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濱海新區漢沽河西第一小學 王建華
校本教研伴隨新課程實施而產生,被視為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促進了學校新的教研文化的形成。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校本教研真的成為了促進學校發展、教師發展、學生發展的有效措施。校本教研是一項具有創新意義的工作,需要興趣、熱情,更需要實踐和執著的毅力。校本教研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從而獲得更好的教育教學實效。我對校本教研確實情有獨鐘,并在工作中找到了成就感和幸福感。
網絡教研給我的專業成長開擴了新的視野。幾年來,我校的各學科組的教研活動始終井然有序地進行著,主要是傳統的教研模式。有些教學中的困惑,新的理念的解讀,非常想向專家請教,研討。但這樣的機會實在是太少了。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我也經常徜徉瀏覽于網絡各大教育論壇借鑒、學習。一個偶然的機會學會了Q Q語聊和U C聊天,就想到了在網上能不能與名師、專家交流,解決困惑,學習新的教學策略等,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于是,我們進行了一些嘗試,收到很好的效果。通過網絡進入U C聊天室(教研在線、新思考網站等),每位教師都申請了U C號,可隨時在網上教研,瀏覽、發帖等。教師把自己在教學中的困惑提出來,請求幫助,收到良好的效果。有時,我也利用休息時間,晚上在網上參加一些教研交流活動。久而久之,我在教材的把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參加說課、評課活動時也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增強了我的自信心。
特別是2 0 1 1年5月,我準備參加市級信息技術優秀課比賽,選了“小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我和全體教師一起參加了一次網絡教研的說課活動,并邀請了市教研員何晨老師和幾位名師一起在U C語聊上進行交流?;顒又?,我先進行了說課,并提出了這節課的想法和自己的困惑,教師們對這節課進行了點評、分析,何老師和幾位名師也給我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議,并進行了指導。我印象較深的兩點:一是在創設情景時,出示了一組商品的價格信息,如:橡皮0.4 1元,練習本1.5元……我的想法是利用生活中的小數(商品價格)引出小數概念,可是我忽略了與生活實際相符合。專家提出像橡皮0.4 1元,生活中很少碰到這樣的價錢。建議的提出,使我在選擇信息時注重了商品價格的真實性。也就是說,教師所選擇的信息既要來源于生活,同時也要注意它的真實性。二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的解決策略,在說課中體現得不夠具體,專家和教師們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建議。
這次網絡教研對我的觸動很大,教學中的疑問、困惑及新的教學理念的解讀,能在這里與專家于交流中解決。總之,網絡教研是傳統教研形式的創新和拓展,是常規教研活動的有效載體,是一種以網絡為基礎開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它借助網站、論壇、博客和各種網絡通訊工作,不受時空和人員限制,為一線教師提供了內容豐富、理念新穎、技術先進、實用便捷的優秀課程資源,創設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專業人員及時交流、平等探討的活動平臺和環境,促進課程改革實驗的決策者、設計者、研究者與實施者的多元對話,發揮教師在教研活動中的主體作用,使城鄉學校和教師能夠平等獲取信息資源和實現對話交流,彌補傳統教研模式的不足。同時,它有旺盛的生命力,能構建一個開放、合作、分享的研訓平臺,激活教師教研熱情,促進教師學習型組織的形成,最終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問題卡是記錄教師在備課和上課時出現的困惑性問題,然后在組內教研時集體研討,想出解決的策略。如果在組內沒有找到最佳策略,可與主管領導研討,或上網查詢,在線研討解決。


這兩年我都教三年級,記得去年在教完口算除法時,練習題中有一道圖文結合的應用題,所給信息比較零散,并且需要選擇相關信息進行解決。要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空間去探究。當時,我沒有給學生留充分的時間進行交流,在作業中發現的問題較多。課后,我將這道題及時記錄在問題卡上,并在組內研究解決的策略。今年又遇到此題,由于在備課中結合問題卡的提示及時調整了教學的策略,通過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匯報、質疑等環節,教學完成得非常成功,并且還出現了多種解答方法。課后我及時把問題解決方法記錄下來,并在后面加上一段對實施結果的評價,闡述自己的教學理念,為以后其他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借鑒經驗和引起注意。問題卡的使用使我的寫作、交流、反思等能力增強了,充實了我的專業知識。我想,這是教師教育生涯中最真實、寶貴的教育資源。
在網絡教研穩步推進的同時,本學期,我又參加了一項新型的教研活動——模擬課堂教研活動。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與學生是平等、和諧的關系。我們的課堂教學都是在備課中通過預設來選擇相應的解決策略,教師沒有進行真的實踐,課堂上生成的問題難以預料。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讓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感受學生的思維和方法,提出了“換位思考,體驗學生心理,深入理解教材,提高專業素質”,開展了模擬課堂活動。
活動中,首先,觀看組內教研的說課、評課的錄像,說課內容是“2 4時計時法”,經典回放1 0分鐘,使教師對我要講的這節課有了初步的認識。然后,我針對這節課進行模擬課堂的授課活動,其他教師作為學生,這是一項跨學科的教研活動,各學科教師都參加?;顒又?,教師像學生一樣積極舉手回答問題,討論交流,匯報,質疑。教師體驗了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因為是跨學科的活動,做學生的教師存在差異,在授課過程中也出現了始料未及的情況,這樣,提高了教師的課堂調控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模擬課堂教學后全體教師對這節課進行評價、質疑。這個環節中可評價授課教師對課堂生成的問題解決得是否得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解決策略以供參考。如,你的情景創設出于什么想法,請聽聽我的想法是否可行等。教師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交流,為我的真實課堂授課做了很好的鋪墊。如,在學習中學生最苦惱的事,尤其是學困生,大家集思廣益,考慮怎樣才能使學生愛學、樂學,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教師的任務是恰當地引導。通過這個活動,我在以后教學中借鑒了許多教師的優良策略。在活動中,通過體驗交流,使教師認識到在備課、上課時,應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在整個交流活動中,教師們聽得津津有味,聽有所悟、學有所思。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建設高素質、高水平教師隊伍,是建設現代化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任務。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教研策略也不斷更新,實效性更強了。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一定的外部環境,但更需要的是要有渴求成長發展的內在愿望和學習、實踐、反思的持續行為。開展校本教研活動,不僅調動了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熱情,提高了教研組的凝聚力,更重要的是激活數學教師的思維,激發教師尋求自我發展的需要,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耙越檀傺校匝写俳獭备淖冎倚凶叩姆绞剑蛟鞂儆谖易约旱摹敖處熎放啤保撬屛姨ど狭藢I成長的特快列車。我知道,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要走的路還很辛苦,我將不斷地在學習中認識自我,在反思中挑戰自我,在實踐中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