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錫山
(黑龍江省航道局,哈爾濱150026)
大力加強信息化建設,走跨越式發展之路,是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重要保障。水運交通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產業,如何通過現代高新科技的推廣應用,推動黑龍江“數字化航道”建設是該立項的根本出發點。從全國航道系統上看,長江航道的數字化航道建設走在了前列,該河段數字化航道建設初具規模。為此,黑龍江省航道局與大連海事大學合作,從黑龍江航道實際出發,結合長江數字化航道建設經驗,對黑龍江航道電子調度系統進行研究應用。主要目的是運用利用當今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信息處理和數據通信技術以及其它相關技術,在Internet內部網的基礎上建立業務調度系統,實現全省航道系統內部的船舶調度、每日水位、水深信息統計和發布等功能,將大大加強調度工作的管理信息化,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并實現資源共享;將電子航道圖系統、航標遙測遙控系統、船舶動態監控系統等整合到一個統一的信息服務體系中,為“十二五黑龍江數字化航道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采用先進的系統開發工具,根據整個系統的體系結構和功能特點,電子航道圖系統采用C/S(Client/Server)體系結構。所以在系統開發過程中使用了以下幾種開發工具,即: VC++(Visual C++)開發工具;利用VISUAL BASIC開發了電子調度系統。庫區電子航道圖數據格式符合S-57國際標準,電子航道圖顯示形式符合S-52國際標準,電子航道圖數據檢驗方法符合S-58國際標準。
總體設計見圖1。

圖1 黑龍江省電子調度系統邏輯關系示意圖
在系統的建設設計中,采用Intranet技術,提供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網絡環境,同時采用C/S(客戶機/服務器)模式,在航道局內部Intranet計算機網絡系統上實現信息交換,形成航道局內部的信息系統,保證航道數據的安全及保密性。
航道/船舶管理系統它是在內部網的基礎上使用C/S模式的系統結構,以VB,C++為前臺開發工具,后臺使用的是oracle 10g數據庫管理系統。實現了調度業務信息化的需求,解決了查詢、統計、航道公報及以及相應曲線的直觀表示;“電子航道圖系統”可劃分數據采集→數據處理及航道圖編輯→航道圖審核及航道圖發布→航道圖應用等過程,生成新的、符合IHO S-57標準的電子航道圖數據集;“航標遙測遙控及船舶動態監控系統”是將航標遙測遙控終端安裝在航標上及船舶監控終端安裝在工作船上,局端指令機服務器通過GPRS/GSM方式發送遙控指令或遠程設置指令,能在電子航道圖平臺上實時標繪狀態信息;“碼頭監控系統”可清晰觀察船舶狀態。
通過調度室大屏顯示系統實現了調度工作的信息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對航標狀態及船舶動態可在電子航道圖上實時標繪,達到了可視化管理。
黑龍江省航道電子調度系統建設內容包括:
1)基于數據庫的船舶資料管理系統。包括航道船舶資料管理、船員資料管理。
2)基于數據庫的調度管理.建立電子調度日志。
3)基于數據庫的航道資料管理。包括航道公報管理、淺灘資料、水文資料管理、氣象數據管理、界江例會資料管理、航標器材檔案管理。
4)電子航道圖生產。基于黑龍江數字航道現有數據資料(主要是擬定在哈爾濱至大頂子航電樞紐航道內CAD資料),實現基于國際標準的電子航道圖數據格式的轉換和產品輸出,以及質量審核。
5)電子航道圖應用。建立基于電子航道圖的船舶動態監控系統,實現對船舶的實時監控;建立航標遙控遙測系統平臺,試驗性的對航標狀態跟蹤。
6)建設航道全線重點辦公場所、重點部位監控系統。實現航道范圍內船名和人像的實時監控。
7)建設調度室大屏顯示系統。通過后臺服務器,實現船舶、水文、航道和碼頭監控的大屏幕實時顯示發布。
此項目全部實施后,黑龍江省航道調度一改過去“黑板”和紙質資料的管理的作業模式并將大大提高航道調度與管理效率。利于數據的統計分析,強化對工作船舶有效監管,實現業務調度作業的電子化、網絡化、數據管理的信息化;建立航標遙測遙控系統、船舶動態監控系統,對黑龍江省航道中的航標設備故障快速定位和及時恢復,提高航標的發光率和完好率、降低航標運行管理費用,實現航標管理的數字化、自動化。實現船舶的有效監管。航道/船舶管理系統可實現調度員采集信息核對正確后錄入電子調度系統,其中信息包括船舶和航道的動態信息,所有渉航船舶信息將通過其他程序導出excel表格,只需點擊導入即可;系統將對錄入的最基本的數據自動進行處理,生成數據;導出每日的航道公報以及調度日志,生成船舶動態全屏、水位全屏以及水深全屏。從而直接對工作船舶下達指令,指揮航道生產與養護管理,為航運暢通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
[1] 李國祥,俞建林.航標遙測遙控系統實現方案的探討[J].水運工程,2006(8):74-78.