研究和推廣工作,使童書公益性傳播逐步走上正規化、法制化軌道;第三,整合資源。公共管理理論中有這樣一句名言:“政府的責任不是提供公共服務,而是確保公共服務被提供。”〔4〕政府應在推廣全民閱讀中切實突出少年兒童主體地位,組織聚合圖書館、社會非營利機構和童書出版傳播責任主體,明確覆蓋和推送范圍,逐步構建起覆蓋全國、資源豐富、服務快捷、技術先進、穩定可靠的分級分布式的優秀童書推廣、推薦、推送三大公益性傳播平臺,著力為少年兒童閱讀服務作出更大的貢獻。
“童書閱讀推薦書目”是一項極其重要的知識推廣公益事業。國外,一些政府或教育文化部門很重視這項工作,如美國的“CBC童書委員會”作為全國性非營利童書出版者的研究聯盟,他們組織專家學者每年向社會推薦多種不同性質的書單。其中,CBC與國家科學教師協會合作負責給學前兒童到中學生,推薦年度最佳科學書;CBC與國家社會研究委員會合作負責給少年兒童,推薦年度最佳社會研究書籍等。〔5〕他們的公益服務方式很多,如故事會、書話會、讀書討論會、暑期讀書活動、作家見面會、競賽、展覽、表演、參考咨詢、閱讀推薦、家庭作業輔導、擇業咨詢和針對父母的信息服務,一般都是免費提供的。在我國,這項工作起步較晚,但出版傳播的專家學者也在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優秀童書推薦書目研究工作。如“新閱讀研究所”已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及公益基金會的支持和資助下,開展了“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的研制工作,從網上征集意見以及學校試讀的情況看,該項工作受到了廣大讀者包括學生家長及學校師生的普遍支持。自2004年以來,新聞出版總署先后8次向社會公布百種適合廣大青少年閱讀的優秀圖書 (含童書),迄今已推薦圖書共計800種,深受青少年喜愛。
營造專家學者公益性優秀童書推薦氛圍是傳播擴散的有效路徑。當下,現有的社會閱讀推薦活動雖然隸屬于不同的行政系統,但牽頭機構仍應堅持“全民閱讀、兒童優先”原則,如中國圖書館學會科普與閱讀指導委員會開展的多種學術交流活動,農家書屋推薦書目和知識工程——中華讀書書目推薦等活動,應當優先開展優秀童書公益推薦服務活動:
(1)要在社會閱讀推薦活動中專門增添優秀童書閱讀書目的同時,新增獨立的童書閱讀推薦書目公益活動,并優先籌劃、優先安排和開展形式多樣的童書閱讀公益推薦活動;
(2)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單位應以專家學者權威推薦為導向,政府設立“扶持童書傳播發展獎補資金”,以其良好的公信力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向全社會穩定地、持久地、制度化地專門發布優秀童書推薦閱讀書目,大力營造優秀童書推薦閱讀社會氛圍。
(3)開展童書閱讀推薦書目公益活動時,圖書館、幼兒園、少兒團體、文化中心、媒體機構等,應優勢互補,可以共同開展論壇講座、會展活動推薦導讀方式,可以是報紙雜志、書刊繪畫多種媒體推薦導讀方式,可以是廣播電視、音樂舞蹈推薦與書評結合方式,也可以是網絡新媒體推薦導讀等方式,力爭最大限度地增強趣味性、科學性和吸引力。
(4)負有社會責任的傳媒形式(含圖書館),在優秀童書閱讀推薦過程中,特別要注意閱讀推薦工作的多樣性(運用多種傳播手段)、層次性(針對不同讀者群)、趣味性和藝術性(吸引小讀者),正如余秋雨教授所講,必須感性,不要過多的理性,即使有理性的成分,也讓它感性化。〔6〕
推送優秀童書是推廣、推薦、推送三大公益性傳播擴散途徑中極為重要的環節。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單位盡管具有推送優秀童書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但由于專家學者權威推薦的童書,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推送到小讀者手上,量大面廣,難度是非常大的,而在美國80%的少兒圖書是由圖書館買入供小讀者閱讀的。在此過程中,政府要充分發揮項目補貼、定向資助、貸款貼息、稅收減免等政策措施的作用,調動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單位積極性,組織關心下一代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市場運作,創新童書公益推送服務模式,形成良性互動。
