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鋒,杜
近十年來,湖北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總體規模一直保持著上升趨勢,2008年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798.56億元,刷新歷史新高,比上年增長27.89%,是1997年投資總額的5.35倍。從投資增長幅度來看,自1999年以來,也基本保持了上升態勢,尤其是2003年以來全省投資增長率保持在兩位數的水平,呈現出較強的增長勢頭。在投資結構方面,三次產業均有增長,但第三產業的增幅最大,在2000~2008年期間,第三產業投資的平均增長率達到了19.08%高位水平,2008年末達到3222.94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6%;第一產業投資在湖北的總體投資中比重越來越小,2008年末第一產業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僅為4%;第二產業投資的比重也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2008年末降到40%。這一狀況既說明了湖北產業投資結構的不斷優化,也反映了投資結構依循經濟發展規律而趨于優化的基本態勢。但是,當前湖北省固定資產投資運行中存在投資區域結構不盡合理、投資行業結構層次較低、投資監管和投資開放的制度環境建設明顯滯后、投資乘數效應較弱等問題,是湖北經濟持續、穩定和健康發展的嚴重障礙。為了促使投資對經濟拉動效應的最大化,考察固定資產投資對湖北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并確立湖北省今后一段時期的重點投資領域和實現投資結構的優化,將是未來進行投資決策所必須注意的重要方面。
選取湖北省地區生產總值和固定資產投資兩個變量,分別用Y和X來代表。采用1997~2007年間湖北省固定資產投資與地區生產總值的年度數據作為樣本區間。表1中數據均來自于湖北省統計局所發布的《湖北統計年鑒》(2008)。
參照表1數據,運用計量經濟學軟件Eviews3.0,檢驗固定資產投資和地區生產總值的相關性大小,得到相關系數為0.996,這說明二者之間存在著很強的相關性。為了進一步研究二者之間的正相關關系,我們設定了一個有關湖北省固定資產投資與其地區生產總值之間的回歸方程。為了消除數據中異方差的影響,對兩變量同時取對數,即LnY和LnX。仍然利用表1數據,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作回歸,得到如下結果:

以上數據表明,R2較高,且t檢驗和F檢驗值也都達到了較為顯著的水平,這表明自變量對經濟增長有很強大的解釋能力。對此,我們可以做協整檢驗分析,以驗證上述方程的有效性。

表1 湖北省固定資產投資與地區生產總值的關系
在分析是否具有協整關系之前,先對時間序列做平穩性的單位根檢驗。采用ADF法檢驗序列的平穩性,結果見表2。
從表2檢驗結果看,兩個變量ADF檢驗的t統計量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大于對應的臨界值,因此不能拒絕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即LnY和LnX都是非平穩的。而經過兩次差分后的序列都是平穩的,即都是I(2)的,滿足協整檢驗的前提:如果兩個非平穩序列具有相同的單整階數,則可以對二者進行協整檢驗。

表2 單位根檢驗結果
最常用的協整性檢驗的方法是EG兩步檢驗法和Johanson檢驗。EG通常用于檢驗兩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而對于多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則采用基于VAR過程的Johanson檢驗。我們所考察的是兩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所以采用EG協整檢驗。采用OLS法對變量進行協整回歸,然后利用Mackinnon協整檢驗臨界值表對協整回歸的殘差進行ADF檢驗來確定回歸殘差的平穩性。如果回歸殘差是平穩的,則可認為兩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否則,認為兩者之間不存在協整關系。
保留回歸方程(1)結果中的殘差序列,并對此殘差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見表3:

表3 LnY與LnX的協整檢驗
由表3可知,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拒絕了不存在協整關系的假設,接受了至少一個協整關系的假設。這說明LnY與LnX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即二者存在長期均衡關系,數量關系為:

