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 爽 (河北大學管理學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資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斷地增長,越來越多的出版物以數字形式存在。數字資源已經成為圖書館文獻資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高校圖書館,對數字資源的利用更加充分,因此高校圖書館理應在數字資源保存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制定合理、完善的長期保存政策來引導數字資源保存的實踐。
圖書館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保存對象的形式不斷地發生變化,從最初的龜甲獸骨、紙草泥版,發展到近代的印刷型圖書,再到現代的磁盤、光盤、磁帶、膠片等,人類社會每前進一步所留下的文化遺產都可以作為圖書館保存的對象。信息時代的數字資源是紙質文獻資源的延伸,它本身具有文獻價值,理應納入圖書館這一傳統保存機構的保存范圍。如果圖書館不能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主動承擔起數字資源長期保存責任,那么在新的數字信息環境下,圖書館將喪失傳承人類社會文明的機遇[1]。同時,用戶對數字資源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圖書館擔負著為用戶長久持續地提供數字資源的責任,如果不對數字資源進行保存,那么圖書館就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也就喪失了其存在的社會價值。因此,保存數字資源是圖書館對社會和用戶負責任的體現,是實現其社會價值的需要。
高校圖書館是社會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要完成學校的教育職能外,還要為推動社會信息化進程做出貢獻。這都需要完整、豐富的信息資源作保障,其中就包括數字信息資源。在我國,高校圖書館的設施設備較為完善、人員素質相對較高,同時高校圖書館系統也已經開展了一些成功的全國性協作項目,具備了一定的經驗,因此在數字資源保存工作中,高校圖書館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做出更多貢獻[2]。
出于對數字資源保存的重視,國際上已經頒布了一些關于數字資源保存的政策,其中有些國際政策性文件都首先明確了高校圖書館對數字資源的保存責任與義務。國際圖書館協會與機構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簡稱IFLA)與國際出版商協會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Association,簡稱IPA)在2002年聯合發表的《永久保存世界記憶:關于保存數字化信息的聯合聲明》中明確規定:“出版者應該擔負短期保存的責任,長期保存的責任應由圖書館承擔。”[3]2005年9月,在安德魯·梅隆基金特別會議上發布的題為《保存學術電子期刊所需采取的緊急行動》 (Urgent Action Needed to Preserve Scholarly Electronic Journals)的聲明開篇指出,“數字保存是高等教育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4-5],這更加凸顯了高校圖書館在數字資源長期保存方面的重要角色。該聲明隨即得到了美國研究圖書館協會(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簡稱ARL)、美國數字圖書館聯盟(Digital Library Fedora,簡稱DLF)、國際圖書館聯盟聯合體(International Coalition of Library Consortia,簡稱ICOLC)的響應。ARL的學術交流指導委員會表示,將會根據該聲明的建議制定保存學術電子期刊的目標和行動計劃[4,6]。
國外對數字資源保存十分重視,尤其是美國,除了出臺國家層面的保存政策、建立專門的保存機構外,高校圖書館在數字資源保存領域表現得十分活躍,在數字資源長期保存政策的制定方面取得了許多顯著成績。本文就以美國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保存政策為研究對象,將保存政策分為綜合性政策和專門性政策進行分析。
高校圖書館綜合性數字資源保存政策的主要內容包括保存政策的使命或目的、數字資源的采選或保存范圍、圖書館在保存數字資源方面應承擔的責任等方面,涉及到數字資源建設的各個方面,應用相當廣泛。康奈爾大學圖書館、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和耶魯大學圖書館的數字資源保存政策就屬于綜合性政策。
2004年12月,康奈爾大學圖書館制定了“康奈爾大學圖書館數字保存政策框架”,這是首部數字資源保存政策框架[7],內容和形式簡短、明確。其內容主要包括數字資源保存的運作原則、技術設施及保存數字資源的類型等。該政策框架對從數字資源的選擇到為用戶提供檢索利用各環節都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并且也考慮到了數字保存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是針對自身數字資源館藏體系制定的保存政策。這一政策框架還強調了組織文化、員工技能及資金支持模式等非技術因素在數字資源保存中具有與技術因素同等重要的作用[8]。
有些圖書館從生命周期的角度對數字資源進行管理。例如,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制定并發布的數字資源保存政策就注重對數字資源生命周期的管理,該政策明確了圖書館進行數字保存的責任范圍、數字資源保存政策的更新頻率,制定了數字資源長期保存的資源管理計劃(包括技術框架、財政計劃、員工框架和版權管理),確立了與其他區域或國際性機構合作的責任和任務[9],是一部具有實踐意義的政策。
耶魯大學圖書館的數字保存政策則覆蓋到了數字資源保存的大部分內容,它主要對數字保存使命、數字保存定義、數字保存原則、數字資源的選擇和獲取、知識產權、財政支持等方面做了規定,其中對數字資源的選擇在數字內容格式、生命周期、元數據等方面進行了相對詳細的闡釋[10]。
