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 鍇

近日,某石油化工企業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職工,竟然在工作中發生意外,從4米多高的罐頂滑跌下來摔成重傷。原來,這位老師傅自恃經驗豐富,一直認為在4米多高的罐頂上操作乃“區區小事”,“閉著眼睛干都沒事”,不需要系安全帶,以前從來沒有出現操作失誤的情況,誰知偏偏“陰溝里翻了船”,僥幸釀成大禍。
據相關統計數據,5年以上的“老師傅”是工傷事故多發人群。很多時候他們仗著自己有經驗,思想麻痹,忽視了潛在的安全風險。這些“藝高膽大”而導致出現事故的老師傅,往往具備以下一些共同特征:自恃藝高,無視安全規程的存在,以“走捷徑、圖方便”為常事、樂事,對違章行為見怪不怪,甚至已經感覺麻木。如此,何來安全?
而膽小者雖然技藝或許有欠缺,但是慎之又慎的工作態度,嚴格遵守操作流程,執行安全規章,反而不易出現紕漏。膽小容易使人產生戒備心理,也就從主觀上增強了安全意識。由此看來,膽小并不是什么壞事,它能使人以勤補拙,彌補經驗和技術上的不足,進而確保生產安全。
老師傅多發事故在警醒我們,小心駛得萬年船,安全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和僥幸。越是“藝高”者,在安全工作中越要把步子放輕、膽子放小,嚴格遵守安全規程和崗位操作要領。對生產中的每個環節、每道工序都應小心翼翼,謹慎從事,不能有絲毫的“膽大馬虎”。畢竟,再完善的制度,再嚴密的措施,最終還需要人去操作。只有人人謹小慎微,個個做好防范,安全之舟才不會傾覆。
同時,遇事謹慎,不是怕事,而是對安全的一種敬畏心態,對生命的高度敬仰。藝高人“膽小”,就會時時刻刻給自己敲響安全的警鐘,時時刻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認真執行作業標準,遵章守紀,預留出足夠的安全裕量,只有這樣才能與平安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