方程回歸系數表明,固定資產投資常對數對地區生產總值常對數的彈性為0.837,即固定資產投資常對數值每增長1個百分點,地區生產總值常對數值可增長0.837個百分點,這說明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較為顯著,政府增加固定資產投資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
統計資料顯示,近年來湖北省投資額較大的幾個行業分別是制造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表4)。2005~2008年,制造業投資規模分別占當年全部投資的26.14%、25.05%、27.76%、31.67%,投資規模一直處于高位狀態;2005~2008年,房地產業投資規模分別占當年全部投資的23.16%、20.13%、19.84%、19.18%,投資比例呈逐年降低的趨勢;2005~2008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規模分別占當年全部投資的13.16%、16.97%、14.29%、11.36%,投資規模維持在較高水平;2005~2008年,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規模分別占當年全部投資的7.18%、7.34%、9.62%、9.2%,投資比例基本呈現逐年加大的趨勢。
在上述行業中,投資規模總量均不斷增長,但結構比例卻發生一定變化。制造業投資規模所占比重仍然較大,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的投資比例也呈現上升趨勢,而房地產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投資比例則相對下降。由此可見,民間資本很難介入的行業投資規模仍然偏大偏高,而以民間投資為主的行業投資規模較小且逐年下降。在民間投資所占比重多少是衡量經濟活躍程度高低重要指標的基本判斷下,顯示了湖北投資結構的合理性程度偏弱。

表4 2005~2008年湖北各行業固定資產投資 (單位:億元)
2006~2008年期間,在所有行業中,制造業的投資率最高,達到32.49%,其后依次是房地產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等,這些行業的三年平均投資率都在9%以上,都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行業,隨著湖北經濟社會的蓬勃發展,這些行業必將成為政府投資的熱門領域。在所有行業中,金融業的三年平均投資率處于最低水平,僅為0.16%。
2006~2008年,在所有行業中,平均拉動率最高的是制造業,達到10.47%,也就是說,制造業對湖北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最大。其后平均拉動率排在前八位的行業依次是房地產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農、林、牧、漁業、批發和零售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平均拉動率最低的是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僅為-0.13%,對經濟增長是負拉動(表5)。

