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民 吳瑕
【摘 要】電氣化作為工業化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在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各行各業的發展對電氣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對電氣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找準專業定位、明確培養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案、建立適合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教學體系是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關鍵。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實踐性教學體系;雙師型
電氣科學發展至今,雖然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自動化技術都相繼成為獨立的學科和專業,但由于它們與電氣工程學科之間的緊密結合,使得這些學科與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之間的學科交叉遠非其他學科所能比擬。當今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是一個現代高科技綜合應用的、多學科交叉的、前沿科學的專業,具有廣闊的應用現實和前景。電氣化作為工業化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在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各行各業的發展對電氣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對電氣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為適應時代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電氣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要結合社會經濟發展對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人才的需求,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實踐性教學環節等進行改革與創新。
1 人才的社會需求
我國現有8000萬產業工人,其中高級技工僅占3.5%,技師與高級技師不到1.4%,而世界發達國家高級技師、高級技工的比例達到30%到40%。藍領層技術人才是指在生產崗位上承擔機床具體操作的技術工人,在企業技術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技術工人。企業對藍領層的技術工人有很大的需求,而對他們的知識和能力要求會越來越高;灰領層是指在生產崗位上承擔編程的工藝人員和機床維護、維修人員,這類人員在企業技術崗位中占25%,隨著企業進口大量的設備,灰領層人才需求明顯增加。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生可從事普通機床甚至是數控機床維護維修。調查顯示,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制造業兩個領域都呈現出需求人才趨于年輕化,對復合型、應用型、經驗型、高技能操作型和維修型人才需求旺盛。
2 制定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層次的正確定位直接關系到專業的生存與發展。找準專業定位,明確培養目標是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關鍵。電氣自動化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綜合素質高,應用能力強,掌握電氣工程及自動控制技術的基礎知識,能夠應用計算機技術和電氣自動化技術,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設計、系統運行、設備管理與維修、供配電的安裝、調試、運行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高技能工程技術人才與管理人才。根據培養目標確定學生應該具備和達到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因此,在構建課程體系時,堅持以應用能力為主線,根據培養目標,對課程內容進行歸類、整合、調整,形成以應用能力培養為目標的課程體系。
3 建設實踐性教學體系
通過實踐教學提高各知識塊的融合。綜合考慮構建一套由基礎到專業、由簡單驗證到綜合系統設計的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的作用是輔助理論教學,通過實踐教學加深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通過實踐教學又可對學生進行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3.1 構建實驗平臺,依托仿真技術,調動學生興趣
在課程中推廣和運用仿真實驗手段,實現仿真實驗與相關課程的有機結合。教師在講授專業課時,通過較多實例的仿真講解,使學生對該專業課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應用,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對該課程有更加全面的掌握。
3.2 引入科研項目,注重實踐培養
實踐教學將由淺入深,由基礎到綜合將教師的科研內容和科研成果、工程實際問題等引入到實驗教學中,把知識學習、技能訓練、能力培養等融合在一起,增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提高教學效果。適時引入設置創新型實驗項目,讓學生及時了解實驗新技術的發展,注重培養學生掌握新實驗技術的能力。
3.3 強化課程設計
專業課程設計建設的重點是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而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是選擇合理的課程設計題目。在具體的課程設計中,注重實踐性和可操作性,選題與相關企業緊密結合,使學生從中汲取更多的經驗,既鍛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增強了實際操作能力。
3.4 保持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和應用性
課程體系的內容要反映電氣自動化技術的先進性和應用性,這是不容置疑的。當然,課程的構建是要有一定周期的,在當今科技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中,新器件、新裝置、新功能、新技術層出不窮地應用,要想在課程體系中不斷反映最新的技術,無論從設備、師資和教學資料等方面,都是難以做到的。所以,課程的先進性不完全等同于技術的先進性。但是,教學內容應該是當前較普遍應用的技術(或器件)。同時,必須將一些新器件和新技術的應用整合進教學中來。如人機界面技術,觸摸屏,組態技術等。
4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電氣自動化課程體系建設能否達到目的,關鍵在教師的觀念、教師的能力、教師的素質。如何培養建設一批高水平、高技能人才,是每個院校都面臨的共同難題。這不僅要求每一位教師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更要具備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即需要“雙師型”素質的師資。為此,要做好人才的培養工作,把提升師資隊伍的層次、優化師資隊伍的結構、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作為師資隊伍建設的重點工作。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注重教師進修提高,鼓勵青年教師到高等院校、培訓機構和企業進修學習,提高學歷、學位和專業實踐技能,同時從其他院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單位聘請理論新、實踐工作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充實教師隊伍,派遣專業教師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企業實踐等多種形式提高教師的雙師素質,通過這些方式促進學術帶頭人后備力量的培養工作,從而形成一支整體水平高、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
5 結束語
在職業教育領域,我們應培養出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實踐教學環節。通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新知識、開闊新視野、增強新本領。一個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是要經過多次實踐和反復修改的。因此,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不斷充實完善教學體系的內涵和外延,努力培養出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更好地為經濟社會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徐濾非,胡學芝,吳鴻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體系研究[J].黃石理工學院學報,2008,24(1):57-64.
[2]王曉芳,羅慶躍,等.電氣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邵陽學院學報,2008:285-287.
[3]楊兆華,蘇彩紅,王飛.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增刊)第32卷,2010:37-38.
[責任編輯: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