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濤 周靜
【摘 要】本文結合工作實踐,就如何正確分析當前大學生黨建工作的現狀,認真查找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新形勢下大學生黨員再教育的新舉措。
【關鍵詞】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對策
高校學生黨員是大學生群體中的精英,也是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重要抓手,以及維護校園穩定的踐行者。目前,隨著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我國社會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日益增強,同時也帶來一些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沖擊了學生黨員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加之少數高校黨建工作隊伍相對薄弱,“重數量、輕質量,重發展、輕教育”的觀念尚存在,致使部分學生黨員身上暴露出一些與黨員身份不相吻合的問題,因此,正確分析當前黨建工作現狀,認真查找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研究新形勢下大學生黨員再教育新方法、新途徑、新對策,是當前高校黨建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工作。
1 當前大學生黨員再教育工作之現狀分析
1.1 部分高校加強黨員繼續教育的理念缺失
一些高校對黨員的繼續教育思想上不夠重視,認為將發展對象的培養考察工作做好,把好入黨關就行。某些基層黨組織及黨建工作者對黨員繼續教育的理念缺失,直接導致了高校黨建工作不完整、部分學生黨員質量下降。
1.2 黨員再教育的機制不完善
部分高校缺乏系統、完善的再教育管理制度和措施,黨支部的工作方式仍停留在傳統的工作模式中,對黨員的再教育只限于定期過組織生活,寫主題學習心得,沒有完善的教育、管理和指導機制,使得很多黨員不知該去做什么;對黨員的評價,僅限于入黨前的考核和評定,入黨后缺乏相應的考核評價機制,來約束、激勵學生黨員的行為。
1.3 教育管理力量單薄,部分再教育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目前,各高校從事大學生黨員再教育的專職人員很少,主要工作都落在從事學生工作的黨總支副書記和輔導員身上,而他們日常工作十分繁雜,常常無暇把學生黨員的再教育和管理工作做細做實,時常以行政管理代替思想教育。有的新入職人員在黨建工作方面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專業培訓,對黨務工作不熟悉,理論素養不高,工作能力不均衡,不能提供給學生黨員更新、更多、更有說服力的信息,甚至脫離教育實際,把握不住大學生黨員的思想脈搏以及社會焦點和時事熱點。
1.4 大學生黨員未能充分調動積極性,導致主觀能動性發揮不足
當前,對大學生黨員的教育過多地采用由上而下的說教方式,過于強調黨組織的主導地位,忽視了他們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經常把大學生黨員再教育演繹為灌輸思想、提出要求、布置任務的單向說教方式,使學生黨員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導致產生厭倦、抵觸情緒,削弱教育了教育實際效果。比如,學生黨員對教育內容缺乏選擇空間、教育的總體目標和系統要求不清晰、再教育的形式沒有充分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等。
2 加強大學生黨員再教育的重要性
2.1 永葆黨的先進性的需要
學生黨員經過了高校系統的專題理論學習和培訓,以及黨組織的教育培養考察,經過層層篩選進入當組織,但在對黨的綱領、宗旨以及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理解和實踐上,尚未達到理性的自覺程度,離黨員的先進性標準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開展學生黨員繼續教育,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學生黨員只有在思想上、言語上和行動上真正體現出來黨員的先進性, 才能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共產黨員,也只有保持了黨員個體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才能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2.2 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需要
學生黨員是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重要抓手,眾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需要通過學生黨員在學生中踐行,學生黨員的引導性和示范性作用直接決定著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實效。面對紛繁的社會和多元化的意識形態,學生黨員接受和認同什么樣的政治信仰和社會理想,其所受到的教育培養和周圍環境的影響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2.3 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優秀建設者和堅強接班人的需要