表5 2006~2008年湖北各行業平均投資率和平均拉動率
在生產性行業中,制造業是第一集團,其平均投資率和平均拉動率均遠遠超過其他行業。盡管如此,其投資拉動僅為10.47%,客觀上仍顯不足。依據湖北仍處于工業化加速發展期和新型工業化發展水平不高的基本判斷,制造業還具有加大投資的空間,是湖北省近期和“十二五”期間投資規模擴張的重點領域。房地產業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屬于第二集團,平均投資率和平均拉動率均較高,但對于平均拉動率而言,其平均投資率偏高,投資拉動基本合理,是湖北省近期需要加大投資的重要領域。農、林、牧、漁業、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采礦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建筑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金融業和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屬于第三集團,平均投資率和平均拉動率均較低,投資拉動明顯不足,是湖北實現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需要加大投資的行業。這也與湖北省必須走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化,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換的基本思路相互吻合。
在非生產性行業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是第一集團,平均投資率和平均拉動率均普遍高于其他行業,但投資拉動仍顯不足,還有加大投資的空間,是湖北省近期和“十二五”期間需要進一步加大投資的重點領域。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屬于第二集團,平均投資率較高(10.06%),但平均拉動率相對較低(1.04%),對于平均拉動率而言其平均投資率偏高,但基于其行業性質,投資拉動尚有待進一步發揮,是湖北省近期加大投資的重要行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和教育屬于第三集團,平均投資率和平均拉動率均較低,投資拉動嚴重不足,這與湖北是科技教育大省,但卻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度偏弱的客觀現實較為吻合,從而成為湖北未來科學發展需要加大的一個重要領域。
湖北處于中部地區,優勢和劣勢都非常明顯,進行投資結構優化和開展投資決策,必須充分考慮湖北實際的省情因素。在綜合考慮湖北的優勢條件和制約因素的前提下,結合以上不同行業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平均拉動率排名,我們可以得出2012~2015年適合湖北投資行業的最終排名。
制造業平均拉動率排名列第一位,包括汽車及零部件制造、裝備制造、冶金、化工、輕工、紡織服裝、建材、電子信息、生物、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等,這是湖北省的支柱產業。在環境保護、人口增長與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加大制造業投資和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適度擴大投資規模,保持規模適度,將對湖北實現制造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在擴大投資規模中,必須注重內部結構調整,按照發展新型工業化的思路,選擇好產業領域、發展方式和空間格局,通過技術進步、優化結構,提升制造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因此,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制造業的投資規模仍然需要保持在第一層次,以便獲得較大的投資拉動并實現對經濟發展后勁的強化。
平均拉動率排名第三位的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包括鐵路運輸業、道路運輸業、城市公共交通業、水上運輸業、航空運輸業、管道運輸業、裝卸搬運和其他運輸服務業、倉儲業、郵政業等,是關系國計民生的行業,也是其他行業發展的基礎,猶如人體中的血液,支撐著其他行業的發展。在湖北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投資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要想維持經濟高速健康的發展,湖北還要保持較高的投資率若干年。因此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在內的基礎行業,必須保持較高的投資率。同時,考慮到良好的投資環境對于吸引投資至關重要,我們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放在未來需要加大力度的第二位。
平均拉動率排名第四位的是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包括水利管理業(如防洪管理、水庫管理、調水引水管理、其他水資源管理、其他水利管理)、環境管理業(如自然保護區管理、野生動植物保護、其他自然保護、城市市容管理、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水污染治理、危險廢物治理、其他環境治理)、公共設施管理業(如市政公共設施管理、城市綠化管理、游覽景區管理)等,這些行業的子項內容大都屬于公共服務行業,關系國計民生,是其他行業發展的基礎,在國民經濟中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鑒于這些原因,結合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的平均拉動率排名,結合湖北省的水旱災害并存且不斷加劇,以及我省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加大,“兩型社會”建設任務較重的實際情況,我們將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放在未來需要重點投資第三位。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平均拉動率僅為1.57%,排在所有行業的第五位,但是這并不能說明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投資對經濟發展作用小。因為評價一個行業既要觀察它的經濟效益,更要看重它的社會效益。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更多的屬于管理層次,對于管理國家事務、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因此,雖然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投資沒有對經濟增長帶來明顯的拉動作用,但是它的社會效益作用巨大,不但不能減弱,相反必須不斷加強。因此,我們將之擺置在未來投資需要加強的第四位。
房地產行業在近三年中的平均拉大率處于第二位,雖然其投資效應較大,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高,但是根據中央的宏觀調控精神以及在近年來的發展有所失控而導致的發展過快,甚至出現泡沫現象的實際情況,在未來發展,必須有所適度抑制,規范發展。因此,可以考慮放在第五的位置上。
綜合以上考慮,結合近年來的基本排序,我們可以得出適合湖北投資行業的先后順序,依次是:制造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房地產業、批發和零售業、農、林、牧、漁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采礦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察業,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建筑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金融業、教育、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
[1]J,Bradford Delong,Lawrence H·Summers.Equipment Investment and Ec onomic Growth:How Robust is the Nexus?[C].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2.
[2]Podrecca,E.,Carmeci,G.Fixed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New Resultson Causality[J].Applied Economics,2001,33.
[3]Jakob B.Madsen.The Causality Betwee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J].Economics Letters,2002,74.
[4]戴湘毅,王曉文.固定資產投資對福建經濟增長作用的實證分析[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08,(1).
[5]王凱,龐震.國內投資、出口貿易與中國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統計與決策,2009,(2).
[6]熊楊,葛建軍.貴州省投資結構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檢驗[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
[7]王君萍.新農村建設投資支出對陜西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研究[J].生態經濟,2009,(2).
[8]劉月蘭,李豫新.基于Granger因果檢驗的新疆產業結構變動與經濟增長關系分析[J].生態經濟,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