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全國圖書館學情報學精選文摘(第42輯)

2012-02-15 22:23:08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12年7期
關鍵詞:圖書館信息研究

?總 論?

AELISC 2829-42-12(7)出版物樣本繳送立法的必要性及制度設計/ 鄧茜(國家圖書館研究院)等// 國家圖書館學刊,2011,(4):3-8.

出版物樣本繳送制度是指出版單位及其他相關單位,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向指定的保存單位繳送各類型出版物的制度?,F行出版物樣本繳送制度存在以下問題:(1)圖書館受繳出版物樣本繳送率和繳全率偏低和出版社拒繳、漏繳問題等實踐中執行不理想;(2)現有立法的效力層次偏低,強制力和約束力有限;現有規定過于分散,缺乏統一的規范;現行規定落后于出版行業的發展;重要規定被廢止,立法銜接存在偏差等現行出版物樣本繳送制度的不足。出版物樣本繳送立法應該選擇適宜的立法模式,整合調整對象,適度擴大繳送范圍,建立多元化的繳送模式,完善歸責體系。(閔星星)

AELISC 2830-42-12(7)基于作者同被引分析的我國圖書情報學知識結構及其演變研究/ 馬瑞敏(山西大學管理學院,省部共建工作研究中心);倪超群(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圖書情報學院)//中國圖書館學報,2011(6):17-26.

本文嘗試提出一種新的領域知識圖譜構建方法,在此基礎上利用CSSCI 分時段進行我國圖情學知識結構研究。研究表明,1998-2007年這一總時段內圖情學的研究主要包括文獻計量、科學計量與信息計量、情報學基本理論與方法、競爭情報、網絡信息組織、檢索與服務、知識產權、知識管理與信息資源管理、數字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目錄學、信息標引與檢索、圖書館學基本理論在內的11個方向,并在此基礎上將其分別與1998-2002年、2003-2007年兩個時段的研究方向做了比較。(楊 蕾)

AELISC 2831-42-12(7)科學家合作網絡中的社區發現/苗蕊1,2,劉魯1,(1.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東北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情報學報,2011(12):1302-1311.

科學研究難度的增大、課題涉及學科領域的增多以及科學技術全球化的趨勢,使得合作研究成為科學研究的主流方式。本文在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模型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社區-作者-主題模型,該模型能夠根據科研人員之間的合著關系和論文的內容來發現隱性的子社區,并提取出每個子社區中的研究主題以及每個子社區中有代表性的科研人員,同時還給出了基于Gibbs 抽樣的社區-作者-主題模型的推斷算法。在NIPS 數據集上的實驗表明,本文提出的社區發現算法所發現的研究社區和研究主題都是有效的。(張京生)

AELISC 2832-42-12(7)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研究對象與學科關系/金勝勇(河北大學管理學院圖書館學系)等//中國圖書館學報,2011(6):11-16.

本文突破以往對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三學科多從學術淵源、工作流程、事業領域、研究方法等方面研究的框框,從研究對象的視角對三學科的關系做了科學論述。提出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的研究對象要堅持保證學科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學科研究對象不能以所屬事業領域來劃分、學科研究對象不能等同于該學科的研究內容等原則,并將學科的研究對象表述為一種社會行為。同時在分析了關于三學科研究對象的各種學術觀點的基礎上,總結出: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是面向信息檢索的信息組織,情報學的研究對象是基于信息組織的信息開發,檔案學的研究對象是面向信息利用的信息保存。(楊 蕾)

[信息資源管理]

AELISC 2833-42-12(7)從國際個人信息管理專題研討會(ISPIM)看當前個人信息管理研究的熱點/占南(安徽大學管理學院)等//圖書情報工作,2011(24):6-14.

個人信息管理(PIM)是個人為了滿足日后檢索到所需信息而對個人所有的信息進行的一系列的交互操作,包括輸入、存儲(組織)和輸出。本文以目前國際上召開的四次PIM 專題研討會論文為基礎,對PIM 研究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分析、歸納和總結,提出當前的PIM 研究的熱點包括PIM的基本概念、信息整合和增強、信息檢索、信息安全、語義桌面、個人信息空間、個人信息管理工具、個人信息管理系統和移動環境下的個人信息管理等9個主要方面。(陳永平)

AELISC 2834-42-12(7)從若干權威國際測評體系調整看信息社會測度發展方向/ 李國秋(華東師范大學商學院);呂斌(上海大學)//中國圖書館學報,2011(6):102-112.

信息化測度體系和指標的調整反映了信息技術的發展動態和各國、各地區信息產業和信息化競爭的動向。本文論述了信息社會測度體系調整變化的原因,具體分析了《ICT 核心指標》、歐盟信息社會測度框架、WEF網絡準備測評體系以及EIU 數字經濟測評等權威測度體系的調整變化,并從這些調整與變化中總結了國際信息化測度的發展方向,將其歸結為:第一,依據ICT的擴散模型,信息化的測度呈現階段性;第二,信息化測度所涉及的范圍呈現逐步擴大趨勢;第三,測度指標的調整關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興信息產業的發展;第四,測度體系更加注重ICT的使用方面。(楊 蕾)

ELISC 2835-42-12(7)基于信息生態位理論的信息服務機構組織管理/ 婁策群(華中師范大學信息管理系);楊瑤(華中師范大學信息管理系,湖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情報科學,2011(12):1767-1772.

信息服務機構的信息生態位包含三個維度:信息功能生態位、信息資源生態位及信息時空生態位。信息服務機構部門設置標準要以信息功能生態位理論為依據,部門的設置既要完整又不相互重復地實現其全部職能,部門的職能劃分要適中,部門設置要相對穩定。信息服務機構資源配置要能實現服務人員的信息共享并充分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信息人力資源、信息技術資源、相關物質資源的配置要與部門職能及各類資源相吻合。信息服務機構各部門之間、對外服務部門與用戶利用信息之間的時間要相互吻合,信息服務機構的地理分布、功能布局要合理。(邵晉蓉)

AELISC 2836-42-12(7)信息空間巴爾干現象探析/ 郭秋萍,任紅娟(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信息科學學院)//情報理論與實踐,2011(12):37-40.

所謂信息空間的巴爾干化是指信息空間信息隔離和分化狀態。信息空間的巴爾干現象具有正負面表現二重性。負面表現有混沌現象,大量分散的信息存在于形式各異的信息載體中,信息運動與傳播紛繁雜亂、變化無常,人們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難度大大增加;信息孤島具有明顯的獨立性與封閉性,是一種信息“碎化”的形式;信息社會分化,表現為對信息的收集、處理、創新及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差異折射的信息差距、信息不對稱、知識區隔等現象。正面表現為,碎片化時代注意力經濟發展模式和服務創新,基于信息空間巴爾干化的學科分化與融合。(邵晉蓉)

AELISC 2837-42-12(7)政府信息寄存制度的保存功能與實施模式探析/吳鋼(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1(11):26-29.

