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文 楊淑霞 賈全倉
【摘 要】針對電腦控制點火系故障檢測關聯度大的問題,提出了優先對點火系進行整體性能檢測,以確定是否為點火系故障,然后再進行元器件檢測的方法,從而使電腦點火系的故障檢測思路更加清晰,針對性更強。
【關鍵詞】電腦控制點火系;故障診斷;檢測方法
點火系是汽油發動機各系統、機構中故障率最高的系統,其技術狀況不僅影響發動機的動力性、燃油經濟性和排放性能,還決定了發動機能否正常工作。目前電控汽油發動機廣泛采用電腦控制點火系統,而由于其結構組成較為復雜,其故障現象與其它系統關聯度大,如燃油系統,因此給故障檢測帶來一定困難。本文從電腦點火系組成原理出發,針對其故障檢測關聯度大的問題,提出了優先對點火系進行整體性能檢測,以確定是否為點火系故障,然后再進行元器件檢測的方法,從而使電腦點火系的故障檢測思路更加清晰,針對性更強。
1 電腦控制點火系的組成原理
電腦控制的點火系可分為有分電器式和無分電器式兩類。前者由傳統機械式分電器完成高壓配電,而后者由電子分火方式完成高壓配電。有分電器電腦控制點火系主要由傳感器、ECU、點火器、點火線圈、配電器和火花塞等組成。無分電器電腦控制點火系可分為各缸單獨點火和雙缸同時點火兩種,其組成與有分電器式相比主要為去掉了分電器。在工作時各傳感器對點火有關的各種運行參數和使用因素進行信號采集和檢測,然后由電腦進行運算、處理后給點火器提供點火控制信號,從而使發動機在各種工況下都能在最佳的時該點火,從而改善了發動機動力、經濟和排放性能。
2 電腦控制點火系性能檢測
點火系的基本功能是在適當時刻為發動機各缸提供足夠能量的電火花,以點燃缸內壓縮可燃混合氣。點火系性能的檢測就是對點火系基本功能的檢測。
2.1 點火波形的檢測
示波器是一種可顯示電路參數隨時間變化波形的多用途檢測設備,既能顯示瞬態波形,也可瞬態采樣。點火系低壓、高壓部分的電壓變化有一定的規律,因此,把用示波器實際測得的點火系電壓波形與正常情況下波形對比分析就可判斷點火系技術狀況及故障所在。
2.1.1 點火初級波形檢測與分析
點火初級波形檢測主要包括檢測初級閉合角波形、點火初級線圈電流波形。初級閉合角波形用來分析點火閉合角隨發動機工況變化的情況、確定平均閉合角的度數和分析點火線圈和初級電路性能,從而對點火模塊、ECU的性能和點火線圈初級電路性能提出判斷依據;點火初級線圈電流波形用來分析點火模塊在工作中電流的變化和對電流的限制情況。
2.1.2 點火次級波形檢測與分析
點火次級波形檢測主要包括檢測次級陣列波和單缸波形等。其波形檢測結果不僅可反映次級電路的綜合性能,如配電器、高壓線和火花塞等,也反映初級電路性能,同時也可反映汽缸密封性和混合氣情況,如果被測發動機次級波形沒有問題,即可說明點火系、供油系等均無問題。
2.2 點火正時的檢測與分析
點火正時指正確的點火時間,一般用點火提前角表示。點火提前角對發動機的動力性、燃油經濟性和排放性能都有很大影響。發動機最佳點火提前角應隨發動機轉速、負荷、汽油抗爆性和使用條件等因素而變化。
電腦控制點火系其最佳點火提前角包括三部分:初始點火提前角、基本點火提前角、修正點火提提前角。初始點火提前角表明配氣正明和裝配質量;基本點火提前角的大小,決定于節氣門開度和發動機轉速,應隨發動機轉速增大而增大,隨發動機負荷增大而減小;修正點火提前角受使用因素影響。點火提前角的檢測可用示波器或正時燈來檢測,具體檢測應參照相關儀器說明及相關車型維修手冊進行。
3 電腦控制電火系元器件檢測
當電腦控制點火系出現故障時,應首先利用汽車自診斷功能調取相關故障信息,并按該車型維修手冊說明進行元器件及電路檢測以確定故障部位及原因。當無故障碼時,如懷疑是點火系故障時,則可用示波器對點火系性能進行檢測,確認后就可對點火系相關元器件進行檢測診斷。
3.1 元器件直觀檢查
當確認電腦控制點火系出現故障時,應先對點火系相關部位,部件其連接導線進行外觀檢查。查找各個插接器是否有污損、插接不到位而引起的接觸不良;檢查電線是否有斷開,是否有磨損而引起線間或與地短路燒壞的地方;各傳感器與執行器是否有零件松動、丟失、變形、卡死、磨損等機械故障。直觀檢查可比較容易地發現一些外顯故障,是一種最簡單最基本的故障診斷方法。
3.2 元器件儀器檢測
電腦控制點火系主要包括相關傳感器、ECU、點火器及高壓電路元器件以及高壓電路和低壓電路部分,由于車型不同,或同種車型而生產年代不同,及元器件內部結構、電路和有關工作參數也不完全相同,具體檢測診斷應查閱各車型維修手冊。
【參考文獻】
[1]朱軍.電子控制發動機電路波形分析[M].機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2]陳煥江.汽車檢測與診斷技術[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3]吳際璋.當代汽車電控系統結構原理與檢修[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4]吳榮輝.電噴發動機控制系統[M].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尹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