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新毅
(作者: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政秘處主任)
公安部制定的《基層公安機關思想政治工作規范》第二十七條明確規定:基層公安機關思想政治工作實行一崗雙責制。何謂“一崗雙責”,“一崗”是指公安機關各級領導干部職務對應的崗位,“雙責”是指各級領導干部對所在崗位既履行業務工作職責,又履行隊伍管理的職責。簡言之,“業務工作延伸到哪里,隊伍建設就覆蓋到那里”就是“一崗雙責”的主要內涵?!耙粛忞p責”的核心是抓好業務工作和隊伍建設的責任落實,實現責、權、利的有機統一。
(一)嚴格落實領導干部責任制。明確責任是落實任務的重要保障,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制度,必須做到事有專管之人、人有專管之責?!耙粛忞p責”責任制的主體是各級領導干部。分管領導對直接管理的民警負有直接領導責任,分管領導的上級領導同時負有領導責任。同時,要對行政干部“一崗雙責”和政工干部“專崗主責”進行界定。明確規定各單位“一把手”對本單位、部門的隊伍建設負總責,有抓業務工作和抓隊伍建設的雙重責任;分管政工的領導負有抓思想政治工作和隊伍建設的主管責任。
(二)嚴格落實隊伍管理責任制。要緊密圍繞業務工作制定隊伍管理責任制,形成“不抓隊伍是失職,不會抓隊伍是不稱職”的共識,切實解決隊伍建設工作“講起來重要,抓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問題,做到隊伍建設與業務工作同規劃、同部署、同實施、同推進,實現“目標同向、工作同步、推進同頻”。
(三)嚴格落實戰時思想政治工作責任制。戰時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檢驗“一崗雙責”落實成效的“放大鏡”,又是推動業務工作完成的“助推器”。近年來,深圳交警參與了汶川抗震救災、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安保等警務活動和“清網行動”、“三打兩建”等專項工作,實踐表明,抓好民警戰時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機關順利完成各項重大警務活動的根本保證,是在承擔急難險重任務中考察干部、發現干部、培養干部的有效途徑,是檢驗一個單位隊伍建設和業務工作是否“過得硬、打得贏”的重要標志。
(四)嚴格落實基層基礎工作責任制?;鶎庸ぷ魇钦麄€公安工作的基礎和基石,基層所隊是公安機關組成的基本細胞和基本單元,也是落實“一崗雙責”制度的重點和難點。抓好“一崗雙責”制度的落實,必須從政策、制度、機制上建立“促進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流、干部從基層出”的正確工作導向,鼓勵民警扎根基層,融入群眾,為民奉獻,建功立業,為整個公安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嚴格落實紀律追究責任制。實行“一崗雙責”,關鍵要使責、權、利有機地統一起來,進行嚴格考核,兌現獎懲措施。要建立完善的目標管理指標體系,這個指標體系不僅要有各項業務工作的硬指標,也要有隊伍建設的軟指標。要以鐵的手腕,執行鐵的紀律,堅決清除害群之馬,純潔公安隊伍,從而切實發揮各項制度應有的作用。
(一)隊伍建設和業務工作是辯證統一的關系。隊伍建設和業務工作一樣,都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不可偏廢。就整個公安工作而言,隊伍建設為業務工作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有力的人才支撐,業務工作為隊伍建設提供廣闊的發展平臺和堅實的物質基礎。簡言之,隊伍建設要把業務工作當做自己的物質武器,業務工作要把隊伍建設當做自己的精神武器,這也是抓好“一崗雙責”的現實要求和邏輯起點。
(二)業務工作完成的好壞是隊伍建設的“晴雨表”。隊伍建設是一切公安工作的根本和保障,與業務工作相比,更具長期性、復雜性和內涵性,一般很難準確地對隊伍建設狀況作出前瞻性、預警性的判斷,等到一些傾向凝結成問題暴露出來,又錯過了采取措施的最佳時機,所以需要充分利用業務工作這一“晴雨表”,及時、準確地找出隊伍建設的薄弱環節,為更好地完成各項工作提供堅強的保障。
