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曄(肇慶西江水電監理有限公司)
淺析振沖碎石樁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
□韋 曄(肇慶西江水電監理有限公司)
水利工程的建設,不僅防止了洪澇災害的發生,還對水量進行了調節和分配,滿足了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對水資源的需要。然而由于水利工程的基礎往往是軟土地基,且地質條件復雜,這就對當前水利工程基礎的穩定性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文章結合珠江堤岸防護工程軟土地基處理實例,對振沖碎石樁的施工原理、施工工藝、施工質量控制和質量檢驗等方面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探討。
振沖碎石樁;水利工程;應用
振沖碎石樁是常見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之一,在我國道路、水利、橋梁、建筑等各個領域地基處理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振沖碎石樁具有投資少,施工簡便、快速的特點,并通過充分利用天然土體在軟土地基構筑的樁體形成復合地基,以達到提高地基承載能力、增強穩定性和減少不均勻沉降的目的。
防護工程位于珠江前航道左岸,是廣州市珠江堤防建設工程的組成部分,全長約6.3km。該段現有堤岸防洪標準為5年一遇至10年一遇,除專用碼頭為樁基或重力式沉箱結構外,其余為漿砌石堤,本次工程的任務是將該段堤岸防洪標準提高至200年一遇。
珠江是我國南方的一條大河,橫貫華南大地,是我國七大江河之一,它橫跨了云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江西、福建、海南等8省(自治區),總面積為79.63萬km2。工程所處區域屬于濕熱多雨的熱帶、亞熱帶氣候,氣候溫和多雨。四季的特點是:春季陰雨連綿,雨日特多;夏季高溫濕熱,暴雨集中;秋季臺風入侵頻繁;冬季很少嚴寒,雨量稀少。年平均溫度14~22℃,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2200mm。
振沖碎石樁施工主要設備有起吊機械、填料機械、振沖器、供水系統、電控系統和排污系統等。因垂直振動加密土體的效果遠小于水平振動的效果,大約相差了4~5倍,因此施工過程中大多數振沖器都使用的是水平振動。
供水系統是施工中的主要設備體系之一,有一級供水系統和二級供水系統兩種,一級供水系統指從水源到施工的用水箱之間,使用潛水泵;二級供水系統則是指從水源到施工振沖器之間,采用多段清水泵。在實際振沖作業時,需要大量的水沖,并且水壓要求較高,所以通常在振沖施工過程中使用二級供水系統。
振沖碎石樁是目前在國內較為普及的處理軟土地基的實用技術。它的施工原理是在地基土體中,使用振沖器進行成孔,并進行振密填料的置換,從而形成碎石樁體,與原有地基土構成復合地基,加速了土層的固結和極大改善了土體的排水性能,在增強地基穩定性的同時,也減少了不均勻沉降。振沖碎石樁可以歸結為擠密、排水、置換、墊層和加緊這幾種作用。
振沖碎石樁的施工順序通常有“由一邊到另一邊”或者“由里到外”這兩種,都有利于擠走部分軟土,以方便制樁。在一些強度偏低的軟土地基中施工時,為避免出現制樁時出現樁間土的變動,宜使用間隔振沖的方法進行施工。
振沖碎石樁成孔后,需向樁孔內填入石料進行制樁,通常有連續填料和間斷填料這兩種方式。連續填料時,振沖器不需要提出孔口,僅需要往上提出30~50cm,當離開已經振搗密實的樁段時,隨即向孔內連續的回填入石料,直到振沖密實并符合設計要求后,再向上提出30~50cm,重復以上步驟,從下到上逐漸制樁到達孔口位置。間斷填料是指將振沖器提出孔口,并向孔內回填0.15~0.5m3的碎石,再進行振沖密實,等符合設計要求以后,再提出振沖器進行回填和振沖密實,重復上述過程直到制樁完成。
第一,試樁。在施工前,應先選定具體的施工技術參數,同時通過對造孔電流和水壓的調試,盡可能的確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參數,以確保振沖碎石樁的成樁質量。第二,布設樁位。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進行現場的放線布樁,主要軸線應先進行放線定位,再根據主要軸線進行布樁,并通過鐵釬或者是小木樁進行樁位的復核,保證樁位的偏差不應>3cm。同時,需將現場的樁位進行標示,在施工中應對號入座,防止出現重打和漏打的現象。第三,成孔。當振動器啟動后會產生出高頻的振動,先開啟高壓水泵,振動器的末端出水口噴水后,將高速水流沖擊孔底,然后使用振動器以0.5~2m/min的速度貫入地層,并保持垂直,直至到達設計深度為止。第四,清孔。清孔的目的是為了減小樁體的含泥量,并保證填料的暢通。當成孔符合設計要求后,用振動器端口噴出水流對孔內的泥漿進行清洗,并將振動器留在孔底進行適當振動,使孔內的泥漿變稀,重復升降操作幾次,直到流出清水為止。在清孔時還應注意適當增大水量,并降低水壓。第五,填料振密。如使用連續填料法進行施工時,應將振動器停留在設計深度上方30~50cm處,并不斷的向孔內填料,在整個制樁的過程中,石料都應處于滿孔的狀態;如果使用是間斷填料的方法,則應先將振動器提出孔口,當每次向孔內填入0.15~0.5m3石料時,都應使用振動器下降到填料中進行振搗,反復施工,直到樁體完成為止。當振動器的電流到達規定電流,在原位置留振超過10s,且電流值不下降,則表示此振動點處的樁體已經達到了振密的要求,此時的電流值即為密實電流;如果電流還沒有達到密實電流,則還需向孔內再填入一批石料,繼續振密,直到電流達到密實電流為止。具體的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1。
第六,鋪設碎石墊層。當振動碎石樁施工結束后,應在樁頂處鋪設約30cm厚度的碎石墊層,并使用振動壓路機重復碾壓至少兩遍。

