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穎紅
摘要:超現實主義致力于發現人類的潛意識心理,主張放棄邏輯、有序的現實形象,而呈現人的深層心理,嘗試將現實觀念與本能、潛意識與夢的經驗相融合。超現實主義在回避客觀現實之下,展露的是畫家個人追求的精神內涵,作品寓意著更深刻的現實主義的思想,這些和寓言的精神傳達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中國偏現代的藝術家在充分延續中國古代思想的影響下,在借鑒或是拿來外國傳統繪畫技巧的模式下,展現自身內在的超現實主義精神符號。本文就是以超現實主義的現實主義思想和寓言性為研究對象,通過剖析中國幾位具有代表性的超現實主義畫家,論述超現實主義繪畫中的寓言性及我們的時代性,探索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家們如何通過在擺脫現實中的表象,傳達隱喻的象征性,通過心理暗示的方式,展現生活的現實。
關鍵詞:中國當代藝術超現實主義寓言性繪畫
中國的藝術從來沒有離開過超現實主義,中國從古至今在藝術繪畫上很多時候是具有隱喻功效的,因為中國的一部分思想就是以含蓄、警示、預知為基礎。雖說并沒有像“超現實主義”這個外來詞語的那么精準的描述,但是卻在繪畫上早就說明了一切,如南宋時期李嵩的作品《骷髏幻戲圖》就以超現實主義手法進行了展現:畫面中一大骷髏席地而坐,用懸絲在操縱著一個小骷髏。這是宋代市井木偶表演形式的一種懸絲傀儡演出。所以說以超現實主義的手法來描繪屬于中國本土的視覺符號,對藝術家而言并不新奇,一方面,它再一次暗合了西畫自傳入中國領域后,中國藝術家一再思考的問題:如何中西合璧,為我所用;另一方面,它又暗示了一種自信,這種自信堅持通過親近西方“先進”的繪畫技法和獨立精神,通過尋求與其相類的古代中國范本,畫家讓“超現實主義”在此獲得了一種普遍性。這種普遍性,使得“超現實主義”不再為歐洲語域所獨有,使得畫家追隨歐洲前衛的藝術思潮,不再佩戴“落后”“滯遲”這等標簽,而是獲得一個平等參與的身份。同時超現實主義繪畫的暗喻性又正是中國藝術家一直尋找的解讀內心世界的最好的途徑。
1、中國超現實主義藝術風潮的先行者——趙獸
趙獸(1912-2003),廣東省高要縣人。1932年東渡日本留學。兩年后歸國,為“中華獨立美術協會”的主要畫家之一。畢生堅持現代繪畫創作。是我國早期現代藝術運動中超現實主義藝術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充滿理性的哲思和對生活的感悟,用象征主義的手法表達對藝術的真誠和追求,對時代的變化保持著藝術家所特有的敏感,以獨特的構思和鮮明的個性聳立畫壇。趙獸倡導超現實主義藝術,是當時活躍的前衛派藝術家。由于遠離主流藝術圈,趙獸在隱秘環境中摸索出的,是完全根植于個體經驗和歷史洞察力的現代主義語言,他的這種隱晦的象征手法和社會批判立場一直延續到九十年代末。但外界對他的理解,大多還停留在他三十年代的歷史段落。
2、穿行于夢想與現實之間的中國超現實主義畫家——程亞杰
現定居于新加坡的中國畫家程亞杰,憑借著廣泛的國際影響和經歷,在藝術風格領域不斷發展創新,經歷了從20世紀80年代藝術生涯初期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隨后轉向幻想的世界,再到現在的更能表現他對世界想法的個人社會超現實主義這樣的過程。
在成為一個超現實主義或幻想現實主義畫家的過程中,程亞杰汲取了達利的精神,把他的幻想從他的現實主義作品中釋放出來,剝離了他自己和觀眾之間隨時可以觸及的屏障。在程亞杰的幻想現實主義或超現實主義作品當中,有一個很明顯的共同點,那就是他所創造的幻想世界,一個充滿不安靈魂的世界,一個充滿帶著熟悉面具的危險信號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平凡與不平凡共存著,有時相安無事,有時劍拔弩張。在這個世界里,天真嘲弄世故,欲望沖擊做作,夢想超越現實,熟悉變得陌生。程亞杰顯然喜歡這個超現實的世界,它不但對他的藝術技巧和繪畫技法是一種挑戰,也是與他內心自我對話的一種方式。
3、一桌麻將講的寓言故事——畫家劉溢的超現實主義創作
2008年,紐約藝術博覽會上一幅題為“2008-北京”的油畫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作者劉溢,1957年生于天津,1982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現為旅居加拿大的職業畫家。他的畫作既是政治波普的當代寓言,又是私人空間的把玩之作。
上世紀80年代,劉溢在國內畫壇頗有名氣,他以具像人體著稱,作品里常帶有象征和暗喻。仔細欣賞他的“女人組畫”系列作品,你會發現畫中所表露出的象征、暗示、隱喻、含蓄等多種歧義,常常超出凡人的想象。
超現實主義強調無理性行為的真實性、夢境的重要意義、不協調的形象對列的情緒力量和對個人快感的執著追求。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謂“超現實”、“超理智”的夢境、幻覺等作為藝術創作的源泉,認為只有這種超越現實的“無意識”世界才能擺脫一切束縛,最真實地顯示客觀事實的真面目。也正因如此可以看出超現實主義在回避現實之下,在無意識之下展露的是畫家個人追求的精神內涵,所有的作品寓意著更深刻的現實主義的思想,這些是和寓言的精神傳達有著很多的相同之處。
基于這一點之上,可以說中國人更具有超現實主義思想。雖說現代的中國人與中國古代的人有變化;現代中國人與現代外國人也有距離,但是中國現代人的思想、生活環境和物質生活與外國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少。同時文化交流、情感溝通也越來越豐富,所以中國偏現代的藝術家在充分延續中國古代思想的影響下,在借鑒或是拿來外國傳統繪畫技巧的模式下,也就愈發駕輕就熟的來展現自身內在的超現實主義精神符號。這不是一種倒退,反而是一種進步。
參考文獻
[1]作者:余秋雨主編.《國際現代藝術詞典》.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時間:1996年出版.
[2]作者:陳慶.《建構另類現實性——論中華獨立美術協會觀念中的超現實主義》.中山大學“性別教育論壇”(http://genders.zsu.edu.cn/)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版.
[3]編著:王紅媛.《超現實主義·西方現代藝術流派書系》.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年出版.
[4]文/孫琳琳.《一桌麻將引發的爭議—劉溢密碼》.《新周刊》2006年第17期.
[5]作者:亞洲藝術新聞雜志主編,房義安.《使熟悉變得陌生---記中國畫家程亞杰》.發布時間:2006-05-22 程亞杰官方網站:http://chengyajie.artr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