(三)隊伍建設與業務建設具有同步性和等價性。我們常說,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我們的主觀世界。這說明人的主觀世界,必須是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來進行、來完成的。在實戰層面,抓隊伍等于同時在抓業務,任何業務工作都需“人”去完成,業務干部必須帶著隊伍搞業務,抓工作進度的實質就是抓“人”的積極性和投入方式;反之,抓業務工作也等同于在抓隊伍建設。
(一)一把手與第一責任人的關系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黨委(黨組)一把手是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責任人”。對各級“一把手”來講,履行和肩負起公安機關政治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是黨的要求、不容含糊、不容推卸;也對過去少數同志存在的政委、教導員等政工干部是抓好隊伍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誤讀、誤解、誤認,在法定依據上作出了糾正與澄清?!耙话咽帧比绾吻袑崜纹痍犖榻ㄔO第一責任人的重任,一是找準“位”當好引領者。職務的本質是責任,一把手勇于負責就是應主動承擔決策帶來的結果,包括好的結果和壞的結果。反之,遇事攬功諉過,見榮譽搶著上,見失誤急著推,這樣的一把手是不會有權威和凝聚力的。二是要尋求“實”當好踐行者。隊伍建設和業務工作需要強有力的領導、強有力的執行與強有力的貫徹,對于“一把手”而言,重在立足實戰、講究實際、務求實效。三是講究“嚴”當好監督者。要牢固樹立“發現問題是水平,敢抓敢管是能力,嚴格查處是政績,回避護短是失職”的治警理念,對不重落實的人和事,要監督到位,當面問責,毫不避諱,絕不輕視,以有力的監督確保隊伍建設各項任務剛性落實。
(二)集體與個體的關系
良好的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是群體向心力、凝聚力、戰斗力的凸現,是完成各項業務工作的基礎。在處理集體和個體的關系中,既重局部、更重全局,既謀一域、更謀全局,始終做到個體服從集體,局部服從全局,整體發展兼顧個體,全局發展考慮局部,形成同心協作、共求發展的良性互動格局。一是決策不能搞“一言堂”。決策權是領導者的一項重要權力,不堅持民主就容易被濫用。“一言堂”是決策權濫用的前兆、決策失誤的一大前因。其決策實施的后果,往往損失嚴重,貽害無窮。二是指導不能搞“瞎指揮”。給予正確指導是領導干部開展工作的一項重要方法。有的人沒摸清情況就指手畫腳,亂說一氣;有的人全憑個人一時好惡,不尊重常識、科學與規律;有的人剛愎自用,未聽別人的意見便“就這么定了”。如此不但不能汲取集體的智慧,還讓人喪失干事創業的心氣。三是團結不能搞“小圈子”。領導干部要團結共事,首先要有容人的雅量、坦誠的氣度、聞過則喜的胸襟。但團結并不是“小團伙”、“小圈子”式的團結,“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三)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的關系
立足當前和著眼長遠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關系。沒有立足當前的厚重累積,就沒有著眼長遠的可持續發展;同樣,沒有著眼長遠的統籌謀劃,就沒有立足當前的現實利益。處理好當前目標與長遠發展的關系,要在“四個突破”上下工夫:一是能力建設的突破。加強各級班子的建設,重點提高各級領導干部駕馭復雜局勢、科學管理帶好隊伍、秉公用權拒腐防變、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四個方面的能力。二是制度創新的突破。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完善干部競爭上崗、公開選拔、民警末位培訓、違規淘汰等制度,使干部“能上能下”、民警“能進能出”。三是規范管理的突破。提高隊伍正規化建設水平,持之以恒地抓好各項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健全執勤執法工作規范,樹立公安隊伍良好的職業風范。四是形象提升的突破。加強警察公共關系建設,深入開展人民滿意創建活動,積極做好先進典型選樹工作,建立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大張旗鼓地宣傳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爭取人民群眾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四)務虛與務實的關系
