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萍 聶慶東 殷 敏
1.清華大學醫院檢驗科,北京100084;2.清華大學玉泉醫院檢驗科,北京100049
淋病是目前較流行的性傳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之一,約占全球STD 病例的3/4,在我國亦呈逐步蔓延之勢,嚴重威脅人群健康[1-2]。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是淋病的病原體。目前實驗室對淋病檢測方法多種多樣,筆者對來自臨床100 例可疑標本分別進行分泌物培養法、分泌物直接涂片法、尿液淋球菌快速檢測,分析各自的陽性率及臨床實用性,以期為基層醫院臨床提供準確可靠的診斷依據,現報道如下。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08 年3 月~2011 年11 月收治的臨床100 例疑似淋球菌感染患者,均有尿頻、尿急、尿痛、有膿性分泌物溢出等癥狀。均在未使用任何藥物前或停藥3 d 后采集2 份分泌物標本、1 份尿液標本進行檢測。
1.2.1 分泌物培養法 巧克力平板培養基購自天津市金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1.2.2 分泌物直接涂片法 選用購自珠海貝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快速革蘭染色液。
1.2.3 尿液淋球菌快速檢測 選用鄭州安圖綠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淋球菌檢測試劑盒。
1.3.1 標本采集 由門診醫生進行分泌物標本采集,以一次性拭子采集男性患者尿道內2 ~4 cm 處膿性分泌物、女性患者宮頸口內側0.5 ~1.0 cm 處分泌物黏液,取2 份標本分別均勻涂片采用革蘭染色后(染色過程詳見試劑說明書)鏡檢,鏡檢找到白細胞內有腎形革蘭陰性雙球菌者為陽性。另1 份標本置于無菌試管內,保溫及時送檢,接種于巧克力平板,在5%CO2環境下培養24 ~48 h,根據菌落形態用氧化酶進行鑒定,并且涂片鏡檢為革蘭陰性雙球菌者為陽性。
1.3.2 標本檢測 用一次性尿杯采集初段尿標本,1 h 內檢測完畢。取2 mL 標本加入反應試管內,垂直滴加3 滴試劑,塞緊管塞,輕輕搖勻。放置5 min 后(輕度患者可延至10 min),再輕輕搖勻1 次(若已產生氣泡不必再搖),觀察反應管內尿液上部氣泡形成情況,20 min 后結果無效。若液面上部形成一層白氣泡或液面上層管壁形成一圈細小的白氣泡者判讀為陽性。
100 例可疑標本中,分泌物培養陽性結果35 例、陽性率35%;分泌物直接涂片法找到革蘭陰性雙球菌(細胞內)39例、陽性率39%;尿液淋病快速檢測陽性結果44 例、陽性率44%。培養法一直被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為用于診斷NG 感染的“金標準”[3],用直接涂片法、尿液淋球菌快速檢測法與培養法進行比較,得出直接涂片法、尿液淋球菌快速檢測法與培養法的符合率分別是96%、91%。見表1。

表1 直接涂片法、尿液淋球菌快速檢測法與培養法檢測結果比較(n)
淋病是我國目前最常見的性傳播疾病之一。臨床主要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男性尿道口可見膿性分泌物,引起尿道炎;女性可表現為陰道分泌物增多,宮頸可見膿性分泌物,引起陰道炎、盆腔炎等。慢性感染者還可導致不育[4]。因此快速確診是治療和預防淋病的關鍵。筆者通過對臨床100 例可疑標本分別進行分泌物培養法、分泌物直接涂片法、尿液淋球菌快速檢測。結果顯示,培養法陽性率為35%,與國內同期其他文獻報道結果[5-7]陽性率不是很一致,這可能與受檢人群及患者男女比例有關。培養法的陽性率并不是很高,這可能是因為NG 是一種需要復雜營養的脆弱細菌,不耐受干燥和低溫,要在5%CO2且濕潤的環境下才有可能生長。而且需要盡快接種標本,床旁接種最好,但臨床往往達不到這種要求。所以致使培養的陽性率并不是很高,尤其是女性患者易受很多雜菌的干擾,影響NG 的生長。涂片法的陽性率為39%,快速檢測的陽性率為44%,以培養法為參考方法與之相比較,該兩種方法陽性率均高于培養法,這可能與培養法條件要求比較高,有可能有陽性標本在留取到接種過程中沒有存活有關。但該兩種方法與培養法的符合率均高于90%。其中快速檢測法的陽性率最高,這可能是由于快速法的原理是基于淋球菌具有一種特異性酶反應測定系統,當標本中含有此酶時,就會發生生化反應同時產生氣泡。正常情況下尿或分泌物中的雜菌產生此酶的活性很低不足以產生陽性反應。但當雜菌數量大大增加時,就可引起假陽性反應。同時血尿和嚴重蛋白尿時也可影響結果判斷。特別是女性標本,分泌物增多時會干擾快速檢測產生假陽性。直接涂片法與培養法的符合率很高,比快速檢測的陽性率略低一些,除了快速法的假陽性反應干擾外,也可能與分泌物的取材部位和留取方法有關。
本研究檢測的陽性涂片標本按照操作規程規定報告的都是在細胞內找到革蘭陰性雙球菌。而也有文獻報道[8],未找到細胞內革蘭陰性雙球菌,細胞外找到的標本進行培養也有53%的標本培養為陽性結果。因此當僅有胞外找到革蘭陰性雙球菌并不能完全排除淋球菌感染的可能,應高度考慮。革蘭染色后鏡檢和淋病快速檢測法與培養法的符合率均在90%以上,且相對于培養法更簡便、快速。但存在一定的假陽性率和假陰性率,因此對于沒有培養條件的基層醫院而言聯合檢測分泌物涂片法和尿液淋球菌快速檢測法,可以互相彌補,以供臨床綜合診斷,提高淋球菌檢測的準確率。
[1] 徐杰偉,何艷嫦.三種方法檢測淋病奈瑟菌的結果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12):1301-1303.
[2] 曹陽,熊將軍.兩種方法檢測淋球菌的臨床應用評價[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9,6(11):869-870.
[3] 張秀珍.當代細菌檢驗與臨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208.
[4] 李楨,葉峰山,李連青,等.幾種淋病奈瑟菌檢測方法的比較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10,39(4):177-178.
[5] 稅開毅.三種檢測淋病奈瑟氏菌方法結果比較[J].中國醫學創新,2009,6(29):134-135.
[6] 黃谷孫,李森真,葉珊,等.實時熒光定量PCR 檢測女性淋球菌的評價[J].現代預防醫學,2007,34(5):939-941.
[7] 周志光,胡永葵,黃霖慶.淋球菌快速檢測法在高危場所人群現場調查中的應用[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0,9(20):1566-1567.
[8] 蘇春霞,王凌,王耀榮,等.鏡檢白細胞外G-雙球菌陽性的男性尿道分泌物淋球菌培養結果分析[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1,43(6):71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