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花
舞蹈是表演藝術,是人體內在的愛與外在美的神韻的再現,也是天人合一的協奏曲。舞蹈藝術是運用人肢體的舞動來傳情達意的,情感到位才能賦予舞蹈作品以勃勃生機。舞蹈演員只有將真摯的感情融入到每一個舞蹈動作之中,用心來舞動、以舞姿來傳情,才能創造出一個感動人的情感世界,才能創造出真正美的舞蹈。
1 舞蹈表演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
舞蹈之所以美,原因之一是因為它包含并體現了人們的情感世界,只有將情感融入到每一個動作之中,才能賦予舞蹈以美感、賦予舞蹈以生命。舞蹈藝術是將舞蹈動作作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段,一個好舞蹈能夠表現語言文字或其他藝術表現手段所難以表現的人們內心的情感律動,包括細膩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鮮明的性格等,通過創作都能產生出鮮活的舞蹈形象,從而表達舞蹈作者、舞蹈編導和舞蹈演員內心的情感,反映出舞蹈者的思想。說到底,舞蹈是人體反映心靈動態的藝術。表演則包括“表”和“演”兩層意思。表,即情感從演員的外表上流露出來;演,即模仿。這兩句話直接地道出了“表演”二字的含義。
在舞蹈表演這個領域內,如何對待觀眾,追求什么樣的創作狀態,以什么樣的心理狀態進行表演,有著不同的表演觀念和表演理論。那么,舞蹈表演追求的是什么樣的創作狀態,到底應該建立什么樣的表演觀念呢?一個成熟的藝術品種,應從表演風格中讓觀眾看到舞蹈者想要表達的思想。
2 舞蹈表演與情感世界
舞蹈藝術是美的藝術,是善于抒情的藝術,是人們內心情感世界最動蕩不安的時刻出現的一種形體活動,是以抒發內心情感為主的藝術樣式,是情感世界到達“極致”的表現。舞蹈藝術通過尋求和抓住了人的思想感情中最集中、最凝練、最動人、最優美的地方,以一個點進行加工、創造、深雕細刻,從而才提煉出生動的舞蹈形象。也就是說,在構思舞蹈時,把深厚的感情、生動的形象、豐富的想象統一和融合起來,塑造出活靈活現的舞蹈形象,以喚起觀眾的心靈美感。
3 舞蹈表演的動作表現
舞蹈表演是依靠表演者的動作來表現的藝術。舞蹈表演的動作是整個人體協調活動的產物,表演者通過頭、眼、頸、手、腕、肘、臂、肩、身、胯、膝、足等部位的協調運動,構成有節奏感的舞蹈動作、姿態,直接表達人的內心活動,反映社會生活。
舞蹈表演的動作是由一定的情感線、視象線穿織而成的有機整體。在漫長的人類進化過程中,人們擊地而舞,鏗鏘而歌,舞蹈動作都是人體的自然生活動作,經過提煉、加工、美化而來的。我國源遠流長的民間舞蹈中許多動作就是來源于生活,它們雖經過藝術的美化和變形,但仍然能顯現其生活形態。
每個舞蹈動作都有四個基本元素構成,即動態、動速、動律、動力。這些元素的組合,是使舞蹈動作具有造型美、流動美、情感美的內在成因。對于舞蹈表演動作的塑造,表演者需要把握好以下四個方面:(1)動態,即動作的姿態,它是使舞蹈動作具有空間屬性的重要元素;(2)動速,即動作的節奏、速度,是使舞蹈動作具有流動感的基本因素;(3)動律,即動作空間走向、時間流動急緩的內在示范。加強對動律的訓練,可以更好的掌握本舞種的特點;(4)動力,即動作的力度。舞蹈表演只有把握好了這四個要素,才能把觀眾的思維帶到作品所表現的情緒情景中去,達到優美的舞蹈藝術的享受。
演員掌握了這些元素的性能之后,可以根據內容的需要,將這些元素發展、變化、重組以構成新的動作,在豐富自身肢體語言的同時,使自身的舞蹈表演風格多樣化,并且在藝術表現過程中達到張弛并蓄的境界,給觀眾以視覺上的沖擊力,以滿足文化市場對舞蹈表演不斷增長的審美要求。
4 如何增強舞蹈表演能力
舞蹈,是一種動態藝術,是以人的肢體語言作為表達工具
一門表演性藝術。舞者自身所具備的控制能力、身體協調力和身體的表現能力是從事舞蹈表演的前提條件。因此,一個由舞者如何自我控制肢體,并隨心所欲去施展身體,就成了所有舞蹈學習者首先需要解決的一大課題。
科學的呼吸能使你的舞姿優美動人,表演充滿活力。所以,我們常說“以心帶情,以情帶舞”說的就是內心與外形動作協調配合。表現內心變化不一定只是面部表情單一的變化,還包括對呼吸運用變化的控制。眾所周知,無論是古典舞基訓、芭蕾舞基訓,還是現代舞的基訓,都能為舞者的肢體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增強肢體協調性。學習和掌握高、難技術技巧是通往舞蹈藝術殿堂的第一步臺階。而正是在這一階段,我們將面臨著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使舞蹈學習者進入“放松”狀態,合理掌握呼吸則極為重要。