“虛”與“實”是相對的,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切實把無形的東西轉化成有形的、具體的東西,自然就“實”。隊伍建設只局限于學習教育,自然就“虛”。如把其內容細化、具體化、可操作化,形成一個集政治教育、理論學習、專題活動、經常性教育等內容于一體的體系,就會讓大家感覺到有得抓、可以抓、能抓出“實”效。一是在隊伍建設的內容上突出針對性。立足抓早、抓小,做到個性問題個別解決,共性問題集中解決,嚴重問題重點解決,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二是在隊伍建設的形式上突出實效性。抓隊伍管理要真抓實干,切忌“過得去”。必須圍繞新形勢、新情況,不斷研究新的工作方法、方式,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項“軟任務”變成“硬指標”,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實、做細、做深、做活。三是在隊伍建設的載體上突出多樣性。隊伍建設只有靈活運用載體,不斷創新載體,才能增強說服力和感染力。近年來,通過“深圳交警”新浪微博、民意直通車、交警開放日、警隊核心價值觀等平臺,進一步密切了警民關系;通過建立深圳交警政工網站,進一步擴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覆蓋面;通過設立“政工服務室”,高效高質地為民警提供了“一站式服務”等等,提高了隊伍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五)做人與做事的關系
做人、做事是互為關聯、互相促進的關系?!吧仙迫羲?,厚德載物”,這一耳熟能詳的訓言,道出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以深厚的德澤育人載物、做人做事的真諦,同時也道出了欲先成事、必先做人的真理。關于做人的問題:一是要做政治忠誠的人。忠誠是我們這支隊伍永遠不變的魂魄,是警察價值體系的核心內容。只有真正把政治堅定、對黨忠誠銘刻在每名民警的靈魂之中,熔鑄在公安民警的血脈之中,才能經受住各種風浪的考驗。二是要做執法公正的人。公正執法、嚴格執法、文明執法也是對我們交警的本質要求。無論是辦理刑事案件、行政案件,調處化解矛盾糾紛,還是開展路面執勤執法,窗口服務,都要不偏不倚、公平公正、秉公而斷。讓人民群眾通過交警的每一項執法活動,感受到執法的權威和尊嚴,感受到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和溫暖。三是要做廉潔自律的人。任何人底線的垮塌,都是從貪欲開始,貪心一起,欲壑難填,墮落難止。戒貪欲,方可以長公心、存大局,無所畏懼、安定世間。關于做事的問題:一是要有激情。特別是對警察而言,在各種困難和矛盾面前,要不氣餒,不退縮,不言敗,愈挫愈堅、愈挫愈勇。時刻保持爭創一流的志氣、百折不撓的勇氣和奮力開拓的銳氣。二是要有作為。要切實轉變傳統說教的政治思想教育方式,講好大道理,講實小道理,確保政治思想教育入耳、入腦、入心。三是要有形象。形象源于對民警的真情,形象源于潛移默化的柔性。民警向“三長”看齊,副職向正職看齊,基層向機關看齊,只有人人當好標桿,才能形成一級帶一級,一級抓一級,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干給一級看的良好局面。
(六)從嚴治警與從優待警的關系
從嚴治警是公安隊伍建設鐵的紀律的必然要求和內在自覺,是立警之本,而從優待警是治警之根。兩者之間是相互依存、互融互進的關系,是物質利益和精神動力融合互補的關系。一是從嚴治警,強調一個“嚴”字。如從嚴的法律約束機制,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從嚴的紀律約束機制,即規章制度的剛性規定;從嚴的道德約束機制,即社會和群眾的監督管理;從嚴的責任約束機制,即責任追究的嚴肅性和嚴厲性。二是從優待警,重在一個“優”字。如關心民警進步成長,拓展民警職業發展空間;注重科學用警,確保隊伍張弛有度、勞逸結合;強化教育訓練,著力提高廣大民警的自我防護意識和克敵制勝本領;創新群眾性警體活動載體,引導他們養成健康良好的工作生活習慣等等。