政府是國家信息資源的最大擁有者。政府信息資源類型多樣,服務于公民、研究機構、商業組織等多種用戶群體,具有較高的利用價值。為了保障政府信息資源的長期獲取利用,有效地保存措施是不可缺少的。在《圖書情報學百科全書》中,將納入到法定呈繳的客體分為兩種主要類型:版權材料和政府出版物,可見政府出版物向指定的圖書館呈繳被認為是一種保存國家信息資源的重要制度。本文介紹了美國、加拿大等國政府信息寄存制度的發展歷程和保存功能的發揮,分析了數字環境下政府信息寄存制度的發展趨勢,提出了改進我國政府信息寄存制度的對策措施。(張京生)

AELISC 2838-42-12(7)中國信息系統理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2000-2009/李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等//情報學報,2011(11):1209-1218.

在過去半個世紀中,信息系統(Information systems,IS)研究所涉及的范圍不斷擴張,研究主題也不斷受到越來越多IS 學者的關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開發了新的IS 研究主題的分類體系。通過對2000-2009年發表在我國18 種與IS 相關的學術期刊上的765篇論文進行實證分析,發現國內IS的研究主題比較廣泛,涉及信息系統技術、組織、社會等多方面,發現“特定的信息系統”“方法和技術”“組織學習和知識管理”“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8個熱點主題,并對它們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張京生)

[知識與知識管理]

AELISC 2839-42-12(7)典型知識管理學科體系國內外比較及其構建研究/儲節旺(安徽大學管理學院);閆士濤(安徽科大訊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圖書情報工作,2011(24):32-37.

從分析國內外學者構建的典型的知識管理學科體系中,總結出了這些知識管理學科體系的基本特征,并把這些學科體系歸納為四種類型:“理論-方法-應用”型、“流程-價值鏈”型、“實踐應用”型和“戰略管理”型。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了綜合集成型知識管理學科體系,該體系包括:①知識管理學總論,包括知識經濟、知識管理的理論淵源和基本問題等;②知識管理主體論,包括知識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首席知識官等;③知識管理客體論,包括知識的基本問題、知識本體研究等;④知識管理方法與技術,包括知識管理系統、知識管理的實施等;⑤知識管理應用,包括微觀、中觀和宏觀三個層面。(陳永平)

AELISC 2840-42-12(7)分類主題一體化的知識組織系統研發述要——兼論《中圖法》第5 版編輯維護系統/卜書慶(國家圖書館)等// 國家圖書館學刊,2011,(4):28-34,56.

分類主題一體化的知識組織系統的研發旨在在國內分類法、敘詞表一體化的基礎上構建動態的知識組織系統,并在互聯網環境下開展知識服務,主要通過創建維護系統實現分類體系型、主題概念系統型和一體化型的知識組織系統的建設維護管理及網絡服務。分類主題一體化知識組織系統的創建維護系統主要解決的是類詞表內容的編輯,作為計算機化的類表詞表系統,其內容是以數據庫形式存在的,為了使這個系統正常運轉,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1)具備數據庫系統整體維護的功能;(2)具備特定的數據處理和系統功能。(閔星星)

AELISC 2841-42-12(7)基于知識地圖的多領域本體映射研究/畢強(吉林大學管理學院,吉林大學信息資源研究中心)等//圖書情報工作,2011(23):12-16.

在探討引入知識地圖來解決多領域本體映射問題的基本思路的基礎上,構建了從領域本體到知識地圖的映射框架,并利用可視化工具Personal Brain 實現了卓越網的跨領域多本體的映射。同時,經過實證性的研究,本文提出,關于基于知識地圖的多領域本體語義互聯的解決方案的研究,目前還面臨著許多問題,需要在實踐中逐步解決,包括:①規范領域本體構建的解決方案;②基于多本體的數字信息資源標注的解決方案;③領域本體在知識地圖中映射的解決方案。(陳永平)

AELISC 2842-42-12(7)面向知識共享流程的虛擬團隊知識協同研究/王學東(華中師范大學信息管理系)等//情報科學,2011(11):1608-1612.

虛擬團隊知識共享中的協同要素可歸納為角色協同、流程協同、資源交互和知識協同。在協同要素中,角色是主體,流程是手段,資源是基礎,知識是本質。虛擬團隊作為一種基于知識共享的動態聯盟,需要對團隊的知識共享流程和規律進行整體把握,從而彌補知識缺口,實現協同效應的最大化和利益增值。虛擬團隊知識共享活動的要素包括:協同工作環境、技術支持、網絡環境。虛擬團隊知識協同模型分為:知識表示層、規則描述層、技術處理層、知識創新層和知識利用層。(邵晉蓉)

AELISC 2843-42-12(7)知識管理學與相關學科的聯系與區別/儲節旺(安徽大學管理學院)等//情報理論與實踐,2011(11):1-5.

從內容上,知識學是知識管理學、知識工程學和知識社會學的母系學科。知識社會學和知識管理學屬于并列學科,但又相互交叉,知識工程學隸屬于知識管理學。知識管理學與相關學科都采用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和實證研究法,但知識管理學主要采納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知識學和知識社會學以定性的方法為主,知識工程學主要采用工程技術的方法,以定量的研究方法為主。這些學科的共同目標是為了更有效地進行知識活動,但又有區別,都向綜合學科體系方向發展。(邵晉蓉)

AELISC 2844-42-12(7)知識協同的內涵探析/ 佟澤華(南開大學商學院)//情報理論與實踐,2011(11):11-15.

知識協同是知識管理中的主體、客體、環境等達到的一種在時間、空間上有效協同的狀態,并實現在恰當的時間和空間,將恰當的信息和知識傳遞給恰當的對象的多維的動態過程,是知識管理的高級階段。知識協同活動的過程中呈現出三維模式,由知識主體組成的空間維、知識元組成的知識客體維、基于知識項目生命周期的時間維等構成。知識協同與知識網絡有著本質的聯系。知識網絡是知識協同的一種表現和支撐形式,由知識協同維度模式圖可以轉化成知識網絡圖。(邵晉蓉)

AELISC 2845-42-12(7)主體成因的知識元本體轉換模型研究/溫浩(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信息與控制學院);溫有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情報學報,2011(11):1123-1128.

本體目前已成為人工智能、信息檢索、信息集成和知識元挖掘等研究領域的熱門課題,但本體的構造卻又是一個非常費時費力的過程。文獻主題成因原理具有普遍性,是構造文獻主題標引的基本原理和實踐經驗。本文根據文獻中的知識元語義深度挖掘的要求,探討并試驗了文獻主題成因本體與知識元本體之間的本體映射模型。通過兩種異構本體間的互操作建立了三種本體關系:本體間包含關系、本體間映射關系和本體間合并關系,初步實現了文獻主題與知識元之間的本體轉換模型,為基于文獻的知識發現探索了一種新的研究方法。(張京生)

[知識產權相關研究]

AELISC 2846-42-12(7)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系統及其優化策略研究/黃國群( 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情報雜志,2011(12):108-113.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是一個系統,由知識產權戰略、結構、文化、共享價值觀、人員、技能、管理制度等要素構成。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系統輸入-轉換-輸出的系統機理反映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系統的作用機制。以系統形成、系統調優及系統發展與演化的閉環回路為內在邏輯,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系統一般優化內容可概括為完善知識產權管理基礎體系、內在機制形成、項目及戰略推動與引導、路徑優化等。增強企業知識產權系統動態適應性的優化措施包括: 加強協同管理、強化系統學習能力、完善信息反饋機制,加強對企業環境檢測與預警,重視人員子系統等。(邵晉蓉)

AELISC 2847-42-12(7)圖書館、檔案館、教育機構等的復制行為的著作權調整/馮曉青(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胡夢云(湘潭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1(11):1-6.

