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專家:重慶市農業委員會特色經濟發展處副處長、中國園藝學會楊梅分會副理事長文澤富研究員
重慶市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果品采后研究室武崢主任

記者:從媒體披露的信息來看,近年來楊梅在重慶得到了快速發展,種植區域和規模不斷擴大,產量不斷增加。文處長,請您簡單介紹一下重慶楊梅產業現狀以及主推品種與分布區域。
文澤富:據統計,2011年我市楊梅種植面積就達6萬余畝(0.4萬hm2),十年間我市楊梅栽培面積增長了近120倍,可以說實現了一個產業從“無”到“規?;卑l展的歷程。目前,我市楊梅投產面積還比較小,不足1萬畝(666.67 hm2),產量約30萬kg,年產值接近800萬元。全市商業化栽培的楊梅品種以荸薺種和東魁為主,另外,農技推廣部門和相關科研機構還引進了少量的早薺蜜梅、晚薺蜜梅、晚稻楊梅、丁岙梅、大葉細蒂、黑炭梅和臺灣楊梅等,用于觀察比較試驗。楊梅在我市主城周邊的渝北、涪陵、南川、江津發展較快,占總面積的90%以上。另外,萬州、綦江、北碚和永川等區(縣)也有少量的集中種植。
楊梅由于鮮果應市時間短,又不耐貯藏,加之成熟期適逢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因此,重慶楊梅主要是結合城市周邊的人文元素,建設了一大批休閑觀光采摘果園,既拓展了楊梅果園的功能和內涵,又滿足了城市居民對體驗農業的需求,同時也為果農帶來了較高的經濟效益。近年來,我市渝北區在興隆鎮連續舉辦了三屆“楊梅文化節”,不僅為廣大果農帶來了可觀收益,還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帶來了難得機遇,推動了當地果園基礎設施的大改造。該區規劃設計的“重慶楊梅博覽園”占地3 000畝(200 hm2),設有楊梅文化展覽館、文化廣場、楊梅薈萃園等設施,集游覽、科普以及楊梅文化宣傳等功能于一體;涪陵區在李渡成功舉辦了兩屆“三峽庫區楊梅采果節”,帶動周邊在短短兩年間發展楊梅近5 000畝(333.33 hm2);南川區騎龍鄉自2009年開始著力打造萬畝楊梅風情園和楊梅文化元素展示廳,掛牌保護野生楊梅3 000畝(200 hm2)。
我市楊梅產業規?;焖侔l展也拉動了轄區楊梅種苗業的發展,潤育了一批楊梅種苗繁育企業,其中,年育苗能力在10萬株以上的企業有4家,全市總育苗能力達到300萬株。
記者:對于重慶的生產經營者來說,楊梅還是種新奇的水果,栽培種植技術、經營管理經驗都比較缺乏。從目前的情況看,重慶楊梅產業的快速發展,與浙江等外地商人或企業的積極參與離不開。文處長,請您介紹一下外地商人或企業在重慶投資發展楊梅生產的總體情況,以及重慶楊梅產業發展的生產經營主體與產業化發展模式。
文澤富:上個世紀80年代初始的近30年,重慶本土的楊梅基本沒有發展,境內基本是處于半野生狀態的野生楊梅品種。近10年,在國家三峽移民工程下,江浙發達地區對口援助庫區,不僅引進和培育了相關的楊梅生產企業和業主,還引進了楊梅商業生產品種和技術。目前在重慶注資從事楊梅生產的外地商人或企業有浙涪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重慶綠樹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冠渝楊梅苗木有限公司以及帝朗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近10家,總投資超過5 000萬元。這些企業和業主對重慶楊梅產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肮谟濉笔悄壳拔鞑恳幠W畲蟮默F代化楊梅育苗專業公司,擁有現代化楊梅專業苗圃3個,占地面積達500畝(33.33 hm2),年產容器苗200萬株以上。企業主要采取“公司+農戶”和“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農民以土地承包權入股并負責生產管理,公司提供苗木、農資、技術培訓指導和產品銷售,經營收益按股份分配,示范帶動周邊群眾,發展楊梅產業。
記者:從目前的市場銷售情況看,楊梅在各類水果中的比較效益相對較高,在市場、企業、專家、媒體等各方的“高歌”下,許多人都躍躍欲試,已經或準備加入到楊梅種植大軍中來。根據目前的發展勢頭,重慶發展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楊梅生產基地應該說是指日可待。但是,楊梅畢竟是一種小水果,尤其是在川渝等非傳統種植區,楊梅鮮食對眾多消費者都還很陌生,大多數人都“嫌酸”,不敢消費,在主要用于鮮銷的生產經營模式下,其市場風險還是比較大的。對此,作為政府職能管理部門,我們如何利用宏觀調控手段,確保重慶楊梅產業健康持續發展,使其真正成為致富一方百姓的特色產業?
