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琰,李紅霞
(西安科技大學管理學院,西安 710054)
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對于促進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改善投資環境,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提升經濟競爭力,拓展新的經濟增長空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結合我國煤炭物流發展現狀,通過問卷方法對我國煤炭物流瓶頸因素進行分析,指出了我國物流業發展方向及政策建議。
本文依據對幾種典型物流運作模式的分析,以及物流網絡的構建思想,構建了如圖1所示的煤炭物流網絡體系結構模型。

圖1 煤炭物流網絡體系結構模型圖
從圖1中可以看出,煤炭物流網絡體系具有區域性、層次性和整體性的特征。生產地、中轉地和消費地三網連成一個整體,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貫穿其中,是多主體、多結點、多通道、跨地區的動態性復雜網絡體系。煤炭集散、轉運和配送中心是三類重要的物流節點,它們不僅執行一般的物流銜接職能,而且越來越多地執行指揮調度等管理和信息職能,是實施煤炭物流管理的重要平臺,是整個煤炭物流網絡的靈魂和神經中樞。煤炭鐵路和水路運輸干線是煤炭物流網絡體系的脊梁,是煤炭跨地區乃至國際性流通的主動脈。煤炭公路運輸也是物流網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運力補充方式發揮了重要作用。
煤炭物流結點是煤炭物流網絡中連接物流線路的結節之處,是煤炭物流設施的集結地和提供煤炭物流服務的場所,包括煤炭港口、貨場、倉庫及物流中心等。根據承擔功能和發揮作用的不同,我國煤炭物流結點的建設可分為4類,即集散型結點、轉運型結點、配送型結點、綜合型結點。我國煤炭運輸主要依靠鐵路、公路、沿海和內河水運。其中,鐵路是我國煤炭運輸的最主要方式,占全國煤炭運輸量的60%,水運占30%,公路占10%。近幾年來,隨著鐵路運力的緊張,公路運煤量呈快速增加的勢頭。以鐵路的八縱八橫、沿海、沿江及大運河運輸為基礎,形成了我國以鐵路和鐵海(水)聯運為主導的煤炭運輸通道。
煤炭物流評價指標是指能用于評價煤炭物流服務狀況或揭示煤炭物流能力形成原因的具體因素。本文構建煤炭物流評價指標體系時,在借鑒已有文獻中有關物流能力評價指標內容的基礎上,從煤炭物流基礎設施水平、煤炭物流信息化水平、煤炭物流企業運作水平、發展環境支持水平四個方面設計煤炭物流評價指標體系,每一個評價方面另有多個二級指標共16個指標,煤炭物流評價指標體系詳見表1所示。
本文將評價集設為V={VP},p=1,2,3,4,5。分別代表著非常不滿意、不滿意、一般、滿意、非常滿意。
2.3.1 構造兩兩比較的判斷矩陣A

其中:αij>0,αij=1/αji,αij=1;( ) i,j=1,2,…n 2.3.2 計算權重向量
W=[w1,w2,…,wn]。W的計算方法可采用近似計算的方根法(限于篇幅,過程簡略)。
由AW=λmaxW可得特征向量W,并將其歸一化,歸一化后得到的特征向量W就作為評價指標的權重向量。
由于本研究所設計的調查問卷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專業性,調查對象的范圍比較小,主要采用了人工發放的方式,以貨運物流企業投資者和管理人員為主要調查對象,輔助調查部分物流企業基層工作人員,從而保證了問卷調查的可信度。選取了22家企業進行發放問卷,共發出問卷近300份,收回271份,回收比率為90.3%,對回收后的問卷進行檢測,最終得到有效問卷239份,有效率為88.1%。
3.1.1 描述性統計
將原始數據輸入SPSS軟件進行相關統計。對這些問卷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其問卷的組織特征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中可以看出,239份調查問卷14個指標因素中,各個指標得分平均值在1.92到3.81之間,各指標平均標差數值相差不大,表明問卷指總體指標因素差異不大,距離平均數程度這個“中心”值相對較集中,本問卷指標符合問卷主題,能反映整體水平。
按照上文建立的評價等級,通過專家打分得到指標相對重要性判別矩陣并分別求出各級指標的權重向量分別:

然后根據專家的打分均值及所在指標的權重計算得到我國物流能力水平總分為3.16,說明被訪問者對我國煤炭物流能力水平評價一般。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來提升煤炭物流競爭力水平。
政府應按照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的要求,科學、高效地利用煤炭資源,提高煤炭行業的整體技術研發能力,打造新型煤化工產業群,加強煤炭的產業聚集度,提升煤炭的品牌效應;并繼續加大對中小型煤礦的整頓、改造力度,整合煤炭資源,積極推進我國中小型煤炭的采煤工藝改革和技術改造,以此配合提高煤礦經營的規?;艾F代化程度。加強煤炭生產企業、運輸部門與鐵路部門的協商力度,為煤炭運輸物流爭取盡可能多的鐵路運輸計劃,并出面促成三方的聯手合作,盡量實現國鐵或專用線的共同修建目標,為長期擴大煤炭鐵路物流能力提供一個可靠的保障。

表1 煤炭物流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及統計結果
一是提高國鐵的煤炭發運量。鐵路局要充分提高運煤效率,提高鐵路運輸計劃兌現率,最大限度地發揮國鐵運輸的主渠道作用;二應加強地方鐵路和礦區鐵路專用線建設與運營;三要充分發揮公路運輸的輔助功能,向周邊地區配送供應煤炭,實現公路運輸分流。
物流業高速發展需要三大支撐:標準化、信息化和物流技術現代化。建立煤炭物流信息平臺,開展煤炭物流與電子商務交易。
[1]DENG Ming-ming,LIU Li-jun.Analysis and Strategy of Effective Fac?tors of the Coal Logistics System in Shaanxi Province Based on ISM[J]. 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28(5).
[2]James R.Stock,Douglas M.Lambert.Strategic Logistics Management [M].New York:McGraw-Hill Publishing Firm,2001,(l64).
[3]劉延松,吳翠,煤炭產需量預測方法討論與實證分析[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08,28(3).
[4]趙京,王濤,王喜蓮.能源化工基地可持續發展中的利益關系[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0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