圖書館、檔案館等是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其在對館藏資料利用、傳播作品中涉及作品利益關系的調整,特別是復制作品時與著作權法發生一定的關系,如館藏資料的限制,圖書館應讀者的請求所進行的復制,圖書館、檔案館為了收藏目的進行的復制等。教育機構及為了教學目的進行的復制也涉及復制行為的著作權調整??傮w上,調整這類機構復制作品行為的著作權關系應本著平衡著作權人利益與社會公眾利益關系的原則加以處理。本文針對圖書館、檔案館、教育機構等的復制行為的著作權調整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闡述。(張京生)

?圖書館學、圖書館事業?

AELISC 2848-42-12(7)NGO 援建民間圖書館發展報告/邱奉捷(國家圖書館),王子舟(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圖書與情報,2011,(6):1-9.

NGO 援建的民間圖書館,是指由NGO 建設或資助的各種民間圖書館。NGO 主要的援建類型是面向中西部基層,尤其是流動人口較多的地區,以農民及其子女為服務對象。NGO援建圖書館有立足貧困學校,服務輻射面廣,推廣閱讀活動,開發少兒心智,填補圖書館空白,改善“硬、軟”條件的優勢,但也存在國家法律、政策對NGO 援建圖書館建設支持力度不夠,甚至有諸多限制,資金匱乏、人力物力有限,無法大規模開展圖書館建設的問題。NGO 援建民間圖書館,能積極調動各種社會資源并給予靈活運用,他們提供公共物品所體現出來的靈活性、廣泛性和貼近基層的優勢,使其在民間圖書館的建設、管理、服務等方面能發揮各種潛能,創造出一般公共圖書館所不可能完成的業績。(閔星星)

AELISC 2849-42-12(7)超越圖書館:尋求變革方向——第77 屆國際圖聯大會觀感/張曉林(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圖書情報工作,2011(21):5-10.

在簡要總結國際圖書館界對圖書館面臨挑戰的相關調研的基礎上,著重介紹了國際圖聯以“超越圖書館:集成、創新和信息的普遍獲取”為主題的2011年會中關于圖書館變革的討論,分析了“試驗與展示”型圖書館、圍繞用戶過程的圖書館服務、作為多元化社會交互與合作媒介的圖書館等發展愿景,并分享了研究與教學信息服務、支撐智慧化城市、支持跨學科知識溝通與構建等變革經驗,同時探討了人們通過云服務、營銷與推廣、科學數據服務等來支撐發展所做出的努力。(陳永平)

AELISC 2850-42-12(7)充分發揮圖書館功能/黃宗忠(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圖書館論壇,2011(6):14-22.

圖書館如何充分滿足全社會的需要,這是每一個圖書館從業人員應該牢記和經常思考的問題,特別是圖書館的各層領導和主管部門負責人,更應該把這作為自己的主要職責和行動的基本目標,時時記在心中,并以這作為標尺經常檢查自己的工作是否盡職盡責。如果一個圖書館的領導或主管負責人丟了這個根本目標,成天抓些小事,雖然辛辛苦苦,也不能算一個夠格的館長或好的圖書館領導。本文深入闡述、探討了充分發揮圖書館功能的重要意義、圖書館功能的含義、目前我國圖書館功能發揮中存在的障礙及如何充分發揮圖書館的功能等問題。(張京生)

AELISC 2851-42-12(7)從文獻的本質看圖書館的使命和圖書館學的學科取向/傅榮賢,馬海群(黑龍江大學信息資源管理研究中心)//情報資料工作,2011,(6):5-10.

文獻是記錄有知識的一切載體。知識包括客觀知識和主觀知識,等同于文化。圖書館的使命是從單純的客觀知識傳遞轉向包含客觀知識在內的文化傳承,從而促成人與文化的雙重構建。圖書館的工作旨趣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客觀知識追求,而讀者利用圖書館就是為了追求客觀知識。文獻是圖書館的唯一對象,對文獻本質的文化理解要求圖書館必須以人為中心、以傳承文化為當然使命。圖書館學是一門客觀知識之學,是以實證主義為學理取向,以功利主義為操作原則。圖書館學應突破基于文獻之客觀知識的真理和效用維度的小視野,實現從物化中心到人性中心、從認識論和方法論中心到本體論中心的根本轉變。(閔星星)

AELISC 2852-42-12(7)當代圖書館管理學理論體系的發展/柯平,張文亮(南開大學商學院信息資源管理系)//圖書館論壇,2011(6):73-79,87.

從圖書館誕生起就有的圖書館管理活動到圖書館管理形成一門科學,從圖書館管理理論的雛形到圖書館管理學建立理論體系,經歷了漫長的理論與實踐的交互過程和無數圖書館學家的艱苦探索,是學科發展的必然。然而,一方面當代圖書館管理理論的不斷豐富并不代表圖書館管理學理論體系的完善,另一方面圖書館及圖書館管理的變化要求新的理論體系,特別是21 世紀圖書館的廣度泛在化和深度數字化對圖書館管理理論的挑戰及圖書館的發展變化對新的圖書館管理理論的呼喚,使得研究新時期圖書館管理學理論體系成為重要課題。本文在概述圖書館管理學的理論進展的基礎上,探究圖書館管理學理論體系的影響因素,試圖提出21 世紀的圖書館管理學理論體系,為當代圖書館管理的發展提供理論指導。(張京生)

AELISC 2853-42-12(7)當代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客觀知識本體論轉向/熊偉(陜西教育學院圖書文獻與信息傳播研究所)//圖書館雜志,2011(12):2-11.

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核心論域”為“人類永久記憶客觀知識精華社會機制”。通過探索“核心論域”,發現了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研究對象集合”;通過設定“核心論域”,發現了圖書館的獨特價值目標體系;通過構建“核心論域”,發現了實現圖書館獨特價值目標體系的基本路徑;通過發展“核心論域”,發現了圖書館基本運動規律和微計算系列技術方法;通過評價“核心論域”,發現了圖書館事業今后的“應然定位”。(閔星星)

AELISC 2854-42-12(7)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中文獻資源建設探討/肖希明(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圖書館學系);張新興(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中國圖書館學報,2011(6):4-10.

