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 寧,許愛鶯
(蘭州市安寧區萬里醫院,甘肅 蘭州 730070)
淺談門診新護士的臨床帶教體會
桑 寧,許愛鶯
(蘭州市安寧區萬里醫院,甘肅 蘭州 730070)
門診;新入科護士;帶教體會
隨著筆者所在科室新進護士數量的增多,怎樣把這些新生力量早日打造成素質高、技術精湛的護士是擺在臨床護理帶教工作者面前的一個問題[1]。因此,筆者在臨床帶教過程中總結了如下經驗。
帶教工作是關系到科室新生力量儲備的重要問題。帶教教師除應具備職業道德良好、工作經驗豐富、理論扎實、知識面廣、本專業業務精通、技術操作嫻熟等基本素質外,還應具備人格魅力,并在科室中有一定的威信,這樣才會對新入科護士有一定的影響力,促使其熱愛自己的專業,愿意主動學習。
帶教教師除應具備以上素質外,還要采取“一帶一”的帶教方法,在豐富的美學、護士禮儀、倫理學、社會學知識的基礎上,根據新護生掌握技能的情況,因人施教,使其迅速適應新崗位、新環境。
新護士結束崗前培訓入科后,由護士長向其介紹科室環境、物品擺放位置、科室人員組成、科室特色等,并將其介紹給全科人員及帶教教師。最后,向新護士講解工作中應嚴格遵守的各項規章制度,如查對制度、無菌操作制度等。
隨著醫學模式轉變以及人們對健康需求和醫療質量要求的提高,禮儀已成為牽制醫院文化、促進醫院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2]。門診是醫院面向社會的第一窗口,是醫療的第一線,門診的服務質量牽制著醫院的醫療水平。護士的服務對象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有思想、有感情的患者,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到患者的情感活動。護士的微笑可給患者帶來安全感、親切感和信任感,進而拉近護患距離,提高醫院窗口服務形象;護士工作服干凈整潔,穿軟底白鞋,長發挽起用發套固定;夏季穿肉色絲襪,長裙不能超過工作服下擺;同時開展站、坐、蹲、端盤等姿勢的形體培訓,要求護士在工作中用規范的姿勢服務于患者。
由于門診護理工作繁瑣、量大、變化性強,所以新護士往往抓不住工作重點、效率低下,引起患者及其家屬的不滿。帶教教師應指導其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有計劃地統籌安排工作。對急危重癥患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投入搶救,待病情穩定后再繼續其他工作;在輸液人次增多時,學會和同事協作配合,做好計劃、有條不紊,合理安排工作次序,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在工作中要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例如做完每項操作應及時擦拭桌面、傾倒垃圾,保持操作臺面得整潔干凈。良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習慣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減輕護士的身心負擔,使其能保持一種積極飽滿的精神狀態。
(1)門診的技術操作主要是靜脈輸液,真空管采血,肌肉注射,皮內注射等。新護士需要加強基礎操作練習,提高穿刺成功率,減少護患糾紛。新護士在操作過程中每天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記錄,然后制訂改進措施,逐漸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
(2)平時的科室理論業務學習主要學習與門診工作有關的知識,與平時工作中常見的實際病例相聯系,如藥物過敏的急救、洗胃、輸液反應的病情觀察及治療等方面的理論知識。
(3)嫻熟的急救護理技能是保證搶救成功的重要因素。組織新護士認真學習醫院及本科室制訂的各種搶救流程、應急預案。帶教教師示范操作,直至新護士能熟練掌握各種搶救器材的使用方法,知道搶救物品、藥品的擺放位置等。使新護士在面臨急救時做到心中有數,提高搶救成功率、新護士自信心及患者滿意度。
門診是醫院對患者進行早期診斷、及時治療的第一線,是醫院的窗口,門診護理質量的高低直接體現醫院的水平[3]。門診護理工作具有患者流量大、病情急、病種多、管理任務重、服務協作性強、護士和患者接觸時間短、易產生護患矛盾等特點。門診護士呈現年輕化、流動性大的特點。因此,要提升門診護士綜合素質,加強門診護士護患溝通能力的培訓。護士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善于運用溝通技巧,首先要尊重患者、換位思考,真誠的為每位患者服務,讓他們能體會到護士的誠意,信任護士,這樣才能拉近護患距離。護士在交談時對不同的患者應使用不同的交流方式,力求通俗易懂。交流時要注意傾聽、善于詢問、耐心解答,同時要注意說話的語氣、語調、語速。這樣既表現出對患者的尊重,又能使患者的心聲得以充分表達,進而使溝通更加順暢。