創新童書公益推送服務模式關鍵是要與小讀者的閱讀需求形成互動。雖然我國不同地區存在不同的童書公益推送服務模式,但創新童書公益推送服務模式是其面臨的共同任務。當前,我國童書公益推送服務模式創新主要應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動員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單位、社會非營利機構和關心下一代社會群體,積極參與優秀童書的推送服務活動,增強推送公益隊伍活力,拓寬推送公益資金渠道,加大推送公益資金投入,建立完善城鄉公益推送服務網絡。其次,公共圖書場館是童書公益傳播的主要服務載體,童書公益推送服務要迅速改善我國少兒圖書館數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的狀況,進一步增加社區圖書館和農村流動圖書館數量,并在公共圖書館開設兒童閱覽室或圖書角,有條件的縣 (市、區)興建一批兒童圖書館,使推送公益服務活動的童書有供兒童閱覽的公共場所,以滿足少年兒童及其家長就近、經常閱讀的需求。第三,要發動和鼓勵社會民眾積極參與公益性捐書送書活動,為少兒圖書館、“農家書屋”、社區圖書館、兒童福利機構推送公益服務一定數量的優秀童書,使遠離城市的小朋友、孤兒和殘疾兒童也能真正享受到平等的圖書與信息服務。第四,面對網絡時代的童書網絡傳播、閱讀的巨大變化,要在圖書館、公益性文化場所和少年兒童活動場所建設公共電子閱覽室,為少年兒童提供公益性上網服務,進一步激發少年兒童的閱讀興趣,滿足少年兒童的閱讀需求,提高童書公益性傳播的現代化水平。社區公益性互聯網上網服務設施,要對少年兒童免費或優惠開放,共同推動優秀童書閱讀在網絡傳播發展中的實施。
在以推廣、推薦、推送三大公益性童書傳播為擴散路徑,建立完善圖書館童書公益性傳播機制時,面對的是當前我國現階段公益條件尚不完全成熟、不可能實行普惠式的“全覆蓋”的現實挑戰,正確處理好兩大關系顯得尤為重要。
3.1 正確處理公益性服務與普惠性服務的關系,在“促發展”上實現新突破。公益是指有關社會公眾的福祉和利益,“公共性”、“全民性”和“保障基本人權”的需要,都是屬于基礎類的公益服務,需要政府重點承擔其責任。圖書館童書的推廣、推薦、推送傳播活動作為一項公益事業,它應具有服務活動的公共性、活動主體的國家性、活動開展的非營利性、價值目標的公平性等,而在我國現階段,要做到完完全全公益的條件尚不成熟、不可能實行普惠式的“全覆蓋”。因此,要正確處理好公益性服務與普惠性服務的關系,公益無償服務能做到的要堅持做好、做到位;暫時只能是普惠性服務的,應有針對性地出臺不同的資助政策,用于減免收費、提供特殊困難補助等。與此同時,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單位要充分吸納非營利機構、關心下一代社會力量,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優秀童書的推廣、推薦、推送公益服務,在“促發展”上實現新突破。
3.2 正確處理體制機制創新與社會責任的關系,在“可持續”上實現新突破。童書傳播的推廣、推薦、推送公益服務,作為輔助國家發展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的體制機制創新,在提倡可持續發展的今天,由于原有行政主導的文化管理體制并未徹底改變,管理權限分散的問題并未根本解決,童書傳播刻意追求經濟利益的行為無時無刻不想伺機露頭,童書公益性傳播服務仍然存在種種不確定性因素。因此應特別強調正確處理好體制機制創新與社會責任的關系,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單位不能人為地阻隔文化傳播,要突出公益屬性,堅守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不能以犧牲社會效益換取所謂經濟效益,不能以損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代價換取所謂經濟效益。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單位一定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樹立社會責任理念,提高關愛兒童、幫助兒童在讀書中成長的社會責任感,進一步開拓公益服務路徑、創新公益服務形式、延伸公益服務內容,在“可持續”上實現新突破。
1.陳敏捷.推廣閱讀、更新少兒圖書服務理念與實踐.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21
2.李大壘,仲偉周.基于公共物品視角的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分析.圖書館建設.,2009(2):4 -6
3.于良芝.探索公共圖書館使命:英美歷程借鑒.圖書館,2006(5):19-20
4.吳建中.21世紀圖書館新論.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208
5.張瑋.美國信息公開中的政府機構與圖書館.北京:圖書館建設,2009(1):11-13
6.譚可可.我國公共信息傳播推動新媒體創新發展研究.圖書館,2009(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