圖1 工藝流程圖
4.1 嚴格控制施工過程中的水壓和水量。水壓應視施工土質決定,對強度偏高的土體,水壓可適當增大,對強度偏低的軟體,水壓可稍小一些;水量應充足,使孔內充滿水,并注意防止塌孔,保證制樁工作的順利;成孔過程中的水量和水壓都應盡量調大,當接近設計加固深度時,再降低水壓;加料振密過程中的水量和水壓都應盡量減小。
4.2 施工所需電壓通常為380±20V,應保持穩定,并嚴禁在超過額定電流的情況下進行作業。振沖器在固定深度位置的留振時間應在10~20s之間。
4.3 填料過程中應注意回填石料不宜過猛,并注意勤加料,保證每批石料量的控制。施工中,在每段樁體均應滿足留振時間、密實電流和填料量這3方面的規定,并盡量防止斷樁和縮徑的現象。
4.4 振沖碎石樁施工中的質量控制還應注意樁距、樁徑、樁長、豎直度、灌碎石量等方面,具體的允許偏差和檢查方法見表1。

表1 振沖碎石樁施工質量要求表
對飽和粘性土的質量檢驗應等孔隙水壓力消散后再進行,間隔時間應不低于1~2周,其他土體可在施工3~5d以后進行。
碎石樁的施工質量檢驗采用單樁荷載試驗,檢驗的數量通常為樁數的0.5%,且不能少于2根。對樁體采用動力觸探或者是靜力觸探的方法進行隨機檢驗。對樁間土可采用標準貫入、動力觸探或者靜力觸探等方法進行檢測,檢測的數量不能少于孔樁總數的2%,需符合設計的要求。
由于振沖碎石樁技術設備簡單、加固速度快、投資少等方面的優點,在我國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廣泛使用。本文結合珠江堤岸防護工程軟土地基處理實例,探討和分析了相關施工技術手段和應用,希望對以后振沖碎石樁在水利工程中的實際應用能有所幫助與借鑒。
[1]李琦瑛.振沖碎石樁工程施工[J].山西建筑,2012(5).
[2]袁利平,宋延勇.振沖碎石樁地基處理在實際工程中的運用[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1(12).
[3]何廣訥,孫國維,劉瑩瑩.振沖碎石樁處理近岸工程軟土地基開發應用[J].地基處理,2011(4).收稿日期:2012-05-25

知識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