高校圖書館在保存某種特定類型的數字資源方面做出了較大貢獻,其中比較突出的是斯坦福大學圖書館牽頭發起的LOCKSS(Lots of Copies Keep Stuff Safe,多備份資源保存)項目。該項目專門為用戶保存電子期刊,有專門的電子期刊保存政策。
LOCKSS項目無論是在理論框架還是在技術實現策略上都是一個比較成熟的數字資源保存方案。LOCKSS項目主要致力于解決電子期刊的永久保存與利用問題,其通過建立出版商與圖書館、圖書館與圖書館之間的協作平臺,提出了從電子資源出版、發布到永久性保存與利用等一整套解決方案[11]。目前全球大約有200多家圖書館參加了LOCKSS項目,耶魯大學圖書館、康奈爾大學圖書館、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也都加入了該項目[12]。
許多高校圖書館既制定了本館的數字資源保存政策,也參加了第三方保存機構,受第三方保存機構保存政策的制約。例如,斯坦福大學圖書館參加了CLOCKSS (Controlled LOCKSS, 管控的LOCKSS) 項目,康奈爾大學圖書館、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和耶魯大學圖書館都同時參加了PORTICO(非營利公司ITHAKA提供的一項數字保存服務)。這些高校圖書館與第三方保存機構合作,共同保存本館的數字資源。
雖然許多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保存政策的具體內容和條款不同,但是它們的主要框架相似,其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2.3.1 明確保存使命(目的)與大學本身的使命是一致的
數字資源保存政策開篇便明確了保存的使命(目的)應與高校本身的使命相一致,數字資源保存主要是為了支持高校的學術研究,以完成圖書館的教育職能。因此,多數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保存政策的使命與高校的使命密不可分。例如,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依據哥倫比亞大學的學術任務和目標為其教職員工、學生提供信息服務,該圖書館不僅承擔著為本校師生收集、保存、提供館藏利用的責任,還向世界范圍內的學者、師生提供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獨有資料的存取。
2.3.2 明確保存客體(對象)的相關信息
明確數字資源保存對象的范圍、類型等是指導數字資源保存活動的前提,因此大部分數字資源保存政策都對此做出了詳細的說明。數字資源保存政策一般將保存對象分為不同的保存級別,有重點、分層次地進行保存,首先保存那些容易丟失的、與未來有關聯的、有重要價值的數字資源,特別是原生數字資源。例如,耶魯大學圖書館數字資源保存政策從最基本的數字保存概念入手,著重對數字資源的數字內容格式、生命周期、元數據等方面進行了相對詳細的闡釋;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將數字資源分為3個級別,優先保存本館擁有的數字資源,其次保存可利用的商業性數字資源,最后保存本館以外的行政和學術等類型的數字資源。
2.3.3 突出財政支持和員工等非技術因素的地位
技術因素在數字資源保存活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論國家還是圖書館界、出版界等數字資源保存主體都非常重視數字保存技術,甚至過于偏重技術。雖然技術在數字資源保存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不應忽視非技術因素的影響。上述4所高校圖書館都把財政支持機制和員工因素列為開展數字資源保存活動不可或缺的支持條件。
2.3.4 明確指出要建立合作機制
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組織能夠獨立承擔保存數字資源的社會責任,圖書館作為保存社會記憶的傳統機構需要采取行動,呼吁政府部門、學術界、出版界與圖書館界共同合作,建立數字資源保存的政策指導體系,實現資源的共建共享。上述美國4所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保存政策都明確指出要建立合作機制,實現圖書館之間、圖書館與出版社之間的合作,共同完成數字資源的保存。
我國數字資源保存活動起步較晚,但在借鑒國外成功案例的基礎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目前國內比較有影響力的關于數字資源的保存活動是中國國家圖書館WICP(Web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Preservation,網絡信息資源采集與保存)項目和中國Web信息博物館計劃。
國內圖書館的數字資源保存活動剛剛起步,目前僅有少數幾個文獻機構對其進行了研究和試驗。高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保存政策更是令人堪憂,目前僅有北京大學圖書館制定了比較正式的數字資源保存政策[13]。清華大學圖書館在借鑒美國國會圖書館長期保存音像資料的基礎上與德國哥廷根大學圖書館、美國康奈爾大學圖書館、法國奧賽圖書館合作研發并制訂了保存元數據框架,可以實現數字資源的長期保存[14]。針對這種狀況,參加第三方保存機構較為適合于我國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保存,因為可以以機構政策來約束并指導圖書館數字資源的保存,但也只有少數圖書館加入了第三方保存機構。例如,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和清華大學圖書館參加了LOCKSS項目,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香港教育學院圖書館、香港科技大學圖書館和北京大學圖書館參加了CLOCKSS項目,還有幾所高校圖書館參加了兩個及以上的第三方保存機構,如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香港城市大學圖書館、香港大學圖書館和香港理工大學圖書館同時參加了LOCKSS和CLOCKSS項目[12,15]。國內其他高校圖書館基本上沒有制定明確的數字資源長期保存政策,甚至也未參加任何有關的第三方保存機構。
