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波 □劉現紅(河南省農田水利水土保持技術推廣站)
河南省山丘區塘壩工程現狀調查與保護對策
□肖永波 □劉現紅(河南省農田水利水土保持技術推廣站)
塘壩工程是山丘區重要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不但是農村人畜飲水和灌溉的重要水源,還能夠有效提高地表水的利用率,防止水土流失,減少洪澇災害。但是由于其容積較小,工程分散,長期疏于管理,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導致大部分塘壩幾乎喪失了防洪保安的作用。根據本次調查結果,對目前塘壩工程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合理分析和深入研究,提出了加強和規范塘壩工程管理模式的措施和建議。
山丘區;塘壩工程;調查研究;保護對策
河南省地處我國中部地區,南北長約550km,東西寬約580km,總面積16.7萬km2,總人口976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818多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80%,山丘區人口3700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38%。因為山丘區飲用水較為困難,所以塘壩工程作為山丘區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是農村飲用水的重要水源。
根據調查統計,目前河南省已建塘壩工程涉及13個地市,71個縣(市、區),塘壩工程總計269341萬座,其中“屋頂”塘壩51680座,現狀蓄水能力179070萬m3,灌溉面積37.47萬hm2,受益人口795萬人,需整治工程204812萬座,其中“屋頂”塘壩39171座。

表1 河南省山丘區塘壩工程調查表
經過調查、分析如表1可知,河南省山丘區塘壩工程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壩體單薄,防洪標準低;二是壩體不同程度的毀壞,滲漏嚴重;三運行時間長,淤積嚴重;四是疏于管理,建筑物不同程度損壞,放水管涵漏水,白蟻侵蝕等。
由于以上問題的存在,大部分塘壩喪失了防洪保安作用。導致目前這種現狀,既有觀念上的障礙,也有現實的原因,更有體制的因素。一是這部分塘壩大都興建于20世紀50-60年代,由于當時特殊的歷史背景,同時受資金力量和技術條件限制,大部分塘壩建設質量較差、工程標準偏低,運行了幾十年,年久失修,導致工程效益急劇下降。二是這部分工程得不到正常的維護和管理,由于該項工程達不到小型水庫出險加固的級別,不能列入國家財政投入的計劃之列,是被遺忘的死角,而現行的管理權限劃分是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基本上都是所在鄉村組區域管理,由于縣、鄉、村各級財政困難根本無力承擔維修和加固費用。三是這部分工程雖然經過改制,只是產權和經營權得到了明晰,塘壩的病險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由于蓄不到水,使得其幾乎喪失了水源地的作用,沒有發揮工程原有的防洪、灌溉和供水等效益。
近年來,河南省一直把塘壩整治作為小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重要任務來抓,利用農閑季節,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對蓄水較少、淤積嚴重的塘壩進行清淤疏浚,并緊急新開挖建設坑塘,利用灌區放水的機會,進行蓄水,用于抗旱澆地,最大限度的挖掘了抗旱潛力,增加了灌溉面積。但是由于政策、資金以及技術等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塘壩亟待整治,已經治理的只占一小部分。
經過對典型工程調查分析,管理部門采取了一些積極的整治措施,其中有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值得推廣:
3.1.1 做好規劃設計
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實地勘查、測量,所有新建塘壩工程均進行單項設計,在充分征得群眾同意的基礎上,因地制宜選擇工程形式。
3.1.2 嚴格選擇施工隊伍
工程施工引入競爭機制,公開招標,選擇有經驗、有資質的專業隊伍施工,擇優錄用,并簽訂施工合同,在質量保證的前提下,盡可能節約資金。
3.1.3 強化工程質量管理
加強塘壩工程建設的質量。在興修塘壩中,要嚴格執行規劃設計標準,確保工程質量,成立工程驗收組,對所有工程進行竣工驗收。
3.1.4 加強工程建后管理,確保工程可持續利用。
按照有利于群眾使用,有利于工程發揮效益,有利于可持續利用的原則,成立用水協會,制定規章制度,明確產權和管理方式,落實使用權和經營權,充分發揮工程效益,調動了社會各界特別是一部分富裕起來的農民參與農村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的積極性。
3.2.1 促進了山丘區農民增產增收
修建塘壩工程,增加山丘區攔蓄水能力,不但解決了群眾生活飲用水,而且改善了農業灌溉條件,新增和改善了農業灌溉面積,糧食產量顯著提高,加快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收入明顯增加。因此,通過水源工程建設,可有效緩解山區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是山區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基礎工程。
3.2.2 減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
建設蓄水塘壩等水源工程,能有效控制溝岸擴張和溝底下切,控制泥沙不出流域,水土流失減輕。攔蓄了溝道的洪水,減緩和避免了洪澇災害。減輕了汛期洪水沖刷,需水量和水面面積的增大,使生態用水得到保障,對生態環境的恢復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有著積極的作用。
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農業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工程,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前提。改變農村水利建設滯后局面,關鍵是要構建起利益主體明確、產權責任明晰的新型水利投入、開發和管理機制。
對不同類型、不同規格的塘壩工程有計劃地進行分類建檔,根據工程的輕重緩急編制出切實可行的治理除險加固方案,力爭整治一處,發揮效益一處;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認識,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水利工程建設的積極性,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促使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健康發展,為當地群眾謀福祉,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綜上分析,為了充分發揮塘壩工程的防洪保安作用,山丘區塘壩工程除險加固處理迫在眉睫。提出建議如下:
4.2.1 加大對山丘區塘壩工程建設的投入
山丘區塘壩工程往往具備抗旱防汛、改善生態環境等綜合功能,針對山丘區塘壩工程建設中出現的嚴重問題,首先必須加大投入對工程進行整修配套,財政具體投入方式、比例可根據工程的不同性質確定。同時對山丘區塘壩工程建設進行科學合理規劃,要分步驟有計劃地加大對山丘區塘壩工程建設的投入,逐步改善山丘區塘壩工程的運行狀況,使其發揮正常效益。
4.2.2 采取激勵措施,鼓勵群眾自發參與興建塘壩工程
政府給予一定的補償或激勵措施,鼓勵有條件的群眾或企業參與到工程建設中,拓寬投資渠道,使群眾具有主人翁意識,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塘壩工程的修建、維護及管理中去。
4.2.3 繼續推進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
對已建塘壩工程,要采取多種形式進行經營體制改革,比如拍賣、承包、租賃、股份合作等,盤活水利資產,形成良性循環。按照“誰投資、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鼓勵社會力量采用獨資、股份合作等形式投資水利建設。
4.2.4 成立用水戶協會,實行用水戶參與式管理
通過參與式管理的機制,擴大群眾在各項水事活動中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可以使廣大群眾以主人翁的態度,在基層水利工作中做到全面參與、自主決策、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真正實現群眾的事情自己辦、自己管。
201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