護理安全是護理工作的重心。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增強,運用法律保護自己正當權益已成共識,所以,護理人員必須增強法律意識、規范護理行為、提高風險防范能力以確保護理安全。應帶領新護士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特別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管理辦法》等與護理人員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使其依法施護;對新護士進行“慎獨”教育,增加其責任心,提高其自律能力和守法自覺性;提高新護士的證據意識,能使其做到用語規范,嚴格執行各項護理核心制度,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帶教教師及時檢查、修改,以幫助新護士不斷識別工作中現存的和潛在的護理安全問題;增強新護士防范風險的意識與能力,以促進其安全護理行為習慣的養成。
在臨床工作中,護士因與患者和污染物品直接接觸機會較多,發生職業暴露幾率也較大[4]。尤其是新護士臨床經驗匱乏,防范意識薄弱,需要加強這方面的培養。
2.7.1 洗手 洗手的目的是為了清除手上的病原微生物,切斷通過手傳播感染性疾病的途徑,正確的洗手方法可使細菌減少103CFU/cm2[5]。明確洗手指針,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定期做手衛生監測。
2.7.2 戴手套 有戴手套習慣的醫務人員其皮膚粘膜被醫療器械損傷和直接接觸患者血液的機會均明顯小于不戴手套者,因此,在做一些危險操作時一定要及時戴手套,減少污染機會[6]。
2.7.3 戴口罩 掌握防護用具的正確使用方法,特別要注意口罩的正確使用和保存,且戴摘口罩前應徹底洗手。
2.7.4 環境控制 對門診的大廳及各個治療室每天通風并進行紫外線消毒。桌面和操作臺面用消毒液擦拭,地面用消毒液浸泡過的拖布擦拭。
2.7.5 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門診護士處在一個高危環境中,所以每做一項操作時要牢固樹立自我保護意識[7]。打開玻璃安瓿時,用紗布墊于安瓿與手指之間,用力均勻;對各類針頭、刀片等利器,使用后應裝入堅固不滲漏的容器內集中儲存處理;手持針頭和注射器時不要對著他人。
2.7.6 職業健康安全 規范普及相關知識,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加強防護用具供應和防護設施完善;做好職業傷害防范與補救工作。
護理工作是和生命打交道的工作,一點一滴都與生命息息相關。因此,任何時候都要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患者當成自己的家人,把最好的護理奉獻給他們。在工作中教新護士把良好的職業素養始終貫穿在護理中,例如配制藥液時一定要反復抽吸,直至藥液完全溶化再加到液體中;靜脈穿刺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以防感染;時刻巡視輸液患者,嚴防輸液反應;加強查對制度,防止差錯給患者帶來危險;苦練基本功提高業務水平,減少患者痛苦等。
今天的新護士是將來臨床護理工作的主力軍,關系到護理事業的發展,這就要求帶教教師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扎實的理論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豐富的臨床經驗,在護士長的領導下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護理隊伍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韓小娟,王紅梅.護理禮儀的重要性和實施方案[J].中國療養醫學,2009,18(2):18-19.
[2]高鳳英,馬亞平.提高新護士帶教質量的實踐體會[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8,27(7):76l-762.
[3]喻文.淺談護患糾紛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國老年醫學保健雜志,2006,4(3):62-63.
[4]韋中盛.淺談醫患溝通技能在醫學生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4,9(21):42-44.
[5]肖曉玲,吳克艷.醫護人員洗手現狀與管理對策[J].護理管理雜志,2004,4(3):13-14.
[6]許炎秋.新加坡陳篤生醫院手術室護士的職業防護措施[J].現代護理,2001,7(6):67-68.
[7]于海云,于春榮.門診護士的職業防護措施旗[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6,23(1):75.
G420
A
1671-1246(2012)18-01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