(七)形式與內容的關系
一是抓住求真務實這個根本。堅持求真務實,既要在“求真”上下工夫,更要在“務實”上做文章,有些領導熱衷于做表面文章,過分強調形式,不按客觀規律辦事,急于求成;有些領導一切從本本出發,對下情若明若暗,接“地氣”不夠;有的單位文山會海,靠文件指導工作,靠會議抓落實,民警感到枯燥、乏味。凡此種種,雖然不是主流,但如果不重視、不警惕,其消極影響和后果不可低估。二是要抓住開拓創新這個靈魂。開拓進取,就是要求沖破落后的傳統觀念和主觀偏見的束縛,奮發有為,主動“想干”;要敢于創新,大膽“敢干”;要爭先創優,提速“快干”。凝心聚力,開拓創新,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一崗雙責”的內在聯系、本質和規律,努力開創公安工作新局面。
(八)先進與后進的關系
公安工作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先進、一手幫落后。如果說先進典型代表了一個隊伍的旗幟和標桿,那么,后進人物則決定了一個團隊的整體實力,這就是“木桶效益”。從公安工作的穩定、發展出發,幫扶后進顯得更為緊迫、尤為必要。在開展后進民警轉化工作中,有三種情況需要克服:一是冷眼相向,惡語相加;二是放任自流,不管不問;三是方法簡單,急于求成。做后進民警的思想工作,關鍵是一個“誠”字。要敞開心扉、以誠相見,真心實意、以誠相待。積極培養選樹先進典型工作中,要在“新、小、優”方面下工夫:一是選擇典型突出“新”,選擇的典型充分體現時代感,具有較強的鮮活度;二是挖掘典型突出“小”,堅持“唯賢是舉”的原則,發現、挖掘平凡崗位上的“無名英雄”,對那些堅持數年辦小事、得民心,做好事、樹形象的民警,要予以及時宣傳,并納入培養日程;三是運用典型突出“優”,可采取“抓住一個閃光點、挖掘一條事跡鏈、弘揚一個精神面”的方法,爭得社會公眾對公安典型的了解認同,變“個體效應”為“群體效應”,增強典型的親和力和感染力。
(九)結果與過程的關系
在隊伍建設和公安工作中,隊伍建設就是過程管理,而實現公安工作又好又快發展就是結果。抓好隊伍建設“貴在經常、難在經常,成績出在經常、問題出在不經常”。一是置于優先地位,解決被輕視的問題。解決被輕視的問題要做到“三優先”:對負責隊伍管理工作的專職人員和活動經費要優先保障,對隊伍建設工作要放在一票否決的位置優先考核,對隊伍建設成效顯著的單位和集體要優先獎勵。二是務必持之以恒,解決不經常出現的問題。解決不經常的問題要做到“三用”:用制度保障經常,用考核促進經常,用追責鞭策經常。三是注重解決問題,解決無實效的問題。解決無實效的問題要做到“三要”:要及時,要有的放矢,要深入。
(十)繼承和創新的關系
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系,應立足于“繼承”,著力于“創新”。一是注重在繼承中實現創新:要繼承以往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特別是對那些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適應新形勢的好傳統、好做法要大膽繼承發揚。如:創新從優待警的經驗,創新警隊核心價值觀實踐的經驗,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經驗,一把手、一班人抓隊伍的經驗,“一崗雙責”的經驗等等,并提煉形成更具操作性和規范性的長效機制,使之成為具有深圳交警特色的知名品牌。二是注重在創新中不斷完善。時刻保持創新的“原動力”,下大力氣破解體制不順暢、機制不健全、素質不過硬等障礙性問題,努力使隊伍建設工作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三是注重在完善中狠抓落實。要堅持從隊伍建設的實際出發,精心組織,科學謀劃,使隊伍建設真正在狠抓落實中積累新經驗,在務實創新中形成新亮點,實現體制更加順暢、機制更加健全、素質更加提升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