舞蹈初學者剛開始訓練時,學習者的身體是自然、松馳的狀態。而訓練則是有意識形成軀體的直立感、挺拔感,這是從事舞蹈藝術最基本的形象條件。“收緊到放松”這樣一個過程正是舞者自身的素質與表現力能否得到提高的重要過程。
呼吸是生命的象征,呼吸給予人類生命,給予舞蹈活力,是美的記憶。無論是在課堂訓練時,還是在舞臺藝術表演時,呼吸不順暢,就可能出現胸部僵化,以致使舞蹈形象不協調。因此合理地把握、運用呼吸。有利于提高訓練效果和充分發揮舞者們的機體能力,以創造出最美的舞臺形象。同時順暢地、有節律地呼吸,就能夠有效地柔軟軀體,令舞者的舞動點、線兼顧,銜接自然,并可根據作品情節發展變化的需要,控制或推動情緒變化,達到內與外、心與形的高度統一,從而淋漓盡致地表現作品的思想內涵。只有當舞蹈動作的韻律與呼吸韻律完全一致,才能揭示舞蹈藝術全部的美。例如蒙古族舞蹈,蒙古族舞蹈節奏明快,動作剛勁有力,感情奔放,女性舞蹈歡快優美,男性舞蹈剽悍剛勁,并以抖肩、各種馬步呈現其特色,充分表現了馬背民族的雄姿。快吸快呼如硬肩、笑肩,快吸慢呼如抖肩、柔肩、繞腕、軟手、柔臂等,慢吸快呼如單聳肩和雙聳肩。將呼吸合理運用到蒙古族舞蹈當中使舞蹈更具有民族風格;藏族人民長期生活在高原地區,受自然環境和勞動生活習慣的影響,呼吸帶有壓抑感和負重感。由于藏族舞蹈五光十色,種類繁多,舞蹈的呼吸特點也有不同。從以《弦子》為代表的藏族舞蹈特點來看,弦子音樂曲調悠揚動聽,舞蹈動律松弛優美、延綿流暢,因而呼吸就有了延綿不斷的連貫性和控制性??煳碌耐喜剑谄鸱锻瑫r快吸氣,當主立腿向前邁出時氣吸慢慢吐,在這過程中動力腿慢慢貼著地面靠近你的主立腿。《踢踏》中呼吸運用也是快吸慢吐,如:抬踏步抬起同時快吸氣,踏下去時慢吐氣。
朝鮮族民間舞蹈的動作是朝鮮民族內在的美與外在優秀舞姿的融合。與前兩個民族舞蹈相比較,朝鮮族舞蹈呼吸的運用更加豐富。朝鮮族舞蹈有各種不同變形的節奏,每種節奏有其特有的鼓點與敲擊方法,都有其相應的舞蹈動作,而舞者的呼吸與節奏必須相吻合。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呼吸在民間舞蹈中的作用,它與民間舞蹈動作緊密結合,可以改變動作的質感,使動作顯得豐滿更有張力。當然,掌握好各民族民間舞蹈的呼吸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需要我們在訓練學習中去不斷探索體會,找到呼吸的支點,讓象征著生命的呼吸在舞蹈中得以升華。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加強對呼吸的訓練,從氣息入手,來增強舞蹈表演能力。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同時,將身體的僵化問題也解決了。
舞蹈是依靠人的肢體來表現的藝術。因此,它需要將舞者的肢體解放出來,用以塑造和諧的體態,塑造藝術形象。我國的民族民間舞的訓練體系對體態要求是高度重視的。各民族的勞動人民根據本民族自身的歷史背景、人文風俗、地理環境,創造和發展了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具有不同生活情趣的舞蹈形式。因此,我們可以加強對民族民間舞蹈的學習,在豐富自身肢體語言的同時,使自身的舞蹈表演風格多樣化,并且在藝術表現過程中達到張弛并蓄的境界,給觀眾以視覺上的沖擊力,以滿足文化市場對舞蹈藝術不斷增長的審美要求。
要想表演好一個舞蹈作品,演員的二度創作也是很重要的。因為作品與演員是相互作用的,也就是說,一個好的作品需要好的演員來體現,演員進行“二度創作”。光解決身體方面的問題是遠遠不夠的。他還需加強自身的文學修養,以達到對作品、對音樂的深刻理解,跟隨舞蹈情節或者情緒的轉變來完成舞蹈表演,在動與靜、快與慢之間營造情感表現的張力。并根據作品的內涵和音樂所傳遞出來的情緒及動作的特點,找出與之相符的特定的動作感覺,從而將自己融入作品之中,塑造出作品中人物的形象。
我們應學會在眾多的藝術資源中汲取自身所需的養分,廣納博采,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將具有強烈感染力和表現力的藝術作品或藝術形象呈現到觀眾面前。在追求藝術理想的同時體現自身的藝術價值,讓自己在藝術的天地間更為自由地翱翔!
[責任編輯:尹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