文澤富:這里主要還是一個宣傳問題。部分消費者認為楊梅“酸”,說明我們的宣傳工作沒有到位。成熟的楊梅不僅不酸,而且風味濃郁、香甜可口、細嫩化渣。楊梅的保健作用很早就受到人們的關注,傳統中醫記載,楊梅具有消食解暑、生津止咳、止瀉利尿、防病御寒等功能;現代醫藥學研究結果表明,楊梅提取物具有抗腫瘤、降血糖、抗氧化、抗菌等生物活性;楊梅果實紅色素即花青苷,能有效地保護胰島細胞,控制血糖,對糖尿病人有特殊的保健作用。

楊梅作為常綠果樹,性喜溫暖又較耐寒,喜濕又耐陰,其根有放線菌共生形成的根瘤,較耐粗放管理,可生長于相對貧瘠的土壤,適于在長江流域以南區域發展。目前我市楊梅不論是種植面積還總產量總體上還不算大,不同區域其成熟期相差可達30天以上,可以錯開上市。因此,不同地區發展楊梅,可以根據生態條件錯開楊梅供應期,在近期內并不會出現明顯的競爭態勢。因此,我們會根據城市體量,充分利用資源稟賦,運用科技手段,做好產業發展規劃,注重熟期結構和區域(海拔)分布,控制適度規模,配套冷鏈物流,建立安全監管和防護體系,強化基礎設施,結合休閑觀光,加大宣傳力度,推動我市楊梅產業快速、持續、健康發展,把楊梅產業打造成為促進重慶農民增收的名副其實的特色效益產業。
記者:相對于浙江、福建等傳統種植區,重慶發展楊梅產業具有哪些優勢和不足?面對貴州、四川等周邊楊梅生產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重慶楊梅產業如何才能保持特色與競爭優勢?
武崢:重慶楊梅產業最大的優勢表現在巨大的市場潛力。楊梅果實味道鮮美、保健功能強、產品多元化。目前全市楊梅鮮果人均擁有量僅3.64 g,市場缺口大。加之都市農業的發展,又拓展了楊梅產業的休閑娛樂功能,進一步擴大了楊梅市場空間,產業前景非常廣闊。
近年來重慶楊梅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也初見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與休閑觀光配套的基礎設施落后,果園栽培管理水平普遍偏低;二是品種結構不合理,熟期集中,銷售半徑??;三是科技投入少,應用技術研發滯后;四是宣傳力度不夠,無知名品牌。
重慶楊梅產業以休閑觀光為特色,在發展上依托重慶大都市龐大的休閑經濟,開展以楊梅為核心的觀光農業,集采摘品果、休閑娛樂和楊梅系列加工共同發展的思路。而重慶與貴州、四川等周邊地區相比,競爭優勢在一個“鮮”字。楊梅柔軟多汁,成熟期短,上市時值高溫天氣,極不耐貯運。雖然,冷鏈貯運技術完全能夠將四川、貴州甚至江浙地區的楊梅鮮果運至重慶,但新鮮度仍然無法與本地楊梅相媲美;除去高昂的運營成本不提,品質再好、價格再低的果品也無法與人們親手從樹上摘下果實嘗“鮮”的滿足感相抗衡。因此,重慶楊梅產業要保持特色和競爭力,就必須嚴格規范果園管理,提升果品品質,實施無公害生產技術,保障食品安全,完善觀光果園配套設施,以“質”提“效”,憑“鮮”求“勝”。
記者:食用安全、衛生是楊梅銷售的基本前提,也是廣大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問題。武老師,請您簡單介紹下重慶楊梅的食用安全衛生狀況。重慶楊梅生產主要面臨哪些病蟲害?影響重慶楊梅食用安全衛生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從技術上和制度上確保楊梅鮮果的食用安全與衛生?
