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特約記者 孫 洪 謝 田
提起挪威的特色建筑,恐怕挪威人都會說奧爾內斯木教堂,它不僅是挪威年代最為久遠的木教堂,同時也是唯一一座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木結構教堂。
奧爾內斯木教堂位于挪威中部的奧爾內斯小鎮附近,坐落在山坡之上,背雪山,面峽灣,風景相當秀麗。但風光特別好的地方往往不太容易去,奧爾內斯木教堂就是如此。為了去這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方,記者從卑爾根出發,行駛了幾百公里曲折難行的山路,到了一個叫索爾文的小鎮,然后坐渡輪橫跨峽灣到奧爾內斯鎮,接下來還要徒步爬半個小時的山,才能看到這個高高瘦瘦的木教堂。
木教堂其實是中世紀北歐的一種民間教堂,據說在北歐曾經有過1000多個, 現在只有挪威還剩下二十來個。而奧爾內斯教堂建于1150年,是其中最老而且保存最好的一座。
奧爾內斯木教堂的建筑形式非常獨特,歐洲的教堂一般都是用石頭蓋的,但是古代挪威是個森林茂密的海盜國家,當地工匠只會木工活,而且最拿手的就是造海盜船,因此在修建教堂時,他們也只好用造海盜船的方法。有人說工匠建這座教堂就像是倒著建了一艘海盜船。挪威古代崇拜龍,海盜船都是“龍舟”, 所以一些木教堂上面往往有很多龍頭,奧爾內斯教堂沒有龍頭, 但是屋頂用木片做了一片片“龍鱗”(如圖)。
1979年,奧爾內斯木教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然而,它的獨特并不僅僅因為其悠久的歷史,它的藝術性也非常高。教堂最古老的部分——北門,上面刻有一些動植物主題的圖案,動物的形態就像蛇一樣,這種木雕造型被稱為“奧爾內斯式”,大約可追溯至公元1050年。教堂內的裝飾同樣令人贊嘆,其中大多數裝飾都可追溯到16世紀,而有些裝飾已經被搬進博物館。
當地人說,這座木教堂能夠經受幾個世紀的洗禮,其中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所有的木建材全部建在石頭地基上,不會與土壤直接接觸,這樣也就不會隨著歲月的變遷被腐蝕掉了。▲
環球時報201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