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洋洋
(中央財經大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北京 100081)
無論在發達或發展中國家,中小型企業都是推動創新活動、強化市場競爭性、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核心角色。就我國而言,中小型企業在企業總數中占有高達90%以上的比例,不僅是我國GDP的重要貢獻者,同時還提供了超過60%的就業機會,長期以來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發展卻一直受到融資困難的限制。近年來,國家對于中小型企業扶持力度有所加強,但中小型企業融資困難的現狀卻并沒有發生明顯的改善,中小型企業融資困難仍舊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小型企業之所以融資困難,根本原因在于其小規模與較弱的抗市場波動能力所產生的融資高風險性。銀行等金融機構需要衡量中小型企業融資風險的有效手段,因此,對于中小型企業績效評估體系的建立是至關重要的。健全的評估體系不僅可以為銀行提供企業的償付能力、發展潛能等多方面信息以作為放貸的參考依據;也可以使企業本身及時發覺不足,幫助企業找準定位、調整結構與運營策略,以從根本上降低中小型企業的融資風險,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
本文采用模糊綜合評判方法對中小型企業的綜合績效進行評估,以考慮與權衡不同因素對于企業綜合績效的影響,并使得評估體系具有較強的全面性、有效性與可操作性。
模糊綜合評判法是在模糊環境下對受多種因素影響的事物做出全面評價的一種有效多因素決策方法。設兩個有限論域如下:

其中稱U為表示綜合評判多種因素的因素集;稱V為表示多種決斷的評判集。因素的權重分配亦為一個U上的模糊子集,記為:



其中,bj表示第j種評判在綜合評判中的地位。
如果存在一個從U到V的模糊關系R=(rij)n×m,可由R得到一個模糊變換TR。因此,可建立起如下綜合評判數學模型:
(1)因素集U={u1,u2,...,un}
(2)評判集V={v1,v2,...,vm}
(3)單因素評判

其中,R為U到V的模糊關系矩陣,R=(rij)n×m。如此,由(U,V,R)共同構成一個模糊綜合評判數學模型。此時若輸入一個權重分配:A={a1,a2,...,an}∈P(U)則可以得到一個綜合評判B=A°R∈P(V)。即

其中,°為所采用的算子,對應于M(∧,∨),M(·,∨),M(∧,⊕),M(·,⊕)四種不同的決策方式,“∨”、“∧”分別表示“取大”、“取小”。其中前三種均用于需要突出主因素的情形,最后一種加權平均型則適用于需要對各指標均衡兼顧的情形。
模糊綜合評判的特點是綜合了諸多對于一個事物產生影響的因素,做出接近于事實的評判,避免了從一個因素做出評判的片面性。
在對中小型企業進行績效評估的過程中,需要對被評估對象的各方面(各要素)進行評估,即需要首先進行評估指標的確定。只有以確定評估指標作為績效評估的基礎,才能使評估具有可操作性。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由一組相互獨立卻又相互關聯,能夠全面、完整反映企業績效的指標構成。根據上市公司年報信息的披露情況(信息的可獲得性),兼顧指標全面性與代表性,創建績效指標體系見表1所示。

表1 企業綜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定義總權重集A={a1,a2,a3,a4,a5}
同理Ai={ai1,ai2,...ais},s為第二層指標Ui所包含的2級指標數。

聘請相關專家通過對準則層和指標層(如表1中所示)的同一層指標兩兩進行比較,以“1—9”標度確定兩個評估指標之間的重要性,構建起各層相應的判斷矩陣Y。在兩兩比較判斷矩陣基礎上,運用算數平均法計算具體權重值。
使用上述方法確定的準則層(一層指標)的判斷矩陣及權重計算結果如下:


單因素評判的結果也就是說不同指標的隸屬度函數的確定對于模糊綜合評判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同函數對于評判結果的影響較大。考慮到對于中小型企業并不存在明確定義與權威參考指標,此處本文采用模糊優選模型來評估中小型企業的績效優劣。
建立模糊評判矩陣為:

得出各指標層對于準則層的模糊評判矩陣為:

表2 績效模糊評價因素權重及隸屬度值一覽表

其中,A={a1,a2,a3,a4,a5}為準則層指標的權重向量;°算子仍取M(·,⊕)。
選取深圳上市建筑工程板塊的中小型企業5家分別記為A、B、C、D、E為實證分析樣本,由其2011年三季度報中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整理所得權重及隸屬度數值見表2所示。
由上述數學模型計算可得:

所得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經營績效模糊綜合評判結果
根據最大隸屬原則,5家企業的綜合績效為A?C?B?E?D。其中,A在U2(營運能力)方面有著絕對優勢,說明其為運營情況良好的成熟企業;C與E在U5(成長能力)方面明顯高于A、B、D,是具有發展潛能的新興企業,有著較大發展空間,其中C的U4(現金償債能力)更在五家公司中居首,表現出了較強的償付能力;而B與D則在U5(成長能力)遜于A、C、E,剩余的指標中D則明顯處于較低水準,B雖略高于D也尚未達到平均水準,可分析得出二者均為處于衰退期的企業,又以D的衰退更為嚴重,因此金融機構對于二者的貸款請求應予以慎重考慮,而企業本身則應注重產品的創新及改良從而增強競爭力,以謀求現況的改善及持久發展。
本文選取模糊綜合評判方法建立起了多層次、多目標的復合體系,能夠有效從償債能力、運營能力、盈利能力、現金償債能力、增長能力五方面評判企業綜合績效,較好地解決了不同指標的權重確定問題。該模糊綜合評判體系不僅考慮了專家的豐富經驗,同時還在定性的基礎上加入定量因素,為企業的績效綜合水平、變化趨勢等提供了客觀的理論依據。其所產生的評估數據可以作為銀行放貸的有效依據;也可以幫助企業切實了解自身優劣勢,及時找準定位、調整策略方向,以提高企業綜合實力為根本入手降低中小型企業的融資風險,改善中小型企業融資困難的現狀、為中小型企業的長遠發展創造機遇。
[1]羅黨,王淑英主編.決策理論與方法[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2]王彥,田文斌,郎敏.發達國家對中小企業政策支持的經驗及借鑒[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1,(3).
[3]胡正明,王躍嶺,楊靜.基于模糊綜合評價的企業營銷力評測[J].統計與決策,2011,(2).
[4]楊樹東,何建敏.模糊綜合評判在財險公司績效評估中的應用[J].統計與決策,2011,(1).
[5]郭華平,管良坤.企業業績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實證檢驗[J].求索,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