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硯

“如果你的手機流量大部分是浪費在QQ和微博之上的,請含淚轉發”,這樣飽含生活體驗的的微博,自然,轉發者如云。
截至2011年底,新浪微博注冊用戶已達2.5億,每日發微博超過8600萬條。騰訊微博上的注冊用戶數超過3.1億。幾億網友通過微博這一平臺享受快樂與憂傷、感動和期望,微博也成為網絡流行文化的風向標。
2012年,除了繼續感受到細菌般無所不至的微博滲透力,人類恐怕已經沒有辦法阻止這種超級細菌蔓延成火山灰,覆蓋地球的每個角落。于是,角落里的人們慢慢習慣在微博中過日子。
從年初的“微博打拐”到隨手街頭救助;從溧陽局長“微博開房”到“郭美美事件”;從四川會理縣領導“懸浮照”到兩萬個政務微博開通……過去的2011年,微博之光照進現實,140個字的魔力被發揮得淋漓盡致。微博已不僅僅是話癆們的聊天室,而是輿論的集散地,諸多熱點事件在微博上醞釀、發酵。
微博對中國社會諸領域的介入和滲透與日俱增,影響力日益巨大,深入人心,2012年里,中國微博用戶除了繼續井噴式增長之外,會有哪些改變呢?我們不妨作以遐想。
微博繼續開疆拓土。這種跑馬圈地可以理解為地理范圍上的覆蓋與內容領域的拓展。
一是地域覆蓋的擴大與用戶密度的提高。玩微博的人都明白,微博是一回事,菜市場是另一回事。剛從微博上參加沸反盈天的討論,回到菜市場,生活又是一番景象。這樣的反差至少證明了微博的短板或者藍海:在北上廣這樣的城市,在中高端人群中,微博的影響力很強,但在二三線城市和農村市場,微博仍有太多的空白地帶需要發力。
二是微博內容的百花齊放。除了政務微博方興未艾,微博極有可能成為營銷新戰場。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微博,微博平臺正成為企業的新陣地。對個人消費者來說,微博有可能進一步成為他們的個人消費門戶。微博還將幫助無數生產者和消費者找到彼此,幫助創業者找到天使。果真如此,微博對電子商務的促進將是革命性的。
行業、專業微博涌現。門戶網站的微博集體發力之后,綜合性微博的泛娛樂化明顯,由大而全到小而精,由全民聚合到深化分流,特定人群對于內容細分有了更高的要求。相較綜合微博的海量無序,行業微博則顯得更加專注、具體和深入。已有一些微博服務商結合自身資源條件,對微博進行了專業細分,如和訊網推出的財經微博,搜房網推出的房地產專業微博等。微博垂直細分,在2012年里是不是會成為一股潮流?
微博減法。提到了微博的海量信息,自然便有微博減法。微博可能導致網絡信息超載,以及造成人們 “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打折信息、本季新品、美容技巧……不少微博愈來愈商業化,大量廣告內容充斥其間。每日沉浸在其中,難免低效疲憊。IT專家斷言:微博下一個趨勢將是由繁入簡,面對洶涌的信息流,以最快速度幫助用戶挑選最合適的。其實,這也符合人的閱讀體驗。
微動力繼續蓄力。微博網友以每個人都承擔一份責任的方式,成為推動社會良性發展的“微動力”。可以說,一種可觀的微博政治在中國業已形成。政府部門無疑也意識到了互聯網的巨大影響,也在利用微博,進一步開拓聽取民意、匯集民智、排解民怨的網絡途徑。從圍觀名人到推動社會進步,從微媒體到自媒體,微博也在成長中蓄力待發。
微博盈利模式初現。易觀國際研究認為,用戶基數與廣告主雙向吸引使得微博創收成為可能,而營銷和開放平臺成為微博實現創收的途徑。這兩年,門戶網站的微博換來了不斷增長的用戶,但“盈利模式”的模糊,卻使得看似明朗的發展前景顯得撲朔迷離。日前,新浪在微博平臺上進行付費的虛擬貨幣“微幣”,與人民幣的比值為1∶1,可以在新浪微博上購買道具和應用服務。這應該是微博發展中的一個有益嘗試,
設想一下,當你的微博肩負起搜索、訂餐、購物、聊天、看新聞等使命時,在微博中過日子,這并非天方夜譚。當然,對于微博以及受眾來說,遠不止2012年這一年就能搞定。
責任編輯:趙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