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朋輝
鄭州人民醫院CT 室,河南鄭州450003
在平時的臨床工作中,經常會有一些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早期進行CT 檢查時并沒有檢查出炎癥的變化,但是后來再進行檢查時卻會發現炎癥。早期進行的CT 檢查多為B 和C 級的胰腺炎患者,之后進行檢查的多為D 和E 級的比較嚴重的急性胰腺炎。出現這類問題的原因是因為從胰腺出現病變到發生炎癥需要一段時間過程,檢測到這一變化也是需要時間的。因此,只有找出急性胰腺炎CT 檢查的最佳時機才能更好進行相應的治療。
選擇2010 年6 月~2011 年6 月在筆者所在醫院進行檢查的、被疑診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230 例,最終確診的有173例。172 例患者中男136 例,女35 例,平均年齡(4018)歲;其中膽源性胰腺炎89 例,高脂血癥為102 例。
根據患者急性胰腺炎癥狀發生到進行CT 檢查的時間間 隔,分 為4 個 時 間 段,即12 h 內,12 ~24 h,48 ~72 h,72 ~120 h,分析不同時間段CT 檢出率。將172 例患者隨機 分 為3 組:12 h 進 行CT 檢 查 為A 組;12 ~24 h 為B 組;48 ~72 h 為C 組。為了更好的觀察病情發展變化,A 組患者在發病后72 ~120 h 之間再進行第2 次CT 檢查,稱為D 組。各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胰腺炎的病因、病情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Balthazar 等按急性胰腺炎的炎癥擴散程度的CT 分級法:胰腺正常位A 級;胰腺局限性腫大為B 級;胰腺四周出現炎癥為C 級;胰腺周圍有單發性積液區為D 級;有多個積液區的為E 級。將B 級以上的定為CT 檢查胰腺炎陽性。
應用SPSS10.0 統計軟件處理,采用x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一般資料(n)
隨著時間的延長,CT 檢查被診斷為急性胰腺炎陽性的逐漸增多。在B 組患者中,CT 檢查為陽性的所占比率為88.7%,明顯高于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與C 和D 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說明被疑診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要在12 ~24 h 內進行CT 檢查,有助于較早檢查到胰腺炎的病情變化。根據Balthazar 按急性胰腺炎的炎癥擴散程度的CT 分級法,對確診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不同時間段進行研究發現:隨著時間的不斷的延長,被檢查出胰腺炎D 級和E級的檢出率越來越高;48 ~72 h 的D、E 級檢出率明顯比12 h內和12 ~24 h 的檢出率要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但與72 ~120 h 的檢出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說明大部分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需要在48 ~72 h 進行CT 檢查,可以比較早的檢查到胰腺炎炎癥的嚴重程度。見表2、3。
急性胰腺炎在進行影像學檢查時,首選B 超檢查,但是當胃腸道內有大量積氣時,B 超檢查則沒有什么效果,此時應該采用CT 檢查。CT 檢查有較好的空間分辨率以及密度分辨率,不但能夠顯示急性胰腺炎形態學上的變化,而且能顯示急性胰腺炎的病理上的變化[2]。CT 檢查是目前檢查急性胰腺炎的最準確的影像學方法。能夠早期診斷,分期,判斷嚴重程度分級,并能檢查是否有并發癥。而且對胰腺實質以及胰周壞死的定性、定量分析對臨床治療有重要意義。比如胰腺的增大以及出血和壞死,胰腺周圍的化膿性感染,胰腺炎向其他間隙的擴散,擴散的范圍甚至累及的區域,都能夠在CT 掃描中得到全面又準確的顯示[3]。CT 檢查還可以檢測到病變的CT 值,能判斷病變的性質,并可以判定有無重要的并發癥等。國外很多學者認為增強CT 的早期檢查不宜太早,除非診斷特別不明確,這是因為胰腺的無菌性壞死大約在1 ~2 d 才形成,在2 ~3 d 時CT增強掃描才能分辨清楚壞死的胰腺組織,所以增強CT 掃描宜在2 ~3 d 之后進行[4-5]。

表2 不同的時間段的CT檢出率(n)

表3 不同時間段胰腺炎的CT分級(n)
急性胰腺炎的CT 掃描通常采用平掃與增強掃描相結合的方法。平掃可以發現胰腺的腫大,密度的降低,輪廓是否清晰以及胰腺周圍的滲液等變化;增強掃描,特別是螺旋CT 的增強掃描,可以準確的檢查出胰腺壞死。10%~20%的急性的輕型胰腺炎患者在進行CT 平掃時,沒有明顯的陽性表現,其余的就可以看見胰腺的不同程度的腫大,大多數為彌漫性的,還有少數是局限于胰頭部位。胰腺的密度大部分是模糊的,也有部分是清晰的。增強CT 掃描胰腺可以沒有異常的強化或者是異常的密度影[6]。但急性壞死性的胰腺炎,胰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出血以及壞死等變化。胰腺出血和壞死多數呈局限性或者彌漫性,壞死區的CT 值為3 ~5 HU,胰腺的體積明顯增大。胰腺水腫,CT 值低于正常胰腺,CT值為40~50 HU。出血區域的CT 值顯著增高。胰腺的包膜水腫以及增厚或者包膜下有積液時,胰腺包膜可以被掀起,約有1 mm 的厚度。還能出現胰腺周圍的脂肪層變模糊甚至消失;腎旁的間隙和小網膜內的積液等胰腺周圍的影像學改變以及胰周蜂窩織炎和胰周膿腫等并發癥的變化。
CT 檢查是無創檢查,而且分辨率高,可以顯示X 線檢查不能顯示的器官組織的病變。檢查方便、安全,只要患者不動,就能順利完成檢查,患者容易接受,而且隨診比較方便,對于急診患者能快速做出診斷,以便于爭取時間搶救患者。另外,CT 檢查還可以短期內重復進行,能夠顯示胰腺炎的變化過程,能更好的指導臨床治療,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CT 掃描同核素掃描以及超聲圖像相比較,CT 圖像更加清晰,而且解剖關系很明確,病變能夠很好的顯示出來。因此,運用CT 進行檢查,病變的檢查率以及診斷準確率都很高。必要的時候,還能加做增強掃描,使圖像更加清晰,并能更好的鑒別診斷某些疾病,進一步提高病變診斷的準確率。如果使用的造影劑是非離子造影劑,則安全性更高。早期的CT 檢查是及時診斷為胰腺炎的比較可靠的方法。CT 檢查不會受到胃腸道氣體的影響,避免了呼吸運動的偽影,對早期急性胰腺炎以及并發癥的診斷,制定治療方案及預后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能使患者得到早期的治療,從而減少并發癥以及死亡率,值得在臨床早期推廣。
[1] BalIhazar EJ,Ranson JH,Naidich DP,et al.Acrte pancreatitis:prognostic value of CT[J].Radiology,1985,156(3):767-772.
[2] Banks PA.Practice guidelines in acute pancreatitis[J].Am J castm-enkmlogy,1997,192(3):377-386.
[3] Forsmark cE,Tbskes PP.Acute pancreatitis-medical management[J].CritCare Clin,2007,11(2):295-309.
[4] 沈春林,汪浴宇,劉月軍.32 例急性胰腺火的螺旋CT 診斷[J].廣西醫學,2011,33(12):1603-1605.
[5] 楊濤,阿拉騰巴根,王一晨.急性胰腺炎CT 診斷方法初探[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27):86-87.
[6] 夏萬平.CT 在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診斷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1,9(2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