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集萃

2012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大背景是經濟增長將比2011年有所放緩,宏觀經濟總基調會保持不變,但會有部分微調。央行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這不應被理解為政策轉向。明年的政策組合仍將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之所以要保持穩健,是因為一旦放松,物價有可能繼續上漲。2012年中國GDP增速將在8.8%左右,CPI增幅將在4%左右。——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2011年12月1日在“2011中國國際商會年會”上表示

當前企業面臨融資困境和一些地方出現的民間信貸風波呼喚加快金融體制改革進程,迫切需要構建與企業構成相匹配、與企業需求相適應的融資體系。當前迫切需要通過金融改革使民間金融從無序走向規范。一是對民間金融不是打擊取締而是規范“招安”,讓其成為多層次融資體系的組成部分;二是對融資渠道不能“并軌”而要“多軌”;三是對高利率民間借貸能讓其在“地上”理性發展;四是對大量民間熱錢要拓寬投資渠道,拓展利潤空間,引導游資熱錢回歸實體經濟。——全國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2011年12月3日表示

就目前房地產總的情況而言,2011年9月份全國銷售面積是1億多平方米,同比多于2010年同期,“金九”并沒有泡湯。目前房價仍在持續回調,在大中城市,漲價的在減少,降價的在增多。調控政策即使要放松,也是定向的。貨幣政策應對個人抵押貸款的第一套房放松。其他部分,相當長一段時間,還是不會放松。因此,在未來6~12個月,房地產行業的資金鏈會非常緊張但并不會斷裂。所以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會也不能退出。——全國工商聯合會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2011年11月12日在“2011財新峰會‘地產解題’討論會”上表示

未來要穩妥有序推進市場創新和對外開放,積極研究和穩步推進商品金融期貨、期權產品創新和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逐步擴大期貨行業對外開放的水平,以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發展和國家經濟金融安全需要。面對復雜多變的新的市場環境,中國證監會堅決貫徹國家“穩步發展期貨市場”的戰略方針,積極穩妥有序地推進產品創新和業務創新,切實改進和加強市場監管,著力完善市場規則體系,積極推動期貨市場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姜洋2011年12月3日在“第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表示

當前保障房建設目標,自下而上確定,從自上而下層層分解執行,但與市場實際需求不匹配。除了目標和實際需求不匹配外,當前保障房的結構也不合理。針對最低收入家庭的廉租房和低收入者的公租房是市場上需要量比較大的,但2011年只占30%。針對中低收入家庭棚戶區改造,兩者合計占比達到60%以上。此外,保障房靜態設定的建設目標和需求動態變化之間也不匹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2011年12月7日在“第三屆地產中國論壇”上表示

貨幣政策2012年或將出現放松的拐點,不過放松的時點和幅度仍有待觀察。2012年市場行情將取決于貨幣政策放松的幅度,走勢或會是個前抑后揚的過程。2012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將主要以適度寬松為主,放松幅度有限,至二季度,隨著通脹的下行,貨幣政策放松的幅度可能加大,此時流動性或漸寬裕,市場行情或好轉。——信誠基金副總經理、首席投資官黃小堅2011年11月26日在“信誠基金年度金融書籍論壇”上表示

資本并未形成大規模流出中國的趨勢,2012年人民幣升值壓力減輕。未來一段時間我國會推行雙向波動、彈性增加的匯率政策。人民幣要走出去,中國經濟要加大資本輸出力度,因此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略顯強勢比較合適。——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2011年12月3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指出

政策預調微調并不意味著簡單的放松銀根和房地產調控,也不意味著總量放松,而是指在金融市場融資效率不高、調控機制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下,運用信貸措施來輔助實現總量穩健的政策。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邏輯決定了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趨緩,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在于結構調整,而結構能不能調整過來,關鍵在財政政策。在這個過程中,積極的財政政策仍有發揮空間,但貨幣政策必須堅持穩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夏斌2011年11月30日在“2012年世界經濟展望論壇”上表示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可采取兩方面的措施:一是要增強信心。下屆政府要以改革的姿態高調向全國人民亮相。二是可以做的事要盡量推進。胡錦濤主席不久前在APEC峰會上表示,要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的干預。溫總理也有類似表述。其實,這些事情本世紀初中國政府就做過,所謂“從源頭上反腐敗”,現在要努力推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理事吳敬璉2011年11月28日“在第十四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頒獎大會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體制改革高峰論壇”上表示

