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是華夏文明的重要載體,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是歷史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產,同時也因其不可再生而彌足珍貴。為更好地了解我國現存古籍的保護狀況、加強對古籍的保護和管理,我國于2007年正式啟動“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古籍普查作為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的基礎性工作,是古籍搶救、保護與利用工作的重要環節,其目的是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級圖書館、博物館等單位及民間所藏古籍情況,對登記的古籍進行詳細清點和編目整理,建立中華古籍綜合信息數據庫,形成《中華古籍總目》,以便國家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古籍保護工作,加強對古籍的管理,促進對古籍資源的利用。
5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大力支持下,在文化部的統一部署下,全國范圍內古籍普查工作積極開展、成效顯著。2012年,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將深入開展古籍存藏與保護現狀調查,充分發揮“古籍普查平臺”的作用,逐步建立國家古籍登記制度,致力于海外中華文獻典籍合作保護,推動古籍保護工作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