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紅,張延華,王力軍
從秦皇島“4.12”火災看處置突發事件中藥品保障模式的完善
朱永紅1,張延華1,王力軍2
突發事件;藥品保障;模塊化;應急預案
突發事件有著非常強的社會性和政治影響力[1],以其突發性、公共性、復雜性、嚴重性考驗著武警部隊醫院衛勤處突的應急保障能力,而藥品保障是衛勤保障的基礎和重點。2011年“4.12”秦皇島特大山火發生后,我院奉命趕赴火場展開醫學救援,圓滿完成了衛勤保障任務。筆者就這次山火救援中藥品保障的特點、存在問題和解決方法進行探討,為建立科學、合理的藥品保障模式提供依據。
1.1 緊急、突發性 從火災發生到救援分隊出發不足24 h,要求必須迅速、有序、合理地配置藥材。但是由于火災的突發性和不可預知性,醫院原有的保障藥品基數不適用于火災需要,因此,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針對災情特點緊急籌備大量燒、燙傷藥品。
1.2 階段性 火災初期藥品保障重點是對燒傷患者的救治,火災發生1周后由于現場條件艱苦、氣溫低,感冒、腹瀉患者增加,導致抗生素、感冒發熱藥物、腹瀉藥物等品種的需求大量增加。
1.3 不確定性 火災的嚴重程度、進展程度、傷病的救治情況無法預測,隨著火勢的蔓延后續部隊陸續跟上,保障人數增加,加之異地執行處突任務,保障渠道不暢通,為后續藥品保障造成一定困難。
2.1 缺乏完善的處突藥品保障預案 傳統的藥品保障儲備模式針對性不強,不同類型的災害性事件可能產生的傷病譜和嚴重程度相差甚遠[2],對藥品的需求也就各不相同,傳統的基數和常用量保障方式不可能適用于各類突發事件,如此次火災藥品的實際需求與原有藥品基數的保障能力就存在很大差距。
2.2 藥品保障過程中的供需失衡 由于突發性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嚴重程度無法預測,同時重大災害的醫學救援具有階段性[3],不同救治階段的藥材需求存在很大差異,造成了藥品保障過程中的供需失衡。火災發生時,前期主要針對燒傷患者的救治,中后期燒傷發病率下降而感冒、腹瀉患者增加,藥品保障的重點由急救藥品向常見病治療用藥轉變。
2.3 某些傳統救治藥品不適合戰時保障 存在嚴重不良反應的藥品如青霉素、復方新諾明等由于可能導致過敏性休克、剝脫性皮炎,雖然療效確切,但戰時不宜選用;個別藥品,如復方利血平片由于目前臨床使用較少,醫師對此類藥品不熟悉;瓶裝的葡萄糖、甘露醇注射液等由于包裝易破損,攜帶不便;黃連素、甘草片等由于單包裝數量過大,不便于救治時分發,且易造成藥品污染;傳統用于皮膚消毒的藥材如碘酒、乙醇由于使用不便,已被新型皮膚消毒劑取代,因此都不宜被選為處突藥品保障品種。
3.1 戰備處突藥品應急預案的建立與實施 應制訂周密的突發事件藥品應急預案,詳細規定工作步驟和流程,當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時,迅速啟動藥品應急保障系統,統計藥品儲備信息,根據突發事件的嚴重程度、地理位置、發生季節、保障人數和藥品后續供應的難易程度決定攜帶藥品的模塊及數量,生成處突醫療隊攜帶的藥品清單,啟動應急藥品采購流程,依據清單籌備藥品。
3.2 藥品保障模塊的制定與藥品的選擇
3.2.1 劃分不同保障模塊 針對不同的處突任務,以不同的救治功能作為模塊劃分依據,將藥品劃分為不同保障模塊,通過不同模塊的組合完成不同的處突任務,從而提高藥品保障的針對性和準確性。如火災救援中應迅速移出傷員,保證呼吸暢通,保護創面、鎮靜止痛和抗休克,因此,火災救援藥品模塊應包括調節水、電解質藥品和解痙平喘類藥、鎮靜藥、抗休克藥、鎮痛藥、保護創面外用藥和抗感染藥物[4]。
3.2.2 藥品的選擇的原則 衛勤保障藥品的選擇從急救醫學考慮必須速效、強效;從倫理學考慮效益必須大于風險;從使用效率考慮必須方便攜帶、儲備,易于操作、識別。因此筆者依據國家基本藥品目錄和醫院實際情況來確定藥品品種,選擇治療范圍廣、療效確切、使用方便及易于籌措的品種,同時每個品種還有2或3個替代品種,以確保供應。
3.3 后續藥品的調整 藥品保障小組應針對不同階段的藥品需求對緊缺藥品提前籌備,根據實際傷病情況,調整藥品品種和數量,后續藥品的組織應采用靈活供應采購的方式。如此次火災為異地執行任務,因此我們采取隨行與就地補充相結合的原則,依托當地醫藥公司和友鄰部隊醫療單位進行補充。
健全剩余藥品的收交、入庫、存放、返回、銷毀等管理制度。對臨床常用的普通藥品,回收入庫以后應用于臨床;對特殊藥品由于臨床用量不大,如此次火災中的燒、燙傷藥品,盡量與醫藥公司協商予以解決。收集整理突發事件中藥品消耗的品種、數量、藥品保障的暢通情況等信息,以及藥品應急預案的實施情況、適用程度和存在問題等,并進行科學分析,提供經驗性數據,從而進一步修訂、調整和充實應急藥品品種及預案。
綜上所述,武警醫院承擔著突發災害事件的醫療救治工作,藥品保障是醫院實施醫學救援的物質基礎,因此必須在戰略高度上建立科學、完善、及時、安全的藥品應急預案,制訂藥品保障模塊,確定藥品儲備供應標準,以提高藥品保障的快速反應能力、籌備組織能力、儲備調配能力,從而做到周密計劃、嚴格落實、勤于操作、快速保障[5-6],以確保突發事件醫療救治工作的圓滿完成。
[1]黃基榮,賈維廣.大城市突發事件中部隊衛勤保障工作要點[J]. 武警醫學,2008,19(3):285-286.
[2]李 健,徐 珽,饒 凡,等.醫療機構藥品保障應急預案設置思考[J]. 中國藥業,2008,17(22):5.
[3]陳 靜,舒麗芯,顧文華,等.非戰爭軍事行動藥材保障模式的探討[J].藥學實踐雜志,2011,29(1):55-57.
[4]郭吉蓉,康 寧,梁 艷,等.武警部隊醫院建立處置突發事件藥品保障系統的研究[J].中國藥房,2009,20(1):38 -41.
[5]郭吉蓉,楊大勇,黃曉暉.處置突發災害事件部隊醫院藥品保障淺析[J].武警醫學,2006,17(8):626-627.
[6]郭吉蓉.泥石流應急藥品保障系統的建立及在災害救援中的應用[J].武警醫學,2011,22(8):730 -731.
R821.12
朱永紅,女,1966年出生。本科學歷,副主任藥師,科主任。主要從事藥事管理、臨床藥學工作。
050081 石家莊,武警河北總隊醫院:1.藥劑科;2.軍人病區
(2011-10-27收稿 2011-12-20修回)
(責任編輯 尤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