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英 陳榮林
江西省瑞昌市中醫院內科,江西 瑞昌 332200
為了解中風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筆者對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52例中風患者進行回顧性調查分析,現將結果報導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52例中風患者,其中女性105例,男性147例,年齡42歲~93歲,住院天數3~62天,住院后2天內死亡或自行要求出院的患者未入選本次調查分析,所有的中風患者均經頭顱CT確診,醫院感染診斷均按照衛生部制定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診斷。
1.2 方法 根據有無醫院感染將患者分為感染組和非感染組,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根據病歷中醫囑單、病程記錄、檢驗單、病史記錄、體溫單、護理記錄單等來分析與醫院感染發生的相關因素。
1.3 統計學方法 本調查分析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采用x2檢驗,檢驗水平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醫院感染的情況 本組252例患者有38例發生醫院感染,感染率15.1%,感染部位及構成比見表1。

表1 感染部位及構成比%
2.2 相關易感因素分析 意識障礙、執行侵入性操作、臥床時間長≥15天、年齡≥65歲,是醫院感染的易感因素,見表2。

表2 中風患者醫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構成比%
醫院感染是中風患者常見而嚴重的合并癥,一旦發生,不僅增加患者痛苦,也會增加醫療費用,嚴重者可能導致患者死亡。因此了解中風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的相關因素,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對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調查結果發現,252例中風患者中有38例發生了醫院感染,感染率為15.1%,且以下呼吸道感染為最常見,這與國內文獻[1、2]的報道結果一致,經卡方檢驗后發現中風患者醫院感染的易感因素有:①意識障礙 中風患者意識水平下降程度與病情的危重程度呈相關關系。患者有意識障礙,從而出現呼吸、吞咽、咳嗽反射等障礙,從而出現排痰障礙,誤吸、誤咽等,形成吸入性肺炎,因此其呼吸道感染發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②侵入性操作 由于中風患者大多數病情危重,為了救治患者,往往要進行侵入性操作,如氣管切開、氣管插管、吸痰、留置導尿、留置胃管、留置導管針輸液等,這些侵入性操作均不同程度的破壞了機體的防御屏障,給病原體的入侵提供了條件,因而易并發醫院感染。③臥床時間≥15天 中風患者有意識障礙者需長期臥床,機體抵抗力差,容易出現墜積性肺炎,皮膚粘膜感染[3],而隨著住院時間的增加,抗菌藥物的使用時間和種類也會相應增加,從而加大耐藥菌的產生,也可能導致菌群失調,容易發生胃腸道、口腔、粘膜真菌感染。④年齡≥65歲 這是由于老年患者各組織器官已發生退行性病變,機體免疫力下降,各種基礎病多,這也是容易發生醫院感染的易感因素之一。
根據本組中風患者醫院感染的調查分析結果,提出以下護理對策:①對昏迷及氣管插管的患者,必須加強口腔護理,每日口腔護理兩次。②掌握正確的吸痰技術,以免損傷呼吸道粘膜及帶入感染細菌。③對意識障礙及活動受限患者,要1~2小時翻身拍背1次,保持皮膚粘膜完整清潔,不能咳嗽排痰者,給予吸痰,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痰液黏稠不易咯出者予以霧化吸入。④加強基礎護理和健康教育,對患者進行有關下呼吸道感染的教育,指導病人進行深呼吸訓練和有效咳嗽訓練。⑤ 對有侵入性操作者,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同時要做好各種留置管道的護理,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要盡早拔管,留置導尿者,尿道口每日消毒兩次。⑥加強病房管理,限制或減少人員探視,定時開窗通風,病室空氣消毒每日一次。⑦執行各項護理操作前后嚴格按七步洗手要求洗手。⑧合理使用抗生素。
[1]何桂蘭.腦出血患者醫院感染分析及護理對策[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8.10(6):838-839.
[2]姜佩娥,朱紅霞.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醫院感染原因分析1文,護理干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2):296-297.
[3]高立平.2008年住院患者醫院感染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9):1240-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