保存政策是有效實施數字資源長期保存及管理活動的保障,目前國際上已有許多機構正在制定相關政策。除了國家層面的數字資源保存政策,圖書館界和出版界也正在積極制定或實施數字資源保存政策。我國的數字資源保存活動起步比較晚,而且國內許多高校圖書館尚未制定數字資源保存政策。但國外的成功經驗證明,合理、有效的政策指導是進行高效長期保存活動的重要保證。因此,我國高校圖書館應根據各館情況制定適合的保存政策,以指導數字資源保存活動的進行。在制定數字資源保存政策時主要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保存使命(目標) 高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保存活動有其特殊的使命,其使命與高校本身的教育使命緊密相連,除了為本校師生提供信息服務外,還擔負著為世界范圍內的學者、師生提供信息存取服務的責任。
(2)保存主體 高校圖書館在數字資源保存中要明確保存責任,在引進數字資源時要敦促數字出版商對電子文檔進行妥善保存。《保存學術電子期刊所需采取的緊急行動》聲明中提出,“大學圖書館及相關學術機構必須要求出版商對文檔進行有效存檔,并將其作為訂購電子期刊許可的一個條件。”[4-5]而且“圖書館不僅必須敦促出版商在其出版物顯著的版面位置公開地刊載其存檔條款,而且要教育作者和讀者以這些存檔條款來評價期刊是否適合用作學術信息的永久記錄”[4-5]。
(3)保存客體 主要涉及數字資源的各個方面,從數字資源的概念到數字內容的選擇標準及為用戶提供檢索利用的過程。
(4) 保存策略 涉及數字資源保存技術及方法等諸多方面。
(5)保障機制 主要涉及數字資源保存的管理制度、人力保障機制、授權機制、經濟投入機制及評價機制等。
(6)合作機制 數字資源保存離不開各種信息機構間的合作,高校圖書館要與出版界及其他行業組織建立聯系,并協商建立長期保存和短期保存相結合的保存機制;加強與科研技術部門的合作,解決數字資源保存過程中遇到的諸多技術難題;加強國際交流,在借鑒其他國家經驗的基礎上把我國數字資源保存納入到全球體系當中[1]。
數字資源保存不僅僅是單個機構和個人的責任,還關系到整個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高校圖書館通過制定數字資源保存政策能夠保障并實現學術成果的有效存取,為人類文明的傳承貢獻一份力量。
[1]趙俊玲.守護e時代的記憶:網絡信息資源保存研究[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31,255-256.
[2]江雪娟,宋顯彪.構建我國數字保存的框架體系[J].圖書館建設,2007(5):38.
[3]Preserving the Memory of the World in Perpetuity: A Joint Statement on the Archiving and Preserving of Digital Information[EB/OL].[2011-02-22].http://www.ifla.org/V/press/ifla-ipa02.htm.
[4]賀朝暉,戴龍基,肖 瓏.共建共享數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7(2):14.
[5]Urgent Action Needed to Preserve Scholarly Electronic Journals[EB/OL].[2011-08-09].http://old.diglib.org/pubs/waters051015.htm.
[6]ARL Endorses Call for Action to Preserve E-Journals[EB/OL].[2011-09-08].http://www.arl.org/news/pr/presvejrnloct05.shtml.
[7]李 丹,向 菁.協作與實踐:數字資源長期保存工具及方法:2008年數字資源長期保存國際會議(iPRES2008)綜述[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9(11):70.
[8]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 Digital Preservation Policy Framework[EB/OL].[2011-02-25].http://commondepository.library.cornell.edu/cul-dp-framework.pdf.
[9]Columbia University Libraries.Policy for Preserva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EB/OL].[2011-02-25].http://www.columbia.edu/cu/lweb/services/preservation/dlpolicy.html.
[10]Yale University Library Digital Preservation Policy[EB/OL].[2011-02-25].http://www.library.yale.edu/iac/DPC/final1.html.
[11]吳振新,李春旺,郭家義.LOCKSS數字資源長期保存策略[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6(2):35.
[12]LOCKSS[EB/OL].[2010-05-20].http://lockss.org/lockss/Libraries_and_Titles.
[13]宛 玲.基于數字資源長期保存活動的利益需求的調查分析[J].數字圖書館論壇,2006(4):2.
[14]周 偉.數字資源長期保存問題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管理學院,2008:16.
[15]Participating Libraries[EB/OL].[2011-09-08].http://www.clockss.org/clockss/Participating_Libr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