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毅在《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93年第2期撰文指出,民族節日存在于一定的人們共同體中,在一年之中有固定的或不完全固定的活動時間,以開展有特定主題而約定俗成的社會活動日。在民族節日期間,民族文化表現得最具體、最充分、最集中。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載體,民族節日文化是民族節日與民族文化內容的有機整合。民族節日文化之所以還廣泛地存在著,是因為它適應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對社會經濟文化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現時看來,民族節日文化大致還在以下九個方面發揮作用:民族凝聚功能、人際調節功能、心里制衡功能、生產導向功能、文娛體育功能、宣傳教育功能、文化承遞功能、文化傳播功能、商品紐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