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麗霞
摘要:本文主要就玉米播種方法、播種量、合理密植及標準化田間管理技術作一簡要介紹。
關鍵詞:玉米播種田間管理
1、播種方法
北方玉米種植方式有壟作和平作。東北溫度低,多采用壟作,以提高地溫;華北雨量較少,且分布不均,多采用平作以利保墑。玉米的播種方法分為條播、點播和穴播。整地質量較好的耕地多采用條播,使用機播或犁播的地塊也用條播,條播工作效率高,進度快,也提高了播種質量。沒有機播條件的地區或者山地丘陵旱地多采用點播和穴播,利用人工點種,有節省種子、用肥集中、播種質量高的優點,但是比較費工。
2、播種量
播種量因品種、種子大小、生活力、種植密度、種植方式和栽培目的的不同而有差異。一般條播37.5~ 60千克/公頃,點播和穴播用量可以減少,一般37.5~52.5千克/公頃。播種量過大,不但造成種子浪費,而且間、定苗費工,幼苗爭光、爭肥、爭水,造成苗荒而減產。
3、合理密植
玉米高產栽培必須做到合理密植,就是根據當地自然條件、生產條件和品種特性,在單位土地面積上種植適當的株數,使玉米與環境統一,群體與個體統一,及玉米產量三因素相協調,平衡在較高水平上,進而建立高產的玉米群體結構,達到高產、優質、高效的目的。
4、苗期管理
玉米苗期是指從出苗到撥節開始。此期主要是生根、長葉、分化莖節的營養生長階段;保證一播全苗,達到苗早、苗足、苗齊、苗壯的要求,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苗是該期田間管理的中心工作。
4.1 查、補、間、定苗
查苗,即玉米出苗后及時檢查出苗情況,是否全苗是否缺苗斷壟,補苗即發現缺苗斷壟時,及時補種或補栽,三葉前用浸種催芽種,三葉后有移栽法補栽間苗即長到3-4葉時,按計劃株距,密度留苗,余苗全部撥除。
4.2 蹲苗促壯
在地力肥底墑足,較密植的情況下,控制苗期澆水,采取多次中耕,促進地下部分,控制地上部分。蹲苗一般從出苗開始到撥節前結束,弱苗田不可蹲苗。
4.3 治蟲
苗期地下害蟲危害嚴重,尤其是螻蛄、金針蟲、和地老虎,應及時撤毒土或毒谷,并采取綜合措施進行防治,保證全苗。
4.4 中耕除草
它包括鏟地和趟地,鏟地一般進行進3-4次,大約 10-15天一遍地,第一遍地幼苗4-5片葉進行,最后一遍在封壟前結束,趟地在鏟地之后進行,一般也是3-4遍。
4.5 加強肥水管理
玉米苗期一般不追肥澆水,只對弱、小補苗追施偏肥,促其轉化、長勻、長壯。
5、穗期管理
玉米穗期是指從撥節到開花期間,穗期是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階段,是玉米一生中生育最快,生長量最大,需肥水最多的時期,促葉壯稈,穗多,穗大是這一階段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
5.1 酌施穗肥
穗期追肥通常1-2次,即攻稈肥和攻穗肥,攻稈肥在撥節前后施用,攻穗肥在大喇叭口期施肥。基肥不足長勢較弱及時追提苗肥的田塊,采用“前重后輕”方式,即撥節后將總追肥量的60-70%做攻桿肥,30-40%做攻穗肥,否則采用“前輕后重”方式,豐產田應注意補充磷、鉀肥。
5.2 早灌與澇排
穗期玉米是耗水需水最多的時期,尤其是大喇叭口期,前后處于玉米需水臨界期,此期澆水可兼顧保壯和促長兩方面。
5.3 中耕培土
穗期中耕不僅可滅草、保墑、散墑還可以松土、促根、壯稈,控制地上旺長,提高植株的抗倒能力,一般進行2-3次,分別在撥節初,小喇叭口期進行,要逐次加深,此外,結合第一二次中耕,及早除去分蘗。
5.4 防治病蟲
穗期玉米田易發黑粉病,大小斑病及玉米螟、粘蟲等:病蟲害,應加強預測預報,抓住有利時機及時防治。
5.4.1 玉米大斑病的藥劑防治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退均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在達到防治指標時開始噴藥,以后間隔7-10天噴藥1次,連噴2-3次,每公頃噴藥液量為1500升左右。
5.4.2 玉米小斑病的藥劑防治
40%克瘟散800-1000倍液、75%百菌清400-500倍液、50%退菌特500-600倍液、50%敵菌靈300-500倍液等。在達到田間防治指標時進行噴藥防治,間隔7— 8天噴1次,到灌漿后停藥,防效可達50%左右。
玉米黑粉病的防治應減少和控制侵染來源,早期割除病瘤,秋收后及時清除田間病株殘體,施用充分腐熟糞肥,減少侵染來源。重病田要實行2-3年輪作。
在加強田間栽培管理方面,適期播種,合理密植,提高播種質量,加強肥水管理,注意氮、磷、鉀肥合理搭配,不偏施氮肥,防止徒長。在缺少磷、鉀肥的土壤上,增施磷、鉀肥,適當施用含鋅和含硼的微量元素肥料,對該病有明顯防治效果。
6、花粒期管理
花粒期是指從開花到成熟,此期營養生長基本停止,主要是以開花、受精籽發育的生殖生長為主,保證正常的開花,授粉受精,最大限度地保持葉面積,爭取粒多,粒大,粒飽是該階段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
6.1 巧施粒肥
一般在開花后10天左右,結合澆水,追施硝銨30- 50公斤/公頃,不可多施,以防貪青晚熟,如果生長正常也可不追粒肥,另外可在開花前后噴施800-1000倍的磷酸二氫鉀溶液。
6.2 去雄
在剛抽出雄未散粉時,隔行或隔株去雄可促進籽粒發育成熟,在掌握邊行不去,山地小導體地不去,陰雨、大風天不去,去弱、去劣不帶頂葉。
6.3 人工輔助授粉
人工輔助授粉,能保證正常受精,提高結實率,減少禿頂,促進籽粒飽滿,一般在上午9-11點邊采粉,邊授粉,連續2-3次,要隔行或隔株采粉,異株受粉,同時及時撥空株,還要注意防治病蟲危害。
6.4 適時收獲
玉米完成生理成熟,進入成熟期籽粒可見黑色層,即可收獲,玉米收后剝去苞葉,晾曬風干,而后脫粒,當籽粒含水量降到13-14%以下時,即可入倉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