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芳 何寶珍
江西省瑞昌市中醫院,江西 瑞昌 332200
食道癌是全球常見的惡性消化道腫瘤之一,全世界新發病例約30萬,我國的食道癌發病率居世界之首。食道癌早中期主要采用手術治療[1]。食管癌的術式多為經左或右外側胸切口,切口大,需切斷或切除肋骨,胸壁肌肉損傷嚴重,術后恢復慢,痛苦大,充分控制疼痛是術后患者護理的重要方面之一。超過一半的術后患者只使用藥物鎮痛,并不能真正的緩解其疼痛。疼痛是一種不良的生理體驗,較多發生于食道癌手術后,它給患者帶來了許多身體不適,并給他們的心理、精神等方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影響,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直接影響。本研究通過對食道癌患者術后疼痛的相關護理情況進行探討,旨在總結護理經驗,減輕術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手術患者的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食道癌手術患者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齡30~75歲,平均年齡 (56.6±3.5)歲。納入標準:①食道癌均經手術和病理學檢查證實。②無胃腸道手術史,術前無腸梗阻、腸穿孔、腸炎、消化道出血等并發癥。排除嚴重心肺肝腎功能不全,內分泌或免疫性疾病及精神障礙患者。入選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麻醉方式均為全身麻醉。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例,2組患者年齡、性別、手術方式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一般的術后疼痛常規性護理,觀察組采用積極有效的綜合性護理,具體如下。
1.2.1 術前宣教。加強有關食道癌術前術后的健康宣教,告知術后可能出現的疼痛、疼痛原因、疼痛持續時間、鎮痛藥物、鎮痛方法等內容,使患者更好的了解手術情況[2],以減輕患者對疾病及預后的憂慮,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向患者講解止痛的重要性,消除對疼痛的恐懼、焦慮,及時報告疼痛,及時止痛以利于早期活動,減少術后并發癥。在臨床上,當患者被告知麻醉止痛藥引起延緩切口愈合發生率極小,止痛后能利于早日康復時,患者都愿意接受麻醉止痛藥。
1.2.2 心理疏導。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環境,護理人員將醫院環境和各項規章制度介紹給患者,讓患者盡早適應環境,主動與他們接觸,關心患者,鼓勵患者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要求家屬密切配合,支持醫生和護理人員,隨時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心理狀態,飲食,休息等。勸導家屬盡量不在患者面前討論病情和預后,及時將良性信息反饋給患者,避免家庭成員的消極情緒,減輕其沉重的心理壓力。以協同藥物作用,提高止痛效果。
1.2.3 控制疼痛。告訴患者疼痛可受體位活動、心理因素等影響而加重,教會患者一些如分散注意力、調節呼吸、變換體位等簡單的疼痛自我控制方法,放松身心和局部,活動或咳嗽時保護傷口,以達到使疼痛減輕的目的[3]。在保持安全體位的前提下,指導患者床上肢體活動,如腕、肘、肩關節運動,使護理最大限度地起到緩解生理病痛和提高舒適度的作用。對體質虛弱、活動無耐力者,制定翻身計劃。督促并協助患者翻身。及時更換濕污被服,保持床單的整潔干燥使病人臥位舒適。觀察患者表現,準確地對其疼痛進行評估,需要時給鎮痛劑。
1.2.4 有研究表明術后各種管道 (胃管、營養管、胸腔引流管、尿管、靜脈穿刺管道等)造成患者不舒適比例占到100%[4],應保持各管道的連接準確,固定牢靠,防止脫出,引流通暢,準確記錄引流的量、顏色、性狀。
1.3 觀察指標
1.3.1 比較2組患者的疼痛情況。疼痛分級為輕度疼痛:間歇性疼痛,可不用藥;中度疼痛:持續疼痛,需用止痛藥;重度疼痛:持續性疼痛,不用藥不能緩解疼痛。
1.3.2 滿意度評價。采用問卷調查法,評價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4個等級,以非常滿意和滿意計算滿意度。
1.3.3 對2組的康復情況進行比較。
1.4 數據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組患者術后疼痛情況比較見表1,觀察組雖然存在疼痛現象,但只有25%的患者為中度以上疼痛,75%的患者無疼痛或輕度疼痛。對照組有75%的患者為中度以上疼痛。2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比較見表2,2組患者的康復情況比較見表3。

表1 2組患者的術后疼痛情況比較

表2 2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比較

表3 2組患者的康復情況比較
疼痛是人體對組織損傷和修復過程的一種復雜反應,現已成為繼血壓、體溫、脈搏、呼吸四大生命體征后的第五大生命體征[5]。食道癌常用的治療方式是手術治療,手術是一種強烈的心理應激源,免于疼痛是所有患者渴望的[6]。因此有效的護理干預不僅能減輕患者術前的緊張焦慮,減輕術中肌肉緊張,使麻醉及手術順利進行,而且能提高患者的舒適感,減少患者的痛苦,避免并發癥的發生,縮短治療及恢復時間。結果顯示,通過護理干預后,干預組患者中重度疼痛明顯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也明顯短于對照組,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也顯著高于對照組。
由此可知,適當的給與護理干預能有效減輕食道癌患者術后的疼痛,避免并發癥的發生,縮短治療及恢復時間,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陳燕茹,鄭利珍,吳悅娜.老年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護理研究,2008,22(supplz):8-9.
[2]錢小亞.對婦產科患者術后疼痛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評價.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6):42.
[3]李旭春.護理干預結合超前鎮痛模式在骨科手術患者疼痛管理中的應用.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8):32.
[4]劉素紅.食管癌術后提高舒適度的護理干預方法與效果研究.中外健康文摘,2009,6(22).
[5]唐珂.患者疼痛的測量和評估方法,當代護理,2008,12(9):7-9.
[6]萬玉屏.肝膽手術后靜脈鎮痛的效果分析及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