明年將是保增長之年,短期來看,明年上半年可能會三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明年年中CPI增幅預計降到3%左右,降息最早會在年中出現,明年降息幅度最多為0.25個百分點。通脹水平下降,是過去長達12個月密集緊縮政策效果的充分顯現。目前中國信貸增長已回歸正常水平,經濟增速開始回落。在保增長上,財政政策將更有作為,在減稅、對保障房的資金投入、民生支出等方面均存在較大空間。——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2011年12月6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加入WTO不僅讓中國實體經濟得到飛速發展的機遇,同時也讓中國金融業踏上新的發展臺階。可以看到,入世后,中國金融業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得到了長足的進展。中國銀行業的資產增長近10倍,證券市場與保險業同樣是突飛猛進。而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加入WTO后,國內銀行業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股份制改造、重組上市,不僅其規模快速擴張,而且隨著公司治理制度完善,整個國內銀行業的素質迅速改善。——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2011年12月7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2012年宏觀調控成效預計將在明年繼續顯現,房價、食品價格和物價總水平同比漲幅將明顯降低;出口、投資增幅預計也會下降,經濟增速將繼續平穩降低,受世界經濟和國內房地產市場調整等不確定因素影響,也存在發生較大波動的可能性。宏觀調控的重點預計將由控制通脹轉向鞏固經濟增長的基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2011年12月6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中小企業是整個市場經濟中弱勢群體的部分,其融資難問題實際上是市場失靈、市場缺陷的一種典型表現。希望通過市場機制來解決或徹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是不可能的。要以建立健全直接融資體系和政策性銀行等策略來化解這個問題。建立健全的直接融資體系主要有三點:一是民間借貸的陽光化;二是發展股權投資;三是區域場外交易市場。要解決民間借貸陽光化必須以利率市場化為基礎,而股權投資的形式跟民間集資非常接近,所謂區域性場外市場的問題除了新三板之外,區域性的OTC市場也值得探討。——浙江大學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汪煒2011年12月1日在“第九屆中小企業融資論壇”上表示

據測算,兩年后我國貿易順差將為零,甚至跌為負值。我國貿易順差正不斷減小,預計2011年將縮小至1500億美元。過去貿易順差占GDP比重為8%,2011年可能低于1.5%。在應對貿易順差不斷縮小方面,仍有理由感到樂觀。私人消費占GDP的比重從2008年開始逐年上升。居民收入在提高,且比GDP要增長得快。三年內大家的收入可能會增長一倍,我國未來5至10年將面臨兩方面嚴峻挑戰:一是國際壓力不斷攀升,國際上對我國期望值越來越高;二是自身經濟發展模式可持續性問題。——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2011年11月18日在出席《經濟學人》中國峰會時表示

未來房產稅肯定會擴大試點,直至全國推行。今后其試點范圍的擴大,應該還是首先面對發達的大中城市,也就是高房價地區,以便抑制其房價的過快增長,發揮房產稅的調節作用。房產稅今后擴大試點時,應逐步改革其征管方案。目前征收對象狹窄,只涉及新房和別墅豪宅等情況。今后新的試點應將居民現有大戶型和單價高的住宅也逐步納入,而不只是針對新房征收。——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人大教授安體富2011年12月7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保監會將完善制度機制,整合監管資源,改進監管方式,抓緊完善以保險法為核心、以部門規章為主體、以規范性文件為補充的保護消費者利益制度框架。逐步建立保險監管部門、行業組織、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等多方參與的消費者利益保護機制。加大力度,以新思路新舉措,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保護消費者利益的工作抓好、抓實、抓出成效,將保護消費者利益的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2011年12月8日在保險消費者座談會上表示

守法便利是中國海關引進的國際海關先進理念和通行規則。在闡述貿易便利的同時,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企業守法經營、合法進出,也就是說,企業只有守法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貿易便利。遵循此原則可以極大地縮短企業通關時間,也有利于海關將監管重點放在資信度低的高風險貨物上,提高監管查驗率,是一件雙贏的事情。——中國海關總署副署長孫毅彪12月6日在“2011年世界海關與商界論壇”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