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李明泰許帆婷 姚斌 趙士振 李曉君
要速度,沒有高速度就無以言會戰;要質量,在挑戰中努力把握過程控制;要效益,科學部署和精細管理都不能少。
以大慶石油會戰為標志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石油會戰,不僅使我國徹底甩掉了“貧油”的帽子,而且還創造出全國乃至世界石油工業高速發展的奇跡。如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集團公司黨組審時度勢,決定開展上游增儲上產五大會戰,目的就在于打造上游長板,強力推進建設“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新征程。然而,要快速、高效地打贏這五大會戰,就必須按照“三新三高”的要求,賦予速度、質量和效益新內涵。
會戰就是要體現高速度。這是組織會戰的初衷和必然要求,無論過去,還是當下。要速度就必須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優良的裝備,在不違背必需程序、不違背客觀規律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快工作節奏,力爭在短時間內見到較大戰果。
按照集團公司的統一部署,從年初開始,各會戰地區的工作量大幅增加,鉆井、壓裂等重大生產項目任務十分繁重,時間要求又緊。這對新時期石油會戰如何組織推進,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挑戰。
向體制創新要速度。各戰區紛紛成立了由機關各部門聯合組成的強而有力的會戰指揮部,直接駐扎會戰一線,靠前指揮,有效地強化生產指揮的及時性、有效性;大力推進結構調整,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緊緊圍繞油氣增儲上產這個核心,強隊伍、上裝備;探索建立以市場配置資源為主的管理體制,組織社會化的大生產,積極利用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和社會上的其他專業隊伍,為會戰提供相應支撐。

□延18 井壓裂施工現場。沈志軍 攝
川西地區是西南油氣田增儲上產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間計劃新增天然氣探明儲量4000 億~5000億立方米,2015年天然氣產量要達到50 億立方米。西南石油局、分公司于去年11月就在德陽市派駐了川西油氣增儲上產會戰前線工作部。該部精心編制各階段的會戰實施方案和運行計劃,切實加大現場決策力度,指導和推動會戰的各項工作有序開展、高效運行。
勘探南方分公司作為一支專業化油氣勘探隊伍,直接參與四川盆地和非常規兩大會戰。該公司分別在四川的閬中、通江和重慶的梁平派出了元壩、通南巴、川東南等3 個工作部。他們沒有自己的施工隊伍,就利用招標等方式,挑選各路的優秀隊伍。目前,該公司作為業主單位管理的物探、鉆井、測井、錄井、固井和測試等專業施工隊伍達100多支約3萬人。
資料顯示,與2011年相比,勘探南方分公司今年以來平均鉆井周期縮短4%以上,平均鉆機月速度提高3%以上。其中元壩區塊平均鉆井周期縮短17%,平均建井周期縮短21%,平均鉆機月速度提高4%。
向機制創新要速度。各戰區積極優化生產組織運行,努力減少隊伍和設備的等停時間,積極探索進一步調動員工積極性的獎勵激勵機制。
“要精心謀劃生產過程的每個環節,強化節點控制,確保生產施工運行的無縫銜接。” 華東石油局黨委書記周松對記者說。
華東石油局、分公司按照大生產的運行理念,統一調配、管理工區內的工程施工隊伍,倒排運行時間表,嚴格節點控制和過程管理,通過周、月、季度運行分析會等及時協調解決生產運行中的問題,努力做到各專業、各工種之間的無縫銜接。
他們還與中原油田、渤海鉆探、長城鉆探等一批管理和技術實力較強的系統內外單位結成戰略合作伙伴,在工區執行統一標準,進行鉆井、井下作業、油建等部分業務分區、分段大包,努力實現多方共贏,大大地調動了外部隊伍的生產積極性。
記者走訪五大會戰的主要戰區時,展現在眼前的處處是一派千帆競發、萬眾爭先的喜人景象。無論是企業的領導,還是普通的員工,都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更加高效快捷的工作節奏,投身于火熱的會戰實踐之中。