本文探討了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給文獻資源建設帶來的變革,梳理了現有體制下幾種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中的文獻資源建設模式,分析了文獻資源建設中資產權問題的各種解決方式,提出了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中的文獻資源建設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同時指出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中的文獻資源建設需要政策法律保障,這些保障包括:既要明確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中文獻資源建設的責任主體,又要保障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中文獻資源建設的經費投入,還要確定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中心館的文獻資源建設責任,同時也要調整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中文獻資源建設的評估思路。(楊 蕾)

AELISC 2855-42-12(7)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的內容、范圍與邊界/李國新(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圖書館,2012(6):59-61.

免費服務的具體內容包括:免費開放設施場地,免費提供基本服務項目,免費提供配套管理服務。免費開放的突破性主要表現在數字資源服務的免費提供,自修室的免費使用,辦證、驗證、存包等配套管理服務的免費提供,將基層業務輔導、流動服務納入基本服務的范疇。免費開放的核心要素是:合理界定出租設施,基本服務保障經費實行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分擔、并以地方財政為主的機制,收回出租設施。免費開放的目標是:經過幾年的專項政策探索、實施和調整,把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基本職能相適應的持續穩定的公共文化服務經費保障機制建立起來。(楊 蕾)

AELISC 2856-42-12(7)基于“Living books”的圖書館潛在知識轉移模型構建/李菲(吉林大學管理學院,長春師范學院政法學院)等//情報科學,2011(12):1889-1891.

“Living books”的實質是以人為書。潛在知識轉移模型分為“Living books”資源建設和“Living books”潛在知識轉移服務兩個模塊。其中“Living books”資源建設包括三個模塊:①潛在知識采訪模塊。可使用公告邀請和預約邀請的方法。②潛在知識組織模塊。包括登記和分類。③潛在知識存儲模塊。建立資源數據庫。由此實現圖書館資源的多元化及潛在知識化。通過潛在知識對接模塊、潛在知識轉移模塊、潛在知識共享模塊實現潛在知識由“Living books”向信息用戶的完整轉移,實現潛在知識的顯性化,實現“Living books”與信息用戶之間的潛在知識共享。(邵晉蓉)

AELISC 2857-42-12(7)基于財政政策視角下的公共圖書館研究/楊京鐘(黎明職業大學)//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1(11):16-19.

為了研究財政政策對公共圖書館的扶持與促進作用,本文采用財政經濟學理論對公共圖書館發展進行了定性研究,據此提出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公共財政政策與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具有緊密的相關性;另一方面,運用財政調控政策工具來支持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進而構建具有中國國情的公共圖書館財政政策激勵體系。同時結合我國國情,對完善我國公共圖書館財政政策提出了三點建議,包括加大對公共圖書館的公共財政支出保障力度、構建完善的公共圖書館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和構建完善的公共圖書館財稅優惠政策體系。(陳永平)

AELISC 2858-42-12(7)基于自適應網絡的高校數字圖書館知識服務用戶模型整合研究/ 陳雅(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等//情報科學,2011(11):1601-1604.

圖書館知識服務中個性化推薦成敗的關鍵是構建用戶模型。自適應網絡的用戶模型構建方式為,①對用戶特征的數據通過兩種方式采集:顯性方式——依賴用戶反饋,隱性方式——依賴系統跟蹤和監視用戶行為,以確定用戶是否瀏覽或購買了知識服務。②構建用戶特征模型。用戶模型整合是在現有的推薦系統中導入和借鑒其他推薦系統的用戶模型數據以提高和改善個性化推薦的精度的過程。其關鍵是拓展目標推進系統中的用戶模型數據,提供更好的上下文環境的個性化推薦,整合機制構架和知識庫識別。用戶模型整合技術包括展現整合方法和跨度整合方法。(邵晉蓉)

AELISC 2859-42-12(7)李華偉博士——當今最具影響力的跨國華裔杰出圖書館巨擘/曾程雙修(美國加州大學圖書館)//公共圖書館,2011(4):3-9.

李華偉博士祖籍福建省,誕生于廣州,廣東人杰地靈,造就很多偉大的名人,李博士是全球圖書館專業人士都感到親切的一位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跨國華裔杰出圖書館巨擘。李博士少年時期適逢抗戰,與中國共歷艱辛中成長,青少年時期,接受中國傳統文化孕育,在臺灣師范大學畢業后,蒙其姨媽、前嶺南大學圖書館王肖珠館長的指引,負笈美國深造,以優異的成績進入美國匹茲堡大學一流名校。1950年代獲得匹茲堡大學圖書館館長的賞識,推薦他進入圖書館學院深造。天資優異加上勤奮,他很快在圖書館領域暫露頭角,成為華裔在美國的第一位大學圖書館館長。集天賦、學識、經驗與一身,又有抱負、魄力和獨到的眼光,為圖書館帶來革命性的改革、精益求精的服務、史無前例的募款等卓越業績,并致力于國際圖書館交流合作,從此登上事業的巔峰,仕途暢達半個世紀。(張京生)

AELISC 2860-42-12(7)論《直齋書錄解題》分類思想/張守衛(安徽大學管理學院)// 圖書情報工作,2011(21):137-142.

根椐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現存的小序和有關類目設立之狀況,對《直齋書錄解題》的類目及有關序文進行了具體分析,從而將陳振孫的圖書分類思想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①類目設置要全面有序地揭示時代和學術的發展變化情況,因時制宜地調整和創設有關類目,使之切合當時各類書籍或各學科發展的現狀;②嚴格按照各種書籍的內容、性質分類,以便于“因書究學、即類求書”,同時注重各種書籍使用價值,使之部居合理;③在類目的設置和定名上,注重名實相符;④重視對學術源流的揭示與考辨。(陳永平)

AELISC 2861-42-12(7)民國時期圖書館學思想的特征、影響和局限/劉亮(西北大學圖書館)// 圖書館建設,2011(12):29-33.

民國時期是西方圖書館學思想在中國廣泛傳播和中國圖書館學思想形成的重要時期。辛亥革命前后,由于“主權在君”的封建思想基礎土崩瓦解、資產階級民主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符合資產階級民主思潮的西方圖書館思想開始全面傳入中國,并逐漸占據了中國圖書館學思想的主流陣地。資本主義產生的思想基礎是“主權在民”,它提倡“還智于民”的平等教育。所以在民國時期,封閉式的封建藏書機構不得不被具有民主思想、開放式的圖書館所取代。民國時期圖書館學思想具有古典特征、外來特征和中國化特征。民國時期圖書館學思想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又催生了中國圖書館專業教育的興辦,促進了圖書館學術研究的繁榮,推動了中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張京生)

AELISC 2862-42-12(7)社會教育思潮對中國近代圖書館的影響/吳稌年(江南大學圖書館)//圖書館,2012(6):32-36.

本文闡釋了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歷程,梳理了中國近代圖書館在“社會教育”氛圍中的發展軌跡,提出中國近代圖書館萌芽于19 世界末社會教育所提倡的“開民智”時期,并隨著20 世紀初圖書館社會功能尤其是社會教育功能的確定而逐步發展壯大。隨著通俗圖書館呼應通俗教育以及圖書館職業人員開創的圖書館與社會教育相結合新時代的到來,將圖書館納入了社會教育的范疇,成為重要的社會教育機構,并使圖書館達到以策動一切社會活動為中心的層面,認為中國近代圖書館通過宏觀的新圖書館運動的整合,極好地承擔了大量相關的社會教育職責。(楊 蕾)

AELISC 2863-42-12(7)什么是“中國古代圖書館學思想史”/傅榮賢(黑龍江大學信息資源管理研究中心)//圖書情報工作,2011(23):41-44.

