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2月29日文章,原題:未引起足夠重視的中國女性基本需求 26歲的王簡懿(音)急不可耐,她已坐了3小時的長途汽車。每次停車休息,女廁所外都排起長隊,還未輪到她時汽車就要重新上路了。于是,本周一上午抵達北京的大型汽車站時,她急匆匆直奔最近的公共衛生間。但出現在她面前的是女性們排起的又一條長龍。與此同時,如廁的男士們根本用不著排隊?!拔乙驯锪艘粋€小時”,排隊等候的她沮喪地說,“我覺得女廁所的廁位絕對應該更多一些,因為女性需要花的時間更長?!?/p>
研究表明,女性如廁時間至少是男性的兩倍。但根據中國制定的《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在中國,包括男性小便池在內的男女廁位比例為1比1。由于清潔工人幾乎全是女性,而她們通常至少占用一個女廁位用以沖洗清潔用具,導致女性緩解內急的機會更少。
有人會說,這并非中國當前面臨的最緊迫公共問題。但這無疑是發起“占領男廁所”活動的大學生李婷婷希望中國解決的問題。在中國,公共衛生間并非新鮮話題,也不是特別微妙的問題。據世界衛生組織估測,數千萬中國人無廁所可上,只能在露天場所解決內急問題。2010年的一份報告預測稱,45%的中國人缺乏防止沾染污物以避免感染疾病的改進型衛生設施。
但過去20年來,中國的衛生條件已大為改善并在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據業界預測,隨著中國正經歷罕見的房地產繁榮,每年的抽水馬桶銷量近1900萬個,約為美國的兩倍。去年11月,世界廁所峰會和展覽會在中國海南島舉行,當地政府表示,作為旅游勝地的海南島正經歷一場“廁所革命”。近日李婷婷及其朋友的街頭行動已令男女廁位比例問題備受關注,并迫使官員披露更多屢受忽視的規定。
中國大陸2005年制定的城市男女公共廁所廁位達到1比1的要求,不如臺灣或香港地區的相關規定更有利于女性。臺灣建議該比例為1比3,香港為2比3。或許由于已意識到女性顧客明顯多于男性顧客的現實,中國大陸僅在購物中心等特定公共建筑內采取香港的做法?!ㄗ髡呱省だヌm尼瑞,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1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