□專注造就品質,經驗豐富的采氣工能夠通過傾聽氣流聲音辨別流量,甚至了解堵塞的情況。圖為采氣工在一級節流區進行流量監控調節。付豫蓉 周璞 攝
“沒有質量就沒有效益。保證了勘探開發工程的質量,也就保證了會戰的綜合效益。”勝利油田勘探開發監督管理部主任翟慶龍說。
井身質量不好會影響井的壽命。如果井的壽命縮短一年,無論鉆井如何提速也不會達到提效目的。勝利油田油井的平均壽命19年,每口井每年平均作業1.1 次,而有的井壽命可達30年甚至50年之久。臨盤采油廠就有一口井連續11年未實施作業,生產狀況至今依然良好。要知道,油井作業一次就需要花費約20萬元。
會戰的質量主要體現在確保勘探開發工程的質量和各戰區每一階段的目標實現程度。針對不同區塊、施工作業區,對會戰的質量還有特殊的要求。比如,海上,風險高、安全要求高、環保壓力更大,油井和平臺建設的質量就必須高。陸上,鉆井施工尤其要抓好防斜打直、油層保護、固井、井口這四個環節。
質量還體現在油井的后期作業量上。要盡量減少作業量,不能單純追求不出事故、平穩、工期,要為油井的壽命負責。
然而,新時期會戰對質量的控制遠沒有傳統會戰那么簡單或者說可以預見。諸多復雜和不可預知的因素時刻考驗著我們,這些都對質量提出了巨大挑戰,諸如我們對各戰場油氣富集規律認知的程度、工程“瓶頸”技術攻關的成效等,加之各戰區還普遍存在著施工監督區域廣、工作量繁重等實際困難。
當然,這不是理由,更不是各戰區面對挑戰所持的態度。
“會戰必須弄清楚油藏運移、聚集規律,不然的話只能看到大象的耳朵。”西北分公司副總經理竇之林風趣地說。
影響塔里木盆地會戰質量的首要因素是各戰場油氣富集規律認知的程度與新區部署或老區穩產措施的成效。西北石油局、分公司要求地質科研人員切實打好基礎研究、物探采集處理解釋和儲層預測與評價三個攻關仗,工程施工者要取全取準地質資料,最大限度地保護好、解放好油氣層。同時要求各級組織管理者加強學習,具備高效運籌的能力與水平。
為便于集中管理,華北石油局、分公司積極創新監督模式,在大牛地和鄂南分別成立了會戰監督指揮部,指揮部下設2~4 個監督組,把原先的單井監督變為區域監督。該局的監督人員立足現場,堅持駐井監督與巡回監督相結合,緊盯重點井及工序,從嚴強化施工過程控制。
“一口井就是一項工程,一個區塊就是一個龐大工程。工程到哪里,我們就應該把質量的豐碑樹在哪里。” 2月27日,在勝利油田非常規戰場——渤頁平2 井施工現場,地質監督王東盛告訴記者。
會戰的高效益在哪里?高效益體現在會戰過程的方方面面。
在會戰的具體推進中,我們要綜合考量速度、質量、技術、安全等諸多因素,學會打好組合拳。我們要速度,但不要沒有質量保障的速度,也不要沒有安全保障的速度。安全出了事,速度就無從談起,效益也會大打折扣。我們要質量,就應該更加注重技術的進步。每一次關鍵技術的突破,都可能帶來速度和質量的跨越式提升。
河南油田生產協調處處長謝輝對記者說,所有這些,都離不開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管理、科技管理、成本管理、現場管理等。管理是支撐企業效益大廈的基石。這就需要我們在會戰中不斷創新管理,實施精細管理。
“高效益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簡單靠管理就可以了。”華北石油局局長周荔青則強調,“在我看來,高效益里科學部署要占到80%,沒有科學部署談不上高效益。”
為此,在方案部署上,華北石油局、分公司堅持“提前部署,提前安排,提前實施”的“三提前”原則,注重圍繞“甜點”抓好井位部署,注重調配充足的力量保重點工區、重點井和關鍵工程優先實施,確保產能建設工作順利推進。
各戰區都非常重視部署方案的編制和優化。西北石油局、分公司按照“坐穩塔河,加快玉北,拓展塔中,油氣并舉,持續增長”的部署思路,堅持做強坐穩塔河,確保增儲規模和持續上產;加速培育玉北,實現儲量產量接替;主攻塔中巴楚,探明規模儲量,實現陣地準備。
應該更全面地說,會戰的高效益來自于科學部署下的管理創新和精細管理。只有部署科學了,才能盡快實現會戰目標,做強做大油氣蛋糕;只有管理到位了,才能有效攤薄勘探開發成本,實現會戰投資效益的最大化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采訪中,從各戰區的思考和行動中,記者讀懂了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