在界定“中國古代”、中國古代的“圖書館”和中國古代的“圖書館學”等概念的基礎上,闡述了中國古代圖書館學思想研究在學術立場、目標定位和致思取向諸方面的特點,從而提出中國古代圖書館學思想之“史”需要在個別圖書館學思想家的個別思想的基礎上,梳理思想與思想之間的傳承關系和異同關系,并能總結出整個中國古代圖書館學思想發生發展的歷史脈絡、基本走向、總體規律以及整個思想史研究體系的學科構建和意義揭示等問題。它可以呈現出思想的走向和規律,并能揭示現在和未來圖書館學思想何去何從,具有現實意義和未來價值。(陳永平)

AELISC 2864-42-12(7)圖書館科學發展觀中的“以人文本”思想研究/張秋(清華大學圖書館)//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1(12):5-7.

圖書館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首先必須全面準確地把握圖書館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筆者認為,圖書館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發展觀,這是對圖書館過去發展經驗的提煉和升華,是對圖書館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也是圖書館發展觀念質的飛躍。本文在分析圖書館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及以人為本與圖書館科學發展觀關系的基礎上,對圖書館科學發展觀中的以人為本思想進行詮釋,并提出了圖書館科學發展觀中以人為本思想的實施策略。(張京生)

AELISC 2865-42-12(7)圖書館聯盟資源共享與知識產權保護的平衡機制構建/袁靜(鄭州大學信息管理系)//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1(12):8-11.

圖書館聯盟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聯盟內部的資源共享以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可以獲取任何成員館的資源和服務。高度的共享性和時空的無限制使得信息資源的復制、下載、傳播更加方便快捷,同時侵犯知識產權的幾率也大大增加。圖書館聯盟在進行資源共享和服務提供中遇到的最大法律障礙就是知識產權問題。通過立法、利益補償機制和建立知識共享協議等措施構建二者之間的平衡機制,以維系知識產權權利人與公共利益的平衡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同時,在聯盟資源共享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遵循合理使用原則、積極利用法定許可的權利,也是合理規避知識產權風險需關注的問題。(張京生)

AELISC 2866-42-12(7)未來圖書館的新模式——智慧圖書館/王世偉(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 圖書館建設,2011(12):1-5.

隨著全球智慧地球與智慧城市的發展,智慧圖書館的理念與實踐已經在國內外圖書館界有了初步的探索。作為未來圖書館的新模式,智慧圖書館將成為圖書館創新發展、轉型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新理念和新實踐。目前智慧圖書館正處于初級階段,其在智能技術支持下能夠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地實現書書相聯、書人相聯、人人相聯。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是智慧圖書館的信息技術基礎,而以人為本、綠色發展、方便讀者則是智慧圖書館的靈魂與精髓,其內在特征是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讀者信息需求。智慧圖書館是未來圖書館發展的新模式,將使圖書館真正邁向可持續發展之路。(張京生)

AELISC 2867-42-12(7)文獻政治學:圖書館學研究的新領域/蔣永福(黑龍江大學信息資源管理研究中心)∥圖書與情報,2011,(6):42-46.

文獻政治學是研究文獻與政治關系的學問,是文獻學和政治學之間的交叉學科,同時也是圖書館學的重要研究領域,側重研究文獻活動中權力介入的表現及其評價問題。關于文獻政治學的內容體系,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概括出不同的內容體系。本文以“中國古代”為時空界限,把文獻政治學的研究內容概括為四個方面:文獻“經典化”過程及其權力介入、文獻整理活動中的權力介入、文獻傳播過程中的權力介入和文獻闡釋活動中的權力介入。努力把圖書館學研究成果向其他學科輸出,是提高圖書館學的社會“公認度”的必要途徑,也就是說,文獻政治學研究有利于圖書館學研究成果向其它學科的輸出。(閔星星)

AELISC 2868-42-12(7)我國圖書館界的去職業化問題研究——基于德爾菲法的調查報告/張麗娜(華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樊浩(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圖書館雜志,2011(11):2-8.

去職業化的表現有多方面:我國法律法規和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建設不完善、圖書館員的非專業化和正規職員比例下降、圖書館員自身的“職業歧視”、業務外包、館員工作被自動化設備和讀者自助服務取代、圖書情報學院名稱更改現象、圖書館的職業性被信息管理相關專業同化、圖書情報專業畢業生從事非專業工作比例增加,公立圖書館委托經營和管理。原因是我國無“圖書館法”,圖書館現有制度的制約、面臨的外部壓力和挑戰、內部管理等。本文建議實行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提升館員職業精神,出臺我國圖書館法,變革專業教育等,推進圖書館職業化進程。(邵晉蓉)

AELISC 2869-42-12(7)以人為本的圖書館生態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劉學平(濰坊學院圖書館)//圖書館,2012(6):12-15.

通過對生態圖書館內涵、圖書館生態評價指標及其構建原則的闡釋,提出了圖書館生態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理論依據的獲取,構建的步驟、結構以及生態指標體系的延申、生態綜合指數的計算、生態評價的計算方法和生態化程度分級等具體構建內容。認為圖書館生態評價指標體系是圖書館生態系統可度量的參數,涉及自然、資源、人文等各個方面,用以描述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成為測度圖書館行業發展的基石。它建立在生態理念上,追求可持續發展、主體生態等目標,強調增長率、利用率,注重管理創新、服務創新、技術創新,講究資源特色和服務特色,尤其重要的是它蘊含著圖書館生態發展中最重要的理念——以人為本。(楊 蕾)

AELISC 2870-42-12(7)營銷管理理論與圖書館管理/肖希明,張伶(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1(11):6-10.

20 世紀80年代,市場營銷思想開始受到國內學者的關注。這一新興的理論對正處于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我國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圖書館雖然是一個公益性的社會文化機構,屬于非營利性組織,但運用營銷管理的一些理念和方法來創新圖書館的管理,無疑是很有現實意義的。本文在分析營銷管理理論核心思想的基礎上,論證這一理論在圖書館管理中應用的必要性與可能性,并且從營銷戰略規劃、營銷管理理念、營銷管理策略、品牌文化建設等方面探討了其在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同時也分析了市場營銷理論的局限性及應用于圖書館管理需要注意的問題。(張京生)

AELISC 2871-42-12(7)哲學視野中的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沙淑欣,朱玲(山東工商學院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學刊,2011,(4):45-50.