大學生是黨和國家培養的高層次人才, 是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的希望所在,而大學生黨員更是大學生中的精英分子,構建大學生黨員的繼續教育機制,是提高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需要,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我們的學生黨員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長才干的階段,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他們也需要我們構建機制,為他們提供鍛煉的平臺,提高綜合素質。
3 高校學生黨員繼續教育的路徑選擇
針對當前問題,高校大學生黨員再教育管理應構建機制,強化黨務工作隊伍的素質,突出學生黨員主體地位,努力改進教育管理方式,創新載體,采用大學生喜聞樂見、風格各異的方式來開展。
3.1 突出學生黨員主體地位,強化教育意識
要給學生黨員壓擔子、提要求,凸顯其先進帶頭模范作用。一方面,可以讓他們擔任主要學生干部,在學風、班風建設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要求黨員同志積極支持團學工作,帶領班級學生共同進步;另一方面,讓黨員與困難學生結對子,幫助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并就業;最后,要結合公開承諾推廣黨員目標管理責任制,使黨員教育管理目標和個人成長目標有機結合,激發學生黨員的進取心、榮譽感,營造爭當先進、爭創優秀的濃厚氛圍。
3.2 搭建學生黨員繼續教育網絡平臺
高校是互聯網技術推廣較早、普及率比較高的地方,作為傳播科學與文化知識的基地,高校各項工作的開展越來越依賴于電腦和網絡,學生黨建工作更是首當其沖。高校在實際工作中應把網絡技術與學生黨建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學生黨建工作水平的提高。要充分利用網絡的信息化、虛擬化等特點,強化網絡的陣地意識,唱響網絡宣傳的主旋律,發揮網絡的傳播優勢和導向功能,為學生黨員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及時開設并更新包括“黨建理論、黨建成果、黨員風采、創先爭優、黨建答疑”等內容的紅色黨建工作板塊,使之成為廣大學生黨員掌握黨的理論知識,進行學習交流的一個重要陣地。
3.3 造打造一流的學生黨建工作隊伍
選拔理論水平高、知識結構相對全面、黨性修養好、能夠把握大學生思想發展趨勢和特點、能運用信息化管理技術的青年黨員干部充實到黨務工作隊伍中。黨務干部要把學生黨建工作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進行研究,在研究中學習、思考、分析、判斷、總結、創新;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大局意識和工作成效影響周圍的學生黨員,在學生黨員中樹立黨組織的威信和良好的社會形象, 體現黨的先進性,黨務干部的示范性;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念,對大學生黨員進行人性化、科學化、規范化和個性化的教育和管理,在工作中體現為學生服務的理念。
3.4 健全學生黨員繼續教育的跟蹤、考評、激勵制度
學生黨支部必須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在黨員自我總結和自評的基礎上,以非黨員同學和黨支部民主生活會評議相結合的形式進行考核。堅持黨員聯系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制度,以便了解和掌握這部分同學的思想動態并及時向支部匯報, 既有利于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的培養考察,也有利于學生黨員對工作內容的進一步熟悉;堅持學生黨員每學期末述職答辯制度,接受廣大同學的監督;建立學生黨員信息數據庫,實行目標化、網絡化、信息化黨建工作管理;通過考核評比,對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表現優異的學生黨員進行表彰,可授予學生黨員“優秀學生黨員三好標兵”或“優秀學生黨員”榮譽稱號,激勵學生黨員勇往直前,保持學生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3.5 構建實踐育人、任務培養機制
實踐是黨員意識形成的關鍵環節,有助于加深黨員對理論的理解,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黨員意識也只有在實踐行動中才能體現。為讓學生黨員在實踐中增才干,受教育,做貢獻,增強為人民服務的自覺性。黨組織應通過構建黨員承諾制為基礎的任務培養機制,充分利用黨支部、社區等載體給學生黨員“壓擔子”,“給任務”,為每名學生黨員提供鍛煉平臺,讓他們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學生管理和公益服務等活動,充分調動學生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實際工作來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改變“入黨后曬網”的現象,有效發揮其模范帶頭作用。
【參考文獻】
[1]何熠,孫威.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機制創新[J].2012,8(374):136-137.
[2]金麗麗.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長效機制的思考[J].華章,2012(26):30.
[3]孫留濤.對高校學生黨員繼續教育的思考[J].黨史文苑,2012(6):45-47.
[4]俞衛良.加強大學生黨員的繼續教育構建機制[J].思想政治教育, 2012(6):41.
[5]林燕清.加強新時期大學生黨員再教育的思考[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1(5):164-167.
[6]任云高.學生黨員發展后的教育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華章,2012(26):72.
[責任編輯:王洪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