武崢:目前重慶的楊梅鮮果的食用安全情況較好。楊梅的病蟲害相對其他果樹較少,在生產上很多果農還沒有用藥防治病蟲害的概念。此外,楊梅果實食用部位是裸露在外的肉柱,沒有果皮包裹,行業上嚴格要求在采收前30天內不能使用農藥。因此,只要加強質量監管,規范生產技術,完全可以保證楊梅鮮果的食用安全。
記者:目前重慶楊梅產量還不是很大,銷售應該說還比較樂觀。未來幾年,隨著種植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和陸續進入盛產期,重慶楊梅產量將會在現有基礎上有很大提升,要保持現有的俏銷勢頭,對此武老師您有何建議?
武崢:首先,區域發展品種合理化布局,拉開成熟期,延長產品供應期。東魁楊梅在重慶地區,海拔相差300 m其成熟期相差20天,海拔相差800 m其成熟期相差40天左右。因此,可以在低海拔地區發展早、中熟品種,高海拔地區發展晚熟品種,使早熟品種上市更早,晚熟品種上市更晚,使果品采摘期延長到近60天。
其次,加強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推行標準化栽培,運用設施栽培技術,應對花期和果實成熟期可能遭遇的不良天氣,提高著果率,降低落果率,保證果實品質與食用安全。
再次,增強品牌意識,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報刊、電臺、電視、網絡等各種媒體,多渠道、全方位向全社會進行宣傳報道和推介重慶楊梅,大力提升我市楊梅知名度和美譽度。鼓勵有實力的合作社、企業及種植大戶積極開展楊梅鮮果商標注冊,以及無公害、綠色、有機楊梅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樹立重慶楊梅品牌。
最后,加強果品采后商品化處理,注重產后冷鏈系統研究,延長果品供應鏈,增加產品科技含量,提高鮮銷果產品附加值,提升產業效益。

記者:科技支撐是楊梅產業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重慶作為楊梅新產區,在栽培管理上目前還面臨著哪些技術難題?今后一段時間重慶楊梅的科研攻關重點將放在哪些方面?
武崢:重慶是楊梅新產區,大部分已投產果園結果還不到3年,生產上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管理不到位,個別果園有大小年結果跡象,東魁果實發育畸形現象也有所表現,而有一些問題還沒有顯現出來。
今后重慶楊梅科技攻關的重點將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楊梅良種的引進與篩選。針對當前楊梅品種單一、結構簡單的問題,通過品比,篩選出早、中、晚熟優良品種。二是本地野生資源的調查、評價與利用。加強地方資源發掘與利用研究,開展品種選育,搜集本區域內的地方楊梅資源,深度發掘有用性狀,開發野生資源利用。三是楊梅產業化技術集成與示范。包括早結豐產、大小年控制、設施栽培、高光效省力化栽培、冷鏈保鮮、鮮果加工等技術研究與集成,提高果農的種植水平,改變傳統的粗放管理狀況,提高果品質量,確保食品安全。
記者:請對我們的刊物及我們的工作作一個評價。
文澤富:《中國果業信息》一直專注于果樹產業生產各個環節,非常及時、準確地為果樹生產、科研、貿易、企業等單位以及政府業務主管部門提供國內外各類行業信息,在引導產業發展、關注產業發展熱點、難點等方面有獨特的視角和前瞻性。非常感謝貴刊此次對我國楊梅產業的關注以及對重慶楊梅產業信息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