人類的知識需求決定著圖書館的生存與發展,衍生出圖書館一系列的職能,并由此彰顯其價值。圖書館核心價值的價值主體是全人類,價值標準和評價標準是滿足人類的知識需求,價值目標是人類的自由和全面發展,服務知識需求是圖書館核心價值的必要前提,是價值目標得以順利完成的唯一手段。圖書館核心價值是整個圖書館界的價值導向。通過政策導向、人際傳播、大眾傳播、思想教育等手段使核心價值輻射到圖書館活動的各個方面、各個領域,在圖書館從業者中達到廣泛的認同,成為指導和約束他們的思想準則和行動指南,并進一步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才能實現圖書館核心價值的最終確立。(閔星星)

AELISC 2872-42-12(7)政府立足服務,行業聯盟自治,公眾積極參與——完善圖書館社會管理探析/黃俊貴(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鄧以寧(安徽大學信息管理系)//圖書情報知識,2011(6):55-60.

長期以來,圖書館管理因系統與地區的“條塊分割”,不能順利整合資源、共建共享、協同服務,導致“均衡服務”目標難以實現、參考咨詢尚未凸顯和圖書館閱讀環境堪憂等諸多問題。為了改善所出現的問題,促進圖書館事業的科學發展,完善圖書館社會管理刻不容緩,結合當前的現實狀況,本文提出了以下七點建議:①規范政府管理圖書館的權利;②完善圖書館行業組織權利;③實行多渠道辦館;④厘清圖書館服務原則;⑤整合地方圖書館資源;⑥消彌圖書館學教育與圖書館工作實際的隔閡;⑦吸引公眾參與圖書館建設。(陳永平)

AELISC 2873-42-12(7)知識考古學視域下的圖書館史觀/ 袁月(黑龍江大學管理學院)// 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6):103-107.

因受到傳統線性圖書館史觀的影響,導致了圖書館在發展過程中順從傳統歷史觀的時間進程和因果關系而將圖書館發展導入錯誤的方向。以知識考古學為視角探討圖書館發展史是一種后現代觀,它探討圖書館產生的條件、發生的可能性層面、發揮的功效以及一些差異和悖論,它關注圖書館本身以及那些本該是其一部分卻被其他描述所替代的事物。圖書館的知識考古在于發現歷史發展中偏離或者被現代性陳述所隱藏的,卻又不可缺少的事物,按照圖書館發展的邊緣(而不是拼湊的主線)進行研究。(楊 蕾)

[自動化、網絡化]

AELISC 2874-42-12(7)基于Linked Data的RDF 關聯框架綜析/陶俊1,2,孫坦1(1.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2.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11(12):1-8.

關聯數據(Linked Data)的本質是將本體和相關數據資源按照RDF 格式的標準鏈接起來,同時要求支持HTTP URI訪問和查詢語言SPARQL 檢索。關聯數據研究由關聯發布逐漸走向集成應用,為此需要解決RDF 鏈接的關聯問題。針對多種數據集中不同對象間包含的相同實體用不同的URI 參引,業界運用相似度計算、機器學習和后向關聯等多種方法進行處理,這些方法在Silk、knofuss、LIMES 等模型中基本上得到應用。本文選取了Silk|、LIMES、和R2R 三種最具代表性的關聯框架從系統模型、作用機理和關鍵算法等方面進行了分析,這些模型及相應的關聯工具代表了研究的主流方向。(張京生)

AELISC 2875-42-12(7)基于Single-Pass的網絡話題在線聚類方法研究/朱恒民1,2,朱衛未2(1.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2.南京郵電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11(12):52-57.

網絡是一個涉及面廣、形式多樣、更新快捷的動態信息流,網絡話題一旦激起廣大網民的關注和熱烈討論,短時間內將產生大量的網絡相關報道。因此,迫切需要一種高效的、能夠及時捕捉網絡熱點的話題聚類方法,這也是網絡輿情監控和預警的一項重要內容。本文基于Single-Pass 算法思想,研究網絡話題的在線聚類方法,以期及時捕捉網絡信息的動態變化。在分析該方法聚類流程的基礎上,重點研究網絡動態信息流的文本特征抽取盒權重計算方法,以及話題類表示和更新等關鍵問題,設計實驗對比分析不同的標題中特征加權系數、特征權重計算和標準化方法以及話題類向量維度對話題聚類質量和時間效率的影響。(張京生)

AELISC 2876-42-12(7)基于WCAG2.0 政府網站可訪問性評價研究/李廣建(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等//中國圖書館學報,2011(6):27-36.

本文通過2008年頒布的最新網站可訪問性標準WCAG2.0,采用橫向比較的方式,利用Acheeker 在線軟件工具對紐約、東京、巴黎、倫敦以及我國北京、上海等6個城市的政府網站做了研究評價。從測評結果可以看出這6個城市的政府網站在可訪問性建設方面都有各自的問題和不同特點,但各網站離WCAG2.0 級別A 標準都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據此測評提出了改進的方法:重視首頁的可訪問性,改進終端頁面,有針對性地改正技術錯誤,定期檢測,積極改進,提高用戶對網站可訪問性設計的參與度。(楊 蕾)

AELISC 2877-42-12(7)基于鏈接網絡圖的互聯網輿情話題跟蹤方法/朱恒民(南京郵電大學產業信息安全與應急管理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等// 情報學報,2011(12):1235-1241.

互聯網輿情就是民眾通過互聯網對政府管理以及現實社會中各種現象、問題所表達的政治信念、態度、意見和情緒的總和?;ヂ摼W輿情演化具有的衍生性和動態性特點,使得輿情話題的跟蹤分析相當復雜。為了及時、準確地跟蹤輿情的衍生話題,本文在分析網頁間的連接關系與網頁內容關聯性的基礎上,提出了輿情演化的鏈接網絡圖概念,以及網絡圖中節點與輿情話題的相關度計量和更新方法,基于此提出了基于連接網絡圖的輿情話題跟蹤方法。(張京生)

AELISC 2878-42-12(7)基于社會網絡分析的網絡輿情主體挖掘研究/董亞倩,鄧尚民(山東理工大學科技信息研究所)//情報資料工作,2011,(6):45-49.

社會網絡分析已經成為研究社會網絡和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通訊網絡信息交流和傳遞的重要工具。通過對網絡輿情傳播主體及社會網絡分析在挖掘網絡輿情主體的應用的探討,對網絡輿情發展不同階段的輿情主體關系進行的網絡可視化分析,能夠直觀展現主體間的互動關系及其主體演變的過程,挖掘出網絡輿情演變過程中較為核心的輿情主體;對一些比較重要的網絡測度指標進行定量研究和分析,發現網絡輿情演變不同階段網絡密度、中心性、群聚系數、直徑發生的明顯變化,進而明確網絡輿情的聚集性、可控性、活躍性等方面發生的變化。(閔星星)

AELISC 2879-42-12(7)論微博與傳統媒體的融合/ 王歡(北京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教學與研究中心);張靜(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情報雜志,2011(12):27-31.

微博去中心化傳播、裂變傳播及碎片化傳播的信息傳遞模式,在人們日常溝通及信息發布與傳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微博在內容全面性、信息及時性、平臺開放性等方面對傳統媒體提出了挑戰。傳統媒體在信息,尤其是突發事件和政府信息發布與傳播過程中仍起著主導作用。單獨的微博和傳統媒體都無法滿足人們對信息質量與數量、效率與效用等需求。必須將微博與傳統媒體進行融合,使其優劣互補,盡可能為用戶提供滿意的信息服務。傳統媒體開微博,提升速度;傳統媒體鏈微博,確保廣度;傳統媒體論微博,加強深度,兩者融合,從而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邵晉蓉)

AELISC 2880-42-12(7)網絡環境下敘詞表協同編制系統的構建/趙捷(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等// 圖書情報工作,2011(22):6-10.

隨著網絡化、數字化的信息環境對用戶信息需求的影響,使得敘詞表的編制方法、技術和手段發生了變革,而構建合理、有效和靈活的敘詞表編制體系將對網絡信息的組織、檢索等服務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本文在闡述網絡環境下敘詞表的協同編制機制基礎上,分析了網絡環境下敘詞表的基本特征,以此構建了敘詞表協同編制平臺,其步驟包括:①構建敘詞表協同編制系統架構與運行流程;②建立敘詞表;③導入敘詞表;④處理敘詞表數據;⑤設計敘詞表編制系統前臺。(陳永平)

AELISC 2881-42-12(7)社會標簽的規范性研究——學術博客標注/吳丹(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等∥情報資料工作,2011(6):11-15.

博客信息組織作為新環境下重要的信息組織形式之一,被廣泛用于學術交流,成為網絡學術交流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規范性工作是實現信息資源組織和檢索的規范化、標準化的一項重要措施,在提高檢索效率,確保標記質量,增強交流科學性、學術性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Web2.0網絡環境中,學術博客標注的社會標簽規范性研究成為博客信息資源持續發展與共建共享的關鍵。(閔星星)

AELISC 2882-42-12(7)搜索引擎可用性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柯青(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等//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11(11):24-30.

隨著搜索引擎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搜索引擎成為用戶和信息之間最重要的接口。然而,Jansen 等在研究中發現用戶利用搜索引擎來查詢相關信息是一件費力的工作。于是,以提高可用性為目的成為搜索引擎研發的主要內容,可用性水平高低也成為搜索引擎成敗的決定性因素。本文分析搜索引擎評價與搜索引擎可用性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并結合搜索引擎查詢信息的三階段特點分析搜索引擎可用性評價的要求,基于可用性評價指標的4 大來源構建搜索引擎可用性評價指標層次模型,并用德爾菲法計算評價指標的權重,最終形成一個具有應用價值的搜索引擎可用性評價指標體系。(張京生)

AELISC 2883-42-12(7)網絡級發現服務——通向深度整合與便捷獲取的路徑/聶華(北京大學圖書館)//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6):5-10.

發現服務是通向圖書館學術信息資源的深度整合和便捷獲取的路徑之一。近年來,隨著圖書館資源發現在深度和廣度上的進一步深化和擴展,開拓網絡發現服務已成為必然。本文介紹了發現服務的緣起、發展、理念、特點、技術框架和設計思路,并著重以北京大學圖書館“發現界面與資源整合”項目的實施經驗為依據,總結歸納在進行發展服務的評估和選型中需要注意的幾個要點:系統架構和功能、元數據規模與質量、商業電子資源、本地館藏與數字特藏以及中文化與本地支持等,以期為國內圖書館界在籌劃發現服務時對相關系統和服務進行調研、選型與實施提供參考。(楊 蕾)AELISC 2884-42-12(7)網絡間諜的情報活動初探/周九常(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信息科學學院)//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1(12):31-35.

在網絡環境下,信息網絡為間諜活動提供了快速、便捷、高效的活動空間和手段,引發了一場新技術條件下的間諜情報活動的革命,出現了不同于以往傳統間諜的所謂“網絡間諜”。網絡間諜是利用信息網絡從事情報搜集和破壞活動的人,獵取情報是網絡間諜的一個最重要任務。本文揭示了網絡間諜的情報活動造成的危害,重點論述了網絡間諜的情報活動特點和情報活動規律,這些特點和規律一方面是相對于傳統間諜的情報活動而言,另一方面又相對于傳統間諜情報活動的非網絡環境而言,同時還提出了幾點對網絡間諜情報活動的防范措施。(張京生)

[數字圖書館]

AELISC 2885-42-12(7)數字圖書館在線評價系統的設計與實現/王素芳(浙江大學信息資源管理研究所)//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6):19-25.

本研究分為數字圖書館在線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和網站開發兩部分:其一是數字圖書館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權重設計。依據學術性、功能性和操作性原則,構建資源-技術-服務三層次下包括19個三級指標的數字圖書館評價指標體系,指標體系的權重設置設計了推薦賦權和開放賦權兩種方式,可供使用者選擇使用。其二是關于數字圖書館在線評價網站的研發。該網站具有檢索評價、分類評價、錄入評價和對比評價等功能,并以開放賦權為特色。用戶可從資源、技術、服務以及綜合等角度對現有國內外數字圖書館進行對比、排序。(楊 蕾)

?文獻學、目錄學?

AELISC 2886-42-12(7)古代筆記源流述略/曹之,黃正雨(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圖書館論壇,2011(6):340-344.

筆記的產生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候諸子百家常常征引神話、故事、軼聞、傳說等來說明自己的觀點,這些材料雖然沒有獨立成書,但是它們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實開了筆記之先河。漢代正式出現筆記體著作。魏晉南北朝時期大量出現小說筆記。唐代筆記的內容范圍逐漸擴大,小說筆記、史料筆記和考辯筆記均有發展,其中小說筆記中的傳奇小說尤其突出。隨著雕版印刷的初步繁榮,宋代筆記的數量大量增加。從內容上看小說筆記已不像唐代那樣引人注目了,史料筆記獨步一時。元代筆記亦以史料筆記為主,明代史料筆記則空前繁榮。清代筆記具有總結性成就,小說筆記繼承了魏晉志怪、唐宋傳奇的傳統。清代中期以后,文禁稍弛,史料筆記逐漸增多。(張京生)

AELISC 2887-42-12(7)中國索引之鄉芻議/平保興(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圖書館雜志,2011,(12):17-20.

“索引之鄉”之命名,一是要審視一個地方是否為中國現代索引的發祥地;二是要考察一個地方在中國索引史上的地位和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三是看這個發祥地的人們對中國索引事業所做的貢獻。從這一角度去探索中國索引之鄉上海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具體表現在八個方面:(1)上海是西方傳教士早期在華編纂和出版索引的“重鎮”;(2)上海的教會圖書館是最早使用索引款目的圖書館;(3)上海教會大學培養出了林語堂等中國索引活動的先驅;(4)上海是國內最早建立索引委員會的城市;(5)上海是漢字檢字法發生和論爭中心;(6)上海是國內最早出版書后索引、擁有出版書后索引數量最多的出版社或出版單位;(7)上海出版了我國現代最早的報紙索引和我國現代最早的一種按期出版的綜合性雜志索引;(8)上海涌現了一批為中國索引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人物。(閔星星)

?情報學、情報工作?

AELISC 2888-42-12(7)當代情報學理論思潮:后結構主義/王知津(南開大學商學院信息資源管理系)等∥圖書與情報,2011(6):10-16.

后結構主義理論思潮在于“懷疑、反動、否定”結構主義,并從本質上分解結構主義的根基,并進一步對結構主義進行拆除,以消解任何以“啟蒙”的知識和真理觀念為前提的理論。后結構主義在情報學領域中的的指導作用有兩方面:(一)信息檢索中的后結構主義;(二)用戶研究中的后結構主義。后結構主義理論思潮對情報學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可能產生的影響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后結構主義對形而上學的經典主題提出質疑,將信息研究中的“用戶”置于后結構主義和后現代主義的理論背景下,從而使其成為獨立的、特殊的個體,具有多樣性和非凡性。第二,后結構主義強調信息研究理論與實踐的語言中心性。第三,信息作為情報學中主要的研究對象之一,話語分析的方法為解決信息問題的本質提供了重要的指導。(閔星星)

AELISC 2889-42-12(7)基于系統動力學的競爭情報流程研究/董尹1,楊陽1,2(1.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2.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情報學報,2011(12):1302-1311.

在面對復雜性與動態性不斷增加的內部和外部環境,組織需要構建高效的競爭情報流程來獲取及時、準確以及相關性強的信息,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也有諸多困難。系統動力學作為一種仿真方法有其自身的優勢,因為它是從反饋視角出發去理解復雜系統的結構和動態行為特征。本文在總結常用競爭情報分析研究方法的不足之處的基礎上,針對競爭情報流程中需求規劃、收集、分析和傳播四個階段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借助系統動力學方法的改進,并構建了基于系統動力學建模過程的競爭情報流程。(張京生)

AELISC 2890-42-12(7)科技數據庫用戶觀察學習行為研究/馮穎(南京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等 // 圖書情報工作,2011(22):30-36.

依據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選取大二學生為主體作為研究對象,并構造了榜樣信息對研究對象進行了觀察學習的實驗研究。其結果表明,處于觀察學習環境的用戶能夠從外界環境獲取信息進行學習,其替代性強化學習特征明顯。在參考榜樣信息的基礎上,用戶同時也依據自身檢索結果調整檢索策略,以盡快學會最優的檢索策略。同時,場依存用戶相比較更容易吸收外界干預信息進行學習,場獨立用戶則更傾向于重視自身經驗進行學習。(陳永平)

AELISC 2891-42-12(7)研究專業演化圖譜及其應用研究/ 劉志輝,鄭彥寧(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情報學報,2011(11):1178-1186.

研究領域動態變化的揭示是情報分析工作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學界所關注的重點研究內容,目前已經有許多學者針對此問題進行分析。本文在作者關鍵詞耦合分析方法的基礎上,提出利用研究專業演化圖譜對研究領域演化進行分析的方法,并進行了實證研究。作者關鍵詞耦合分析所得到的作者類團具有“研究專業”的特點,因此可將其作為分析單元探索研究領域的整體演化。本文所提出的研究專業演化圖譜以研究專業為分析單元,通過圖譜中研究專業規模、研究專業年齡以及研究專業間關系的變化來展示整個研究領域的變化情況。在海洋科學領域的實證表明,研究專業演化圖譜不僅可以很好的展示海洋科學領域的整體發展,而且還可以發現領域內各研究專業的演化及其關系。(張京生)

AELISC 2892-42-12(7)引文分析領域研究熱點前沿與高頻作者的二維時空分析/邱均平,宋艷輝(武漢大學科學評價研究中心)//圖書情報知識,2011(6):18-24.

在CNKI 數據庫中以“引文分析”為主題檢索詞,共獲取3401篇論文作為樣本,統計其30年間的年代分布狀況,并分析了該領域的高頻作者,借助CiteSpaceⅡ突變檢測算法檢測了引文分析領域的研究熱點及前沿術語,同時運用CiteSpaceⅡ提供的復雜混合網絡的可視化方法,將研究熱點、研究前沿與作者建立空間上和時間上的對應關系,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揭示了我國引文分析領域研究熱點的作者分布、研究前沿的作者分布以及引領引文分析研究前沿的關鍵作者。(陳永平)

AELISC 2893-42-12(7)扎根理論對情報學研究的啟示/王思潔(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 情報雜志,2011(11):1-4,32.

扎根理論的理論思維是在研究中不斷比較資料和數據,在數據分析中不斷比較研究程序和方法,從而提煉理論。它不僅能夠幫助彌補理論研究和經驗研究之間尷尬的鴻溝,而且可以在扎根資料的基礎上提煉情報學自身的理論。將其運用在情報學領域,是對情報學研究方法論的補充,并以其具備的理論敏感性幫助研究者構建情報學自身的理論思維,甚至可以作為情報學理論思維的一個組成部分,促進情報學研究的本土化,也是構建信息系統理論的有效方式,而且是關注用戶信息行為,更好地使信息系統滿足用戶需求的有效途徑。(邵晉蓉)

AELISC 2894-42-12(7)專利技術功效矩陣構建研究進展/陳穎(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張曉琳(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11(11):1-8.

專利技術功效矩陣分析,能通過專利文獻反映的主題技術內容和技術方案的主要技術功能之間的特征研究來揭示技術和功效二者之間的關系。專利技術功效矩陣的構建是專利技術功效矩陣分析的前提。由于專利技術功效矩陣的制作需要情報分析人員、領域專家或企業技術人員對每篇專利文獻詳細解讀,了解其中的技術、功效信息后才能進行,因此很難直接用專利分析軟件生成。本文從專利技術功效矩陣構建流程和矩陣詞匯來源,專利中技術詞、功效詞的界定、區分、抽取,詞聚類及專利技術功效矩陣結構生成等三個方面分析總結研究的現狀,指出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張京生)

猜你喜歡
圖書館信息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訂閱信息
中華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飛躍圖書館
圖書館里的是是非非
展會信息
中外會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去圖書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精品人成导航|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99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久久国产拍爱|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91视频青青草| 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 久久 午夜福利 张柏芝|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yy6080理论大片一级久久|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无码AⅤ片青青在线观看|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二区三区无| 99激情网|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狠狠ⅴ日韩v欧美v天堂|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亚洲床戏一区| 中文字幕亚洲另类天堂| 91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欧美中日韩在线| 国产精品视屏| 五月婷婷综合色| 国产精品视频观看裸模| 91毛片网| 成人午夜免费观看| 日韩欧美中文| 热久久国产| 亚洲日韩第九十九页| 欧美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www.精品国产| 九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看国产毛片|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久久男人资源站|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韩日无码在线不卡|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熟妇无码人妻| 影音先锋亚洲无码|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日韩AⅤ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 a毛片免费看| 日韩美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欧美视频在线不卡| 5555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国产 |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99精品视频播放|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午夜毛片免费看|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一级毛片无毒不卡直接观看|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小说|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99资源在线| 激情综合图区|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WWW| 中文字幕在线看|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www色|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无码一区18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