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緒彬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生活條件的改善,人與自然的距離越來越遠。長期處于喧鬧環境和忙碌的人們,不僅要求在吃穿用等方面達到小康水平,而且追求有一個美好的休閑度假、健身康復的環境和去處,因此,人們越來越熱衷于回歸自然、回歸森林去強身健體。本文就我國森林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進行初步探討。
關鍵詞:森林生態旅游開發有效途徑
1、前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生活條件的改善,人與自然的距離越來越遠。長期處于喧鬧環境和忙碌的人們,不僅要求在吃穿用等方面達到小康水平,而且追求有一個美好的休閑度假、健身康復的環境和去處,因此,人們越來越熱衷于回歸自然、回歸森林去強身健體。1982年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湖南張家界森林公園的建立標志著我國森林生態旅游的開端,從此全國各地陸續建立了大大小小的以森林資源為基礎的旅游項目,人們對森林生態旅游的需求不斷加強。本文就我國森林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進行初步探討。
2、我國森林生態旅游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2.1 森林生態旅游資源承載力超載
我國一些生態景區經不住短期經濟利益的誘惑,使生態旅游環境超載,以致生態系統失衡,造成巨大損失。尤其是在以往的兩大旺和兩小旺期間,森林生態旅游景區為了獲得更多的門票收入無限制的讓游客進入,造成人看人的景象,大量人流的涌入致使水土流失,土壤板結,加之游客超量,影響了當地生物活動的自然規律使得野生動物活動受到束縛,甚至造成一些生物繁殖率的降低和一些珍惜植物的滅絕。
2.2 開發建設不合理
一些景區為建索道、公路、賓館而毀壞大片森林;一些旅游主管部門未經過市場調研和專業人事的規劃設計就動工建設,也不管資金是否充足,將來投資能否按期收回,有時就造成了一些景區還未開門就關門的現象。
2.3 不具備地方特色
由于森林生態旅游是生態旅游中的主打,同時也將是最受歡迎的四大旅游中的一種,凡是一些有森林資源的地方,一些投資商和地方政府就想盡心思開發成森林生態旅游類型,在他們急切的心情下就照搬其他地方的旅游項目設計和形式,甚至不管植物是否能適應當地氣候,就大篇幅地把其他地方的植物遷移回來,導致了全國大部分森林生態旅游雷同,失去了本地獨有的氣息,并且所謂的森林生態旅游片地開花的情形。
2.4 缺乏專業人士管理
到目前為止,在中國旅游管理專業設置方面只有極少幾個高校設置了本科級生態旅游專業,更多的是在研究生階段設置生態旅游研究方向。所以更別提接受過本科或者是大專中專教育這些處于中國旅游產業一線工作人員是森林生態旅游方面的專業人才了。這就直接導致了中國的森林生態旅游對森林資源的保護效果不好,作為一個從業人員都不是很清楚應該怎樣保護當地的旅游資源,又如何能在旅游的過程中給客人講解出專業的森林生態知識呢?
2.5 管理機制落后
森林生態旅游產品屬于邊緣性的旅游產品,其涉及的范圍較廣,不同的森林生態旅游資源的歸屬權也不一樣。相關的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等都交叉牽涉到林業部門、旅游部門、農業部門、地礦部門、環保部門等,并非單一由一個部門管轄,一直沒有形成協調統一的管理體制。各部門由于在快速增長的森林生態旅游需求中受益不同,導致在管理過程中不時出現種種糾紛和矛盾。
3、加強森林生態旅游開發的有效途徑
3.1 找準目標市場
要想發展生態旅游經濟,必須發揮農村自然景觀和鄉土文化結合的優勢,迎合游客的心理,在鄉味上做好文章。即便是為了提升旅游品味,提高服務質量,也不能偏離了“生態性”。森林旅游的發展是以保護森林資源和原生態環境為前提的,并通過森林旅游的發展改善林區和周邊農村的生態環境。林區內的住戶可以采取農家樂的方法,提供林區餐飲住宿條件。防止一哄而上,無序建設,破壞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事件發生。
3.2 規劃森林旅游景區
明確制定長遠發展的規劃措施。防止破壞環境造成資源、財力的浪費。一是要把加快發展森林旅游納入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議事日程,列入林業產業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項目。林業主管部門,與旅游、環保、國土、衛生、規劃等相關部門共同研究制定發展規劃。在規劃中要正確實行區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態定位,要將森林旅游規劃與鄰近的村鎮建設規劃結合起來,要注意森林旅游建設的規模和區域布局。二是森林旅游主管部門要編制中長期森林旅游發展規劃,加強森林旅游管理,為森林旅游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可以采取結合林區自然生態地形地貌自主創新,探索形成具有鐘祥特色森林旅游文化品牌、有利于在林區推廣的森林旅游發展模式。三是加強對國內外發展森林旅游的信息和經驗的研究和借鑒。
3.3 合理制定扶持政策
將森林旅游納入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支持范圍,根據當地自然條件、結合林區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逐步推進,重點進行示范引導。比如可在目前交通便利又有一定基礎條件的林場開展試點,切忌不顧實際情況,盲目上馬。遵循市場需求是森林旅游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森林旅游得以持續發展的基礎。要結合實際,確立重點:一是結合現有條件,以延伸現有游覽觀光景點發展森林旅游;二是結合區域環境美化,增加森林旅游內容;三是結合林業自身發展情況,拓展林區功能布局,發展成為觀光休閑景點;四是結合名山名景名水名人名藝名產和地方民俗文化,加大宣傳力度。五是拓寬融資渠道,吸引社會資金,加強招商引資力度。六是增加財政投入,進一步加大對林區公共服務的投入力度,加大林區道路交通、飲水、信息網絡和環境衛生基礎設施的投入,林區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項目、改造項目、生態林業發展項目等要向森林旅游發展區域傾斜,綜合運用多種形式支持森林旅游發展。
4、結語
充分利用森林資源,發展休閑觀光林業是現代林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是調整林業產業結構、加速林業產業化經營的有效途徑,也是合理開發林業資源、更快地提高群眾收入的重要手段。森林旅游開發是集商務會議、休閑度假、觀光旅游、生態林業體驗于一體,食、住、行、游、購、娛、健于一身的綜合性休閑林業,充分挖掘林區湖光山色、田園風光、鄉風民俗等鄉土文化內涵,這對于促進地方旅游進一步發展,豐富廣大市民的假日生活,增加林區農民的收入,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馮賀.弘揚生態文化促進森林旅游開發[J].生態開發,2010.06.
[2]雷鳴.讓鄉村旅游更有